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网贷P2P风险与商业银行的机遇

2018-05-17王寒竹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贷机遇风险

王寒竹

摘要: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一直占据着金融中介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贷款业务来说,商业银行的手续复杂、效率低等不利因素,使得这些客户更喜欢用新兴的网贷P2P模式进行贷款业务,这也使得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同时,由于网贷P2P是新兴的金融方式,随着P2P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规范整治,这样也给商业银行重新介入该类业务带来了的历史机遇。本文对网贷P2P的风险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求从中找到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网贷 P2P 风险 商业银行 机遇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069-0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P2P的发展也由野蛮生长逐渐地理性回归。网贷P2P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为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的补充和代替,网贷P2P和商业银行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竞争关系,但同时也为金融体制的变革提供助力,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一、网贷P2P的发展历程及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P2P 原意是指 Peer to Peer,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世界各国。国内这种网贷模式最早可追溯为2007年在上海成立的“拍拍贷”,随后,国内网贷行业如雨后春笋蜂拥而起。

因为商业银行贷款的门槛高、成本高、利率高,并且手续复杂、时间长等原因都使得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望而却步,需求得不到满足。而P2P则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需求,可以更加快速、直接地进行融资,解决了这部分群体的燃眉之急。因此,P2P成为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替代,这也让商业银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首先,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遭到颠覆,人们更喜欢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其次,商业银行的收入遭到冲击,P2P平台的出现使更多的客户涌向网络平台,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最后,银行的金融中介的主导地位被弱化。

但在网贷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网贷P2P也是业绩与问题并存,各种金融风险纷沓而至,一直痛并快乐着,直到国家出台了规范法规,加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才使得网贷P2P逐渐回归理性。但互联网金融其本质仍是金融,并不能改变金融风险的那些特点,如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这些风险仍时时伴随网贷P2P的发展历程。

二、网贷P2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伴随着网贷P2P的发展,问题和风险也随之而来,总的来说,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一)外部风险

1.网贷P2P的法律风险

虽然国家针对网贷P2P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原有的针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新的互联网金融形式,传统监管手段严重落后,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还跟不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网贷P2P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网贷P2P平台很容易发生涉嫌非法集资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而被叫停的风险。P2P平台就相当于一个中介方,并不对投资者的资金来源进行审核和监管,这样极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进行某些非法洗钱活动。

2.网贷P2P的监管风险

中国金融的监管职责,是依循“谁发牌照谁监管”的原则来进行划分的。这就形成了有牌机构才有人管的局面。P2P平台业务属于民间金融,虽然受我国的法律保护,但在监管方面却处于真空状态,因此,需要尽快出台监管政策和措施,规避监管风险。

3.网贷P2P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所有金融机构都要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有完备的应对市场风险的预案和能力,而对于新兴互联网金融的网贷P2P机构来说,一旦业务范围超越小额信贷的范畴,以现在的P2P信贷模式和技术就难以控制市场风险了。

(二)网贷P2P的内部风险

1.网贷P2P的交易风险

P2P平台可以利用一些法律法规的空子进行骗贷,如更改后台数据、利用高利率吸引投资者,然后卷款潜逃等等。由于在借贷过程中,借贷平台是充当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在实施借贷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大笔的资金滞留在平台中,借贷平台就可以用这些沉淀资金进行较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这样,就容易产生欺诈违法事件,产生P2P的交易风险。

2.网贷P2P的信用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国家征信系统的需求越来越急迫。但我国目前征信系统只对银行进行共享,其他平台不能直接查询借款人的信用,这就导致网贷P2P产生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在网贷P2P平台,由于无法直接查询借款人的征信,一些借款人使用伪造信息、虚假身份进行贷款,恶意拖延还贷的现象时有发生。

3.网贷P2P的技术风险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剧了P2P的技术风险。一些网贷平台,没有成熟的运营手段,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风险意识淡薄,交易软件及网络环境存在漏洞,种种现象,使P2P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商業银行的机遇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潮中,商业银行虽然错失良机,但随着网贷P2P平台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随着国家对网贷P2P市场的治理规范,随着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商业银行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契机已经来到。

(一)推动商业银行的服务转型

P2P等互联网金融吸引大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效率高,而商业银行一般都是开设大量人工网点来办理业务,这样不仅降低效率,而且增大了成本。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服务转型,开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开展了“快贷”业务,也吸引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

(二)运用商业银行自身优势,重新占领市场

由于网贷P2P存在众多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只要运用好自身优势,规避风险,就能重新占领互联网金融市场。

1.商业银行在政策监管层面的优势

在国家的政策中,明确要求 P2P 平台必须依托商业银行等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以规避风险。这就意味着在政府监管层面上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选择具有存款类性质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存管机构,这显然为商业银行进入 P2P 领域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只要商业银行加快改革步伐,融入到互联网经济中,就能更好地提升自身实力。

2.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对银行实行共享的,商业银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借贷主体的征信情况,对借贷主体进行征信评估,从而降低借贷违约风险;商业银行还可以将其成熟的风险审核系统应用到网贷平台,确保网贷的风险在控制范围之内;最后,因为商业银行的互联网监控系统比较完善,并能随时对系统漏洞进行修补,在交易环节中可以抵制黑客的远程攻击。

3.商业银行在资源方面的优势

首先,是客户资源。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主导,商业银行在金融系统中拥有着大量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而且,商业银行可以借助其大数据系统,进一步拓展客户资源,并根据这些资源,达到对客户的精准服务效果。其次,是系统资源。商业银行发达的实体网点资源,为开展P2P网贷业务流程中的必要环节提供了地理便利,并且,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于与客户的实质接触,使客户更具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加客户的信任度。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促成了网贷P2P模式的火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而传统商业银行由于介入较慢,只能在这其中分一小杯羹。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商业银行因为克服了网贷P2P所带来的高风险,而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机遇。商业银行介入P2P,终极目标是打造自身专属的P2P平台,抢占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巩固自己在金融中介中的核心地位。商业银行应在平台定位、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介入策略、推广策略等方面有所把控,借鉴网贷P2P的风险事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屠莉佳.商业银行介入P2P网贷的模式、风险及可行路径[J].浙江金融, 2016(6):56-61.

[2]吳卫明.商业银行引入P2P网贷分析[J].大众理财顾问, 2015(7):66-67.

[3]何文颢.我国P2P网贷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 2015.

[4]贾希凌,马秋萍.浅析P2P网贷平台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C].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2014.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网贷机遇风险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