APP下载

中国电视访谈节目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2018-05-17刘昱含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赞誉杨澜面子

刘昱含

摘要:语言中有这样一种词语,它们是用来修饰明确性词语或表达的,使语义明确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这就是模糊限制语。本文以《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内容为研究对象,以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例子进一步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访谈节目中的语用功能。

关键字:模糊限制语 访谈节目 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24-02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实现交际意图,人们经常使用一些精确语言来表述其观点或想法;但在某些语境中,人们会借助一些模糊语言使自己的想法得以更好地表达。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模糊语言。虽然信息技术发展飞速,但是电视的传媒作用并未消失,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电视访谈节目,仍然受到大众的关注。访谈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语言和节目的品质及其受欢迎程度密不可分。从语用学角度看,模糊限制语在访谈类节目的交流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文选用《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内容为研究语料,以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为理论支撑,从语用学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效果进行探究。

一、模糊限制语

1972年,拉可夫在他的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的含义,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1]国外学者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两类,前者可以改变话语结构的本来意思,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话语含义作出某种程度的修改,或者给原话语确定一个变化的范围;后者则不改变话语结构的本来意思。[2]在有些语境中,说话者可以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更加自然地掩饰自己在回答某个问题时的无知或知识的不足,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不仅是合作原则的要求,更是言语交际中约定俗称的一部分。[2]

二、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为了使“合作原则”更加完整,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对其进行补充,其中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慷慨准则,少使自己受益,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3]

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对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和礼貌策略等三个最基础的概念极为重视,提出了重要的礼貌普遍性的概念:面子可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这一点具有普遍性;为了满足对方的面子需求而采取理性行为,这一点具有潜在的普遍性;具有面子需求、采用理性行为的交际双方之间需要一定的相互知识,这一点也具有普遍性。[3]

三、访谈节目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礼貌本身强调的是交际对象,即听话者和第三者,而非说话者本身,说话者讲话时常常需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人提供方便,尽量减少自己的利益以实现交际对象的利益最大化,进而使得听话者和第三者感受到对其的尊敬,相反也使自己赢得对方的好感。[3]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受访者通过遵守或违反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用模糊限制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交际,有其独特的语用意义,接下来以《杨澜访谈录》为研究文本,分析在特定环境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一)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

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主要关注将要发生的行为对自身或者对他人的损害和利益。访谈节目的特殊性要求主持人调节自己的措辞来实现受访者的利益受损最小的目的,使采访能够顺利且有效地进行,完成采访活动获得有效的信息。

例(1):杨澜:很多人都说您的这一生文学和政治一直交织在一起,这是您的幸運,还是您的不幸呢?

王蒙:我想都有。从我个人来说,我是真的爱文学……

例1:中杨澜首先使用了一个间接缓和语“很多人说”,然后才用了范围变动语,对二者交织在一起提出疑问。杨澜作为主持人,对于王蒙先生的政治和文学交织的态度表示疑问,通过有来源的说法来缓和话语所说的内容,间接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杨澜客观地给出了两个范畴:幸运和不幸。很难判断作为主持人,她对依据的赞同程度,使采访能顺利进行。她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疑问,展示了其作为主持人所具有的谦逊品质,遵守了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所要求的使他人受损最小。

(二)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

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各自关注于说话者对听话者对其本身传递的某种或褒或贬的程度。在访谈中,主持人常通过肯定或赞扬受访者所做过的事来表达自己的崇敬,最大限度地赞誉受访者;而受访者在访谈中谦逊的态度也能使访谈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例2:杨澜:您让我感觉您是一个更多地向前看,很少朝后看的人。

扎哈:我认为最好是在保护和立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因为你一边要创新,一边又要照顾好现存的美好的东西。我认为不应该以停滞为代价去保护旧的东西。

在例(2)中,双方都用了直接缓和语来实现在不改变话语结构原意的情况下,对该事情的肯定口气做到了有效的缓和。杨澜使用直接缓和语“我感觉”来表达自己对受访者理念的一种肯定和赞誉;而受访者在回答中两次使用了直接缓和语“我认为”,足可以看出她的谦逊态度,不仅使主持人感到轻松,还会使观众感到亲切。

主持人和采访者一方遵循了赞誉准则,而另一方遵循了谦逊准则,维护了双方的积极面子。

(三)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一致准则要求说话人减少自身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同情准则则要求说话人减少自身与他人在情感上的对立。在访谈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观点或情感能得到相互认可,进而相互尊敬,避免尴尬,使得采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例3:王秋杨:在乞力马扎罗山我就觉得我应该成就孩子的那样的一个梦想,我觉得这个时候,一个孩子的梦想,可能比因为自己无意识犯的这么一个错,可能意义要大得多。

杨澜:我觉得一方面是作为一个母亲非常地骄傲,但是自己如果是以身犯险和看孩子以身犯险的那种心态,可能会完全不同。

在例(3)中,王秋杨讲述了她当时复杂的心情,对此杨澜表达了理解和同情。杨澜用直接缓和语“我觉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任何人面对同样的问题都会有同样的心情,强烈地表达了同为母亲对受访者的完全理解和深切同情,遵循了同情准则。两个人的对话中都多次使用程度变动语“可能”“完全”等词,看出受访者对于这一事情的复杂心情,也体现出主持人对受访者的深切同情,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四、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策略,模糊限制语在访谈节目中的语用功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有助于保全双方面子,制造夸张效果或故意轻描淡写来缓解紧张和尴尬,促使访谈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第二,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来确保话语的效力和准确性,使说话人说出的话语更加客观,双方对同一观点讨论时尽量减少分歧;第三,在特定情况下,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话语具有可取消性,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避免遭受批评和责难;第四,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还可以表达一种礼貌的态度,让听话者感受到说话人对其所说内容的认可、同情或理解,也能展现说话人的谦逊或崇敬,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模糊限制语来实现言语交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C].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2.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赞誉杨澜面子
被赞誉有什么坏处
汉字说“理”
某贪官的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养一条鱼需要多少水
杨澜: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
奇闻趣事
真实也是竞争力
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