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

2018-05-16项子珊

现代交际 2018年5期
关键词: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

项子珊

摘要:一般来讲,人们多会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继承基础上,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颠覆。笔者基于此对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讨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作用研究的同时,理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

关键词:辩证法 马克思 黑格尔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21-0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借鉴与吸收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合理内核一般指的是黑格尔辩证法,基本内核指的是唯物主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集大成的辩证唯物主义,从历史角度来看便是历史唯物主义了。本文从联系和区别两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哲学基于本体论与世界观角度对辩证法进行理解和认知。黑格尔将辩证法提高到本体论的层面,将辩证法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黑格尔合理内核基础上将辩证法发展到新的高度,并赋予新的内容。①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独立于哲学体系之外的东西,而是附属于哲学,它从属于哲学范畴。②因此,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和多样,也就是说辩证法思想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方面面。

其次,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可,同时也对黑格尔辩证法中片面、过度对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消极作用进行了批判,并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動性,而绝非黑格尔认为的物质是凌驾于意识下的架构。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继承上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运用。

再次,马克思哲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联系、发展的,将事物的联系发展作为辩证法的主要原则。黑格尔在借鉴古希腊传统辩证法的基础上发展为黑格尔辩证法,坚持以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并强调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以及人们认识世界的内在动力。同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在借鉴黑格尔辩证法中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并把它延伸到历史领域中。

最后,黑格尔在其辩证法中强调历史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而没有将历史看作既定的,这也正是黑格尔辩证法伟大的地方。同样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继承了黑格尔这一观点,将历史作为不断发展、运动的过程看待,而不是现象的,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马克思极为重视黑格尔这一思想,并对此作了发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现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其超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从而使辩证法牢牢地固定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在某种意义上,费尔巴哈哲学确实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中介。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单纯由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发展起来的,而是以批判的改造过的唯物主义为基础,即以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唯物主义为基础。

其二,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抽象绝对理念的运动主体,将运动主体改造为现实的人和人类。在黑格尔看来,推动历史发展与进步的是人套脑中的意识和观念。马克思则认为人都是现实中的人,他将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理念还原为现实的人,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根本的区别和不同。

其三,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规律论,马克思在立足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发展观,进而对黑格尔历史规律观进行了否定和取代。③一方面,马克思在历史发展方面与黑格尔观点比较一致,即把历史看作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历史规律方面对黑格尔观点进行了否定,即历史规律并不是人观念的外化,对将历史发展过程看作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不认同的。

其四,马克思辩证法在认可黑格尔辩证法优秀内核基础上,还对其不合理、错误的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将辩证法发展为新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辩证法学说,就其本质来说,人们在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过程中应坚持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世界与解决问题。

(三)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

通过上面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辩证法对历史规律、历史动力等历史观的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和解决,并确立了一种新的辩证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其次,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更加凸显了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功能。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不同在于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发展关系,而是继承其优秀内核与合理之处基础上的批判、否定与创新关系,是哲学问题研究转向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④再次,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研究中特别强调了无产阶级与人类解决的最终目的,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把现实的人作为推动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进行深入解读,理清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内涵与维度,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哲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首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表现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上的对立。马克思曾批判黑格尔辩证法颠倒了事物的主次关系,其辩证法是唯心的。马克思还对黑格尔辩证法内容进行了否定和批判:国家和家庭、社会与个人、情势与任性等关系,在他看来只有在后者服从前者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才能够实现绝对的自由,这也就是黑格尔认为的自由国家。事实上,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哲学便是对其所谓自由国家的批判。⑤

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他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有着本质的不同与区别。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也就是观念,是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的思考问题的过程,他认为观念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仅是对观念的反映和体现。我的观点与其截然相反,我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它能积极、主动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和体现,即头脑中观念或者意识更多的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和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不仅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创造性与保守性的对立

我们所说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的辩证历史观,即对历史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之处在于通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念认识世界、思考问题,其所说的逻辑指的是历史事实,也就是说历史事实越全面,其逻辑性也就越强。但是他说理性按照概念的法则创造历史,这样一来历史便成为观念创造的产物了。此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便成为比较保守的事物了,成为对旧事物进行辩护的辩证法论证,这也正是马克思辩证法科学合理的地方。事实上,黑格尔提倡的自由国家便是其保守性的体现。相比较之下,马克思辩证法与其辩证法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他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否定,并以科学唯物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发展进行了阐述。

(三)事物发展演进与事物发展跨越的对立

马克思在反驳论敌米海洛夫斯基曲解《资本论》时强调:“他一定要把我关于历史研究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理论。他这样做不仅仅会给我过多的荣誉,还会给我带来更多的侮辱”。这里谈到的历史哲学理论指的便是黑格尔的历史理论,过多的侮辱则指的是没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社会主义永远是空想。也就是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只有这种情况下才是科学合理的,即社会发展规律的演进。

在现在看来,黑格尔辩证法是封闭的,是在原有物质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劳动力的改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跨越式发展,是开放的,是没有先例可以遵循的。邓小平同志讲的摸着石头过河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跨越发展的正确性。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实践发展取得的成果和成效来看,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的对立

黑格尔辩证法中强调只有进行量的积累才能够引起质的变化。在马克思看来,跨越式发展是社会发展与演变的规律,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来看,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与跨越的过程,是这个新质的不同梯度: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⑥对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实现,使得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又表现为三个理论创新。因而,从质变与量变角度来看,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是具有本质区分的。

三、结语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聯系与区别讨论,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层次地理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理论之间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就是马克思哲学并不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黑格尔辩证法简单的相加。同时,也有力地反驳了西方所谓马克思学的资产阶级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与攻击,也就是马克思辩证法并不是简单地套用黑格尔辩证法观点组成的荒谬观点。因此,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科学性与完整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进行宣传。

注释:

①高帅.从辩证法的演进重思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新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②毛健.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对黑格尔思辨的辩证法的扬弃[J].社会科学研究,2016(2).

③黄芳.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3).

④周振权.黑格尔辩证法再探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

⑤王时中.从“精神科学”到“历史科学”——重评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对立[J].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11(2).

⑥刘瑜.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3).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最有思想的句子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辩证法家的形而上学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别开生面的描绘
“我”是谁?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