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发展现状及问题

2018-05-17王舟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班委会发展现状高校

王舟

摘要:高校班团工作一直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高校班团工作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进一步深化高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改革,才能提升高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的活力。这也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时代课题。高校班团工作总体表现良好,但也存在班团基础工作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新时代高校通过构建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促进高校班委会和团支部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打通服务广大青年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全面提升高校班团建设的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 班级团支部 班委会 一体化运行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88-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工作中存在团组织对青年带动作用不够,团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吸引力凝聚力不够,工作有效覆盖面不足等问题。”[1]所以说,高校基层组织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已经列为团中央的重点工作。新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克服基层班团组织育人功能弱化、班团员集体意识薄弱、班团活动重娱乐轻教育等问题,只有构建并完善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创新高校基层班团组织的培养、考核、监督、管理等,才能实现高校基层班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发展现状

高校在开展班团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采取“由上至下”“班团分流”的模式。高校在进行学生工作和团学工作管理过程中,高校班团干部(辅导员)主要承担任务的分配、执行、督导及反馈等工作,“由上至下”逐级分层将工作落实下来。在这个育人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学干部成为教育的主导和执行人,学生团体、学生自身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和教育。“班团分流”模式,高校会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动地划分为班级管理工作和团学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由学生工作部门下发给辅导员,辅导员通过班长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基层班级成员身上;团学工作则通过团总支书记、分团委再到各个基层团组织的团支书,最后落实到基层团组织的各个团员身上。长此以往,高校班委会和班级团支部工作上缺少互动联系,工作方向泾渭分明,这就给新时代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发展带来阻碍。

二、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改革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时代课题。高校班团工作总体表现良好,但也存在班团基础工作发展后劲不足、班级和团支部活动重娱乐轻教育、班级成员集体荣誉感弱化、基层班委会和团支部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一)高校班团工作意识不清,班团发展不均衡

新时代大学生多为“95后”,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该群体正处在青少年的转折期,身心发展还处于稚嫩转换的过程之中”[2];思想方面,因为“三观”树立还处在构建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再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自私懒惰”成为这一群体较普遍的性格特征。但是高校班团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需要具有强组织能力的班团干部组织外,还需要具有较强责任心、较高集体荣誉感的班团成员通力合作、相互协助才能够完成。高校在开展日常班团工作中,部分班团干部不愿意主动承担工作任务。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多以高校班委会为中心,班委会的基本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资助工作,评奖评优工作,日常考勤管理工作等。而团学工作仅仅只限于主题团日活动、团费收缴等工作,内容和形式都与班委会的工作内容及重要程度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班委会大于团支部,团支部是服务于班委会的,强化了高校班委会的地位,弱化了团支部的作用,造成了高校班团工作发展不均衡。

(二)高校班团工作割裂,班团工作机制不健全

高校在开展班团工作时我们不难看到,班委会的工作在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团支部参与度和支持度较少,而团支部开展团学活动过程中,班委会也很少发挥其力量。这就人为地将高校班团工作割裂,不能够将班团一体化运行落到实处。再加之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工作交叉点的工作盲区,如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评奖评优的过程中,班委会便成为此项工作的主导,班委成员慢慢成为一言堂,缺少团组织的参与和监督。所以高校班团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缺少制度保障。高校在班级管理方面都配有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重点为班级事务性工作,主观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集体观培养、文明养成方面关注较少,客观方面对团支部建设、团学工作开展、团员思想教育等方面引领不足;高校班团工作开展过程中,总体表现为由上至下的任务落实,很少涉及对班团干部的培养及指导,所以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不能从系统化的制度上构建,高校班团工作的自主育人作用就难以实现。

(三)高校班团活动形式单一,班团活动重娱乐轻教 育现象严重

高校班团活动本来是高校班团一体运行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但是由于班团活动往往采取说教式、上传下达式的教育模式,造成班团活动因循守旧,形式和内容较为传统单一,不能吸引班团成员的注意力。再加上班团干部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班团活动经费不足、活动质量较低等都造成了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的障碍。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班团活动重娱乐、轻教育的现象。高校本身想通过班团活动来构建班团的活力和凝聚力,通过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领,进而实现活动育人的效果。但由于高校班团活动缺少健全的一体化机制,缺少有效引导,在对班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在活动目标确立上出现严重的偏差,很多高校的班团活动只是为了娱乐大家,教育意义荡然无存。例如:某高校某班级开展学风总结班会,会议用一半的时间诵读文件,另一半时间做与主题无关的游戏,虽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但是一场班会下去,学生只是记得了会上的游戏而忘记了班会的主题,这样的班团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缺少正確的思想教育引领。

(四)高校班团干部人员配备不全,班团成员主人翁意识淡化

高校班团干部作为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坚力量,也是实现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很多高校在团干配比上存在分配不均、配备不齐等现象,由于高校团干人员配备不齐必然阻碍高校班团一体化的运行和发展。一般普通高校的班团工作会配有一名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1名分团委书记(副书记),若干辅导员组成学生班团工作的核心力量。班务管理方面:高校会按照(学生人数和班级数)1:200的比例配齐配全专职辅导员,但是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再加上辅导员转岗调动,这就造成高校班团一体化进程无法实现。团支部方面,一般高校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分团委副书记是由辅导员兼任的,很难形成合力。所以,在团员思想引领和育人以及各个基层团支部建设和发展方面存在真空区,这将无法推动高校班团一体化的运行和发展。

三、结语

高校加强对班团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和队伍建设的改革,以提升高校班团活力、凝聚力和班团干部综合素质为重点,同时以科学合理的班团考核激励机制,规范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进程。让班团组织、班团干部能够积极合作,相互补台,共同努力实现班团一体化运行发展的“分而不离”“合而不混”,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目标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办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N].人民日报,2016-08-03.

[2]张磊.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2017(9).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班委会发展现状高校
电子版委会表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调工作机制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