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研究

2018-05-16杨文文王艳娜陈思聪王维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遗产地福州茶文化

杨文文,王艳娜,陈思聪,王维奇

(1. 福州市农业局,福建 福州 350026,2.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

自2002 年联合国联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以来,10多年的时间里,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价值以及保护的内涵与途径等得到了科学家与政府部门的认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构建和保护,对于缓解与改变现代农业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减退和丧失、自然资产消耗、生态退化、食物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3]。当前已有16个国家的37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以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农技与文化、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生计安全等[3-7]。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逐步完善[8],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后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日益增强。我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也极为重视,2014年成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以及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出台了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书与规划编制规范,以及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办法等,对未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科学合理地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监测,对未来更好地保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研究当前仍鲜见报道,闵庆文等[9]以农业文化遗产评估进展为基础,提出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需要关注的问题。杨波等[10]基于国际经验对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和评估框架进行了设计。实际上,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类型虽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其差异性也较大,就当前已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包括种植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林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畜牧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渔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11];从分布的区域看,包括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1];从主要的生物种类看,包括水稻、枣、茶叶等。如此多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使得每个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体系的构建更具复杂性,如何科学地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共性和独特性的角度开展探索性研究,对未来更好地进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十分必要。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于2014年4月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生态、经济、科学和美学价值,对其进行科学监测,是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是城市-农村复合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其监测体系研究更具复杂性。基于此,本研究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调研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要素、主体与方法等的研究,以期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动态监测的内涵,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原产地。茉莉花原产于印度、波斯湾一带,属木樨科,茉莉属,常绿灌木,为热带、亚热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12],适于在光照充足且年均温20~40℃,土壤持水量60%~80%的环境下生长[13]。茉莉花在西汉时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之初就在福州落地生根,这与福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关系密切。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地理位置介于25°15'N~26°29'N,118°08'E~120°31'E之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闽江横贯其中,下游为福州盆地,北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南部为平原。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年均温在16~20℃之间,7月平均气温28.6℃,1月平均气温10.5℃,年均日照时数1 700~1 980 h,全年无霜期长达326 d。年均降水量达900~2 100 mm,平均湿度77%[14]。福州在光、热、水、土资源等方面与其他茉莉花种植区相比优势明显,为茉莉花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15]。2014年4月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遗产地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境内的晋安区、仓山区、闽侯县、连江县、长乐市和永泰县6个县(市、区),总面积3 291 km2,其中茉莉花主要生长在闽江沿岸的冲积平原和沙洲上,茶树则主要分布在鼓山等山区。

1.2 研究方法

于2016年7—12月,本研究采用遗产地实地调研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体系构建开展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了解它的景观资源、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生态功能、经济特征、传统的农耕技术等,以明确不同遗产地监测的要素及其必要性。与此同时,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公众的访谈,以了解多方主体对其监测重要性的认识、支持程度,以及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一些建议,并获取数据。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①遗产地为本研究内容的开展提供定量数据基础;②基于文献调研方法,通过借助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期刊检索平台,检索与农业文化遗产及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相关的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与价值,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等。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基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必要性、监测内容、监测主体与监测方法,并结合当前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一些建议。农业文化遗产地范围图与遗产地功能分区图采用ArcGIS 10.0软件进行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意义及必要性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如下重要价值:第一,具有悠久的起源,它源于汉,成于宋,盛于清;第二,福州是中国唯一以茉莉为市花的城市,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是唯一一个城市+农村复合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性;第三,福州茉莉花茶具有独特的传统工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茶厂的外事礼茶一直被列为外交部礼茶,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的茉莉花茶100%为福州出产,国际茶叶委员会于2011年授予“福州——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2012年,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称号;第四,独特的生态优势,福州位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同时垂直落差大,具有独特的自然与气候资源优势;第五,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包括茉莉花的象征意义、装饰文化、喜茶习俗、相关医药文化、茶艺文化等。

综上所述,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历史、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价值,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优势、生态多样性优势、千年传承工艺优势、起源和传播地优势、文化传承优势,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量化表征报道还十分有限,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就现代生产体系而言,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但当代人往往更趋于追求短期的效益,很容易以牺牲原有的自然系统为代价。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茉莉花茶的原料种植区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茉莉花的种植面积与茉莉花茶的产量迅速减少,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等均受到影响,此外,近年来,由于年轻一代人外出经商以及不愿意从事农事活动,使得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化与文化传承也面临重大的挑战。这与人们对茉莉花茶及其茶文化的需要与渴望极为不平衡,阻碍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步伐。实际上,实现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传承,对于确立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增加花农与茶农收入,打造特色的茉莉花的休闲与旅游功能,美化城市市容和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和农村环境建设,保护茉莉花茶传统制作工艺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虽然从定性上诊断出了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关于其现状的定量计量仍未见报道。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是政府需要抓紧实施,亟待解决的重要事件,对于未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提升与应急响应和管理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成功的遗产监测模式也对会其他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提供借鉴。

2.2 体系构建

2.2.1 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要素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自然与人文要素等组成的复合系统,从共性来看,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空间结构上,应包括监测点、遗产地构成的点/面空间结构和遗产系统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多维属性;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层次架构上,应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地基本信息、监测点信息监测、遗产地信息监测和遗产管理信息监测;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指标体系上,应包括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维系以及文化传承等系统特征,同时也包含农业遗产系统的管理措施等。但对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言,系统极其复杂,分布广,特征并不一致,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城市-农村复合型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建立从遗产地城市型特征、近郊型特征、乡村型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关键的监测要素体系十分必要。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包括6个区、县、市(图1),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与茉莉花与茶文化发展水平等均有所差异,从遗产地功能属性而言,包含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茉莉花种植发展区、茶种植发展区和茉莉花茶综合发展区(图2),使得该系统的监测更具复杂性,监测要素的选择也应因地制宜,重点突出。

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访谈与文献查阅等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遗产地重点监测要素(表1)。

图1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范围

图2 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功能分区

表1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重点监测要素

研究结果表明,遗产地中的福州市仓山区是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的起源地、遗产保护区、福州茉莉花茶规模较大企业的集聚地(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等)、福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所在地和福州市茉莉花茶交易中心,为福州市茉莉花茶综合发展区和市区组成,在遗产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信息监测中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维系、文化传承,遗产管理信息监测中的能力建设、宣传、示范与交流信息等进行监测,特别是重点监测其中的茉莉花传统品种、种植技术、面积、生产与销售,茉莉花茶的传统窨制技术、加工、销售、经济收入与品牌认证,从业人口、管理组织、社会组织,茉莉花与茶文化产品、设施和文化活动与自发宣传,管理机构、文件、传统农业补贴、建设项目,宣传与普及、培训与交流、参观考察以及研究与示范现状。遗产地中的福州市晋安区是茶叶种植发展区,遗产地保护区,同时也是福州海峡茶都所在地和市区组成,在遗产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信息监测中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遗产管理信息监测中的宣传、示范与交流信息进行监测,特别是重点监测其中的茶叶传统品种、种植技术、面积、生产与销售、经济收入,茉莉花与茶文化产品、设施和文化活动与自发宣传,宣传与普及、培训与交流、参观考察以及研究与示范情况。遗产地中的福州市长乐市是茉莉花种植发展区,也是古茉莉园的所在地,在遗产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信息监测中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遗产管理信息监测中的宣传、示范与交流信息进行监测,特别是重点监测茉莉花种植技术、面积、生产与销售、经济收入与品牌认证,茉莉花与茶文化产品、设施和文化活动与自发宣传,宣传与普及、参观考察现状。遗产地中的闽侯县、永泰县是茉莉花与茶种植发展区,连江县为茉莉花茶综合发展区,在遗产监测过程中,需要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信息监测中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进行监测,特别是重点监测其中的茉莉花种植面积、生产与销售、经济收入现状。

2.2.2 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主体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大尺度、多层次、复合结构的系统,其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和管理机构,企业、专家、社区和农民共同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其知识体系涵盖生态、历史、文化、产业、农业、旅游以及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因此,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不是任何一个部门或主体或学科可以独立完成的。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过程中,应该在福州市政府主导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下,在以农业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小组为技术支持团队专家的协调下,依靠企业带动、社区主动和社会联动,形成多方参与下的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主体体系(图3)。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多方参与的监测主题团队中,需要构建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同时要明确政府、企业、社区等协助监测任务的负责人与联系人,同时在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中,不容忽视的就是企业,可以通过福州市农业局下属的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进一步协调与鼓励企业参与监测的积极性,以期科学有序的进行农业文化遗产监测。

图3 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主体

2.2.3 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方法

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方法体系的确立是科学有效进行遗产监测的保障。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多方参与、动态监测、区域统筹原则(图4)。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应进一步完善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核心区域、关键要素等,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提供依据与指导。由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监测要素众多,且不同遗产地存在个异化特征,要区别对待,即使对于同一监测要素在不同区域也应具体分析,监测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一般监测指标、重点监测指标与独特性指标的不同,可采用季-年时序差异监测方法,对于监测要素中的一般指标可以进行1年或者多年监测1次;对于监测要素中的重要指标可进行每个季度监测1次。与此同时,对于生态与环境监测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高频监测,如生态与环境指标中遗产地局地小气候(气温、降水、湿度等)可以建立气象站进行监测;茉莉花与茶叶种植面积可以借助GIS与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同时由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范围广,也可引进物联网技术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监测。

图4 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方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要素应遵循监测点、遗产地构成的点/面空间结合和遗产系统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维系与文化传承等进行监测,并明确不同遗产地的重要监测指标。

(2)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主体,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企业、专家、社区等构成的多方参与机制。

(3)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方法,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因地制宜,根据一般监测指标、重点监测指标与独特性指标的不同,采用季-年时序差异监测方法。

3.2 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建议

3.2.1 健全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体系

当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研究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基于福州市政府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监测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通过政府、企业、专家、社区、农户等多方参与研讨的方式,共同确定当前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基于该遗产地分布广的特点,市一级的农业文化遗产责任主体应组织、协调建立以遗产地所在区/市/县为单元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网络,并定期向上级农业主管部门上交监测报告,在福州市以及其下一级的主管部门设立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保护与发展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与此同时,福州市政府可以聘请专家团队定期对各下级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报告进行评估,提出监测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进一步完善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此外,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福州市政府亟须出台《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办法》,明确监测管理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和奖励惩罚手段,定期评选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先进个人与组织单位。

3.2.2 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主体从业能力

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监测主体之一的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全面理解国家和省级政府给予的政策和文件基础上,除了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外,应组织福州市乃至福建省内或邀请省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成立专门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并在设立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点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点位,建立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定位监测站,长期监测和跟踪研究,从技术层面支撑协助政府完成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主体的专家,应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中内容、监测方式、方法、技术手段、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进行研究,以期提升监测的有效性与监测的技术支撑能力。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实践主体中的地方遗产地、企业、社区和农户,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各方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监测的认知程度角度,对其保护的重要性理解仍不深刻,对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意义还认识不足,这样就使得各主体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着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数据的精度,以及对于未来农业文化遗产存在问题的诊断。福州市政府应扩大农业文化遗产及监测工作的宣传,一方面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遗产地做专题培训,包括明确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意义及各主体的角色与任务、监测内容、监测方式、监测技术和监测数据处理等;另一方面,可以编制《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手册》,做到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达到监测主体政府负责人员人手一本,花、茶农、企业负责人每户一本,此外,每年召开一次监测工作研讨会,分析遗产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逐步提升监测主体的监测素养、文化自觉能力、决策参与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最终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专业队伍。

3.2.3 探索适宜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方法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范围广、特征季节变化多样、遗产地功能各异,这使得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更具复杂性。在以因地制宜原则对不同遗产地进行信息监测的基础上,应探索多样的监测技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与准确度。如关于古茉莉与古茶树的年龄,可以采取同位素技术、年轮技术与植物体定年技术相结合,综合确定年龄;关于生态环境因子的测定,如局地小气候,可由自动气象站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无线传输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此外,物联网技术,也可应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除了新技术的应用以外,仍需对常规的监测方法进行探索,如寻找最合适的经济、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等监测要素的采集时间间隔,与此同时,不同监测要素的采集方法,是采用单一监测主体进行采集获取,还是多监测主体共同获取、讨论和筛选,都将是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的。

3.2.4 筹措可保障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多渠道资金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农业部当前已经给予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设立专项基金,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遗产地责任主体——福州市政府,也应设立专项基金,并设立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主体的合理劳务补贴,以提高各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在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就是企业,当前遗产监测点分布来看,很多都与企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对于福建春伦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公司。一方面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与科技数据支撑,同样对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有着迫切的需要,既是完成主管部门农业文化遗产监测数据报告,同时也是自身的年度数据报告,因此,企业也应该促生经济效益反哺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策略,预算农业文化遗产监测的专项开支,并可聘请相关专家作为技术指导。此外,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可以与新农村、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有关项目结合,借助国家与地方政府给予的专项资金,在促进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通过以上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监测工作有序进行,促进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1]KOOHAFKAN P.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09,2(1):22-28.

[2]李文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1):1-6.

[3]MIN Q,ZHANG Y,JIAO W,et al.Responding to common ques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26(7):969-982.

[4]袁正,闵庆文.GIAHS:农业文明传承的载体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5-15.

[5]HIDEHIRO I,YOSHINOBU K.Assessment of GIAHS in Shizuoka:the traditional tea-grass integrated system[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4,5(4):398-401.

[6]HIROAKI H.Understanding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biodiversity in Kunisaki GIAHS[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4,5(4):395-397.

[7]MADANGENG V C,NGOHAYON S L,OGNAYON G S.Surmounting calamities in the Philippine GIAHS sit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s,2015,3(1):95-101.

[8]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标准解读及其启示[J].资源科学,2010(6):1022-1025.

[9]闵庆文,赵贵根,焦雯珺.世界遗产监测评估进展及对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1):97-100.

[10]杨波,何露,闵庆文.基于国际经验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和评估框架设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127-132.

[11]李文华,朱有勇,尹伟伦,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2]杨江帆,傅天龙,叶乃兴,等.福建茉莉花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55-57.

[13]陈红伟.茉莉花的栽培及窨茶技术[J].贵州茶叶,2002,30(2):32-33.

[14]福州市统计局.福州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9-10.

[15]许琳玲,许长同.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49-51.

猜你喜欢

遗产地福州茶文化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