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案例讨论课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7刘正东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应用

刘正东

摘要:临床案例讨论课,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是一门实践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其重要目的,主要是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并且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虽然很多专家对临床案例讨论课是比较认可的,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予以有效解决和处理。在本文中,对临床案例讨论课的特色、内容设计、课程开展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临床案例讨论课 康复治疗技术 基础医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200-02

在基础医学方面,其知识点是比较集中的,不过有着比较差的连贯性。在很多学生的认知里,只要会操作就可以上岗,对操作课虽然非常重视,但是忽视了基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1]因此,开展了临床案例讨论课,充分应用真实临床案例,由此为学生提供相应帮助,实现相关知识的串联,为学生提供查缺补漏的机会。

一、临床案例讨论课的作用和功能

通过临床案例讨论课的开展,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有效激发。基础医学知识是非常抽象和乏味的,在这个阶段,开展临床案例讨论课,可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动、形象案例的应用,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对病患进行较为简单的问诊和康复评估,使他们能接触到医患关系,对其同情心和自信心进行有效培养。

临床案例讨论课可以实现学生总结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真实的临床案例可以为其提供重要帮助,使其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忆和巩固,并且完成对已掌握基础知识的串联,查缺补漏。[2]比如,在帮助一位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康复的案例中,学生可以将已经学过的关节运动和炎性表现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使其无法确定该病发生的原因,影响对病患的康复治疗。所以,在学生明确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方面,临床案例讨论课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

临床案例讨论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当处于临床前期的时候,学生不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也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在进行相应讨论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在一些问题的表象上停滞不前。在开展案例讨论课之前,若是有效制定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就能有效发挥,使得学生将相关核心知识作为中心,围绕其展开讨论。在一节案例讨论课中,学生能够同时接触10个以上的案例,与此同时,这门课程也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其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门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其在设计和案例管理方面必須全身心投入,通过应用适当的方式,将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熟练掌握和应用,在了解了学生的疑问之后,可以有效解决和处理。

对于教学来说,临床案例讨论课可以有效保障效率和质量,使其得到相应提高。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会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且进行恰当评估,这对课程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有双师资格,并且教龄不得低于5年,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较为全面的医学知识。[3]

二、临床案例讨论课的内容设计

这门课程同基础课程的开设时间是基本一致的,学生可以同病患进行接触,参与到案例讨论过程中,所以,这门课程从属于实践课。在对案例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有效保障其全面性和真实性等,与此同时,相应考虑当下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将康复科的案例作为主要案例。所选择的案例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础医学的各个教研室,将课程标准作为重要依据,完成主题案例的选择和整理等,并且需要对细节的体现做到足够重视。将整理完成的病例统一放到校本教材案例讨论课中,将其作为主题案例,每一年更新一次。在每一次讨论课中,都要设置主题案例,数量为1~2份。

三、临床案例讨论课的实施

(一)开设时间

对于基础医学课程来说,通常情况下,其开设时间是第一学年,案例讨论课开设的时间是第一学年的下学期,直到基础医学课程全部结束,有着比较大的随意性。该措施有着相应目的,其一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进行有效保障,其二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所学习的内容予以巩固。与此同时,讨论课有着比较大的随意性,需要对多种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主要包括学生数量和教师资源等。

(二)开设地点

可以对临床案例讨论课的开设地点作出相应转变,过去是教室,现在转变为学校附属医院病房等。在每一次上课之前的20分钟,学生随主治医师查房,有着较为明确的目标。在查房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认真的态度,并且注意记录,如果病患允许,可以进行简单操作。该措施使得学生体会到了当治疗师的感觉,有着比较强烈的教育感染力。[4]

(三)组织形式

对于案例讨论课来说,由于缺乏固定学时,只需要对这门课程中的主题案例进行讨论。相应确定每一节课的时间,基本是45分钟。并且固定小组学生和教师的数量,每一个小组学生30人、教师1人。在每一节讨论课中,教师需要制定和明确相关学习目的。与此同时,对学生提出了相关要求,需要对所学方面的内容进行预测和判断,主要包括病患的症状和康复方向等。在完成该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探讨。每节课分成前半节和后半节,在前半节中,针对提示问题,小组代表抽签发言,然后其余的组员予以补充。在发言完毕之后,教师打分。在后半节,针对查房过程中经常见到的案例开展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理清思路提供相应帮助。

(四)考核方式

在案例讨论课中,其成绩组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课堂回答问题得分、任务单得分和案例答辩得分。这门课程有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相应帮助,使其有效掌握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并且实现其知识面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日常学习才是考核的重点,在总成绩中,每一节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占据较大比重,是50%,然后是任务单书写情况,所占比重为30%,占据最小比重的是答辩得分,是20%。在今后,可以在实习分配中,加入案例讨论课成绩,在对三甲医院实习人员进行安排的时候,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学生。

四、结语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临床案例讨论课有着较大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对于课堂的进展,学生的思维转换对其有着控制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出现了多种新型课堂模式,主要包括翻转课堂等。这种课堂模式对互联网予以了充分的应用,完成资料查阅,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相关专业问题进行全面探讨和解决,由此得到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临床案例讨论课是一种混合型学习模式,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该目标,学校将案例教学同翻转课堂有效融合,对具备更大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研究和探索,从而实现高质量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聪颖,盛慧球,林琦,等.医用化学教学中临床案例讨论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86-87.

[2]张秋莹,薛秀琍.临床案例讨论课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10):101-104.

[3]吕艳欣,梅庆步,陈萍.以案例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28-30.

[4]吴晓梅,时景璞,付凌雨,王海龙,周波,董卫.对七年制医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增设“证据应用”讨论课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3-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应用
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TBL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