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起欧美、日本,中国人心血管病发病更早

2018-05-14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红肉消费量心血管病

《中国循环杂志》日前刊出的《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心衰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比欧美、日本等地约年轻5岁。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即脑中风)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比美国的73岁早十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指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近9%的速度上升,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已成为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为什么中国人心血管病发病比国外早?

吃得太咸

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中国居民食盐消费量下降了约22%,从11.8克/天下降到9.2克/天。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换算成钠每天摄取量应低于2克。

吃肉量全球最多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肉类消费量居全球之首,中国消费了全球28%的肉类以及全球50%的猪肉。目前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是63千克/年,超过《中国居民腾食指南》所建议的人均27.4千克/年一倍以上。中国人爱吃肉,尤其爱吃红肉。想要健康,每周吃红肉最好不超过一斤,能控制到0.3千克以内更佳。

控烟不足

在我国的成年男性中,约有28.1%是吸烟者。女性中,吸烟者占2.5%。大约有52.7%的吸烟者年龄在20~34岁之间。中国约有3.2亿烟民,消费了全球40%多的烟草,而且吸烟人数有增长的趋势。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最经济的方式。

缺乏锻炼

慢性病监测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锻炼,其中城市为73.2%。普通人应保持每周3~5次半个小时以上的中等量的运动,最简单的运动方式是走路。

肥胖人数全球第一

2016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中国拥有4320万肥胖男性和4640万肥胖女性。更可怕的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在儿童、青少年中也很常见。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成人的正常数值范围是18.5~24,如果BMI大于等于24,说明已超重或肥胖,需要减肥。

爱熬夜

2015年《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为0点32分。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也指出,近六成国人不愿早睡。晚睡、熬夜已成为国人生活“新常态”。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血管“压力”很大。

吃蔬菜少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国人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和200~400克水果。然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指出,现在中国人平均每天只摄入3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而芬兰人水果蔬菜的消费量从1972年每人每年20千克增加到1992年的50千克。到2001年,芬兰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450/10萬人下降到约150/10万人,下降66%。日常要多选黄色、绿色等深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而且深色蔬菜至少要占每天吃的蔬菜总量的一半。

不重视体检

在传统观念中,很多人更愿意强调小病不进医院,而且很多人不重视体检,往往导致小病熬成大病,甚至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据“浙江大健康”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红肉消费量心血管病
你知道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吗?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
红肉吃多了肾衰竭
吃红肉真的致癌吗?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常吃红肉的人患肠癌风险低吗?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发布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心血管病危机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