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8-05-17张倩玉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倩玉

摘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校之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正确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75-02

2016年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于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重大问题都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息息相关。在新时代下,高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一、新时代高校育人要坚持“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校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我国所有高校的立校之本。

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速度加快。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各国人才的质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大小以及该国在國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因此,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我国必须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只有培养出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通过高等教育,能够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即“立德树人”。所谓“立德”,就是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高校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政和德育过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并在生活中予以践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

(一)思政理论课要牢牢把握基本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通过在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生活的真真切切的影响。同时,要增强思政理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将阐述理论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领会理论的内涵,更能通过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使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立德”作用

有研究者认为,“立德树人”具有双重指向,它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或曰“立学德”与“立师德”。[3]而笔者认为,相对应“树人”对学生的倾向性,“立德”应当更侧重于“立师德”。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对学生的影响。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高校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尽个人力量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师者,必真信、必坚定,有底气、有信念地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方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说服学生,以情感人。”[4]

(三)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树人”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决定社会的未来。这就要求青年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而有没有树立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对于青年能否担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其思考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5]因此,高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品质,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并能够自觉地投身实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保证思政理论的基本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其次,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立德”作用;再次,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澍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4]传道者先要明道信道——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12-14.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