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学科“自主——探究——协作——创新”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14李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教学模式

李莉

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原型是源于教学活动经验的。它的模型是结构化、简约化的表达,是教学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的系统概括。空间上表现为多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时间上表现为操作的过程和顺序。新型教学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其形象具体的表征、开放性的动态结构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启示、借鉴、模仿和迁移、转换的价值。

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必要性

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时代的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语文教师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辟视线以及多元化全方位的成长提供更广漠的空间和更自由的平台。而在中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交互性、模拟性、丰富性、动态性、过程表现性等,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对激起学生学习兴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显著的促进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其独特的心理感受。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学科教学时要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应用信息技术营造平等、 民主的气氛,使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读写能力,在和教师对话、和同学对话、和文本对话时具有很强 的自主性。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学科教学中时,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允许他们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智能训练,感受情感陶冶,受到人格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引导和调控课堂,指导学生积极自主 的解读文本、探究问题、合作交流成果。 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方 式的改变。“自主”,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把自己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采用一定 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合作”,就是让学生具备互助意识、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去解决问题。“探究”,就是充分调 动学生思维,让他们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思考总结答案。“探究式学习”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每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

本文提出: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探究——协作——创新”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包含学生、教师和教育信息资源三个要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育信息资源是媒介。这类模式,教师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激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教学目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搜集相关信息,分析、整合 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成果;碰到疑难问题小组内部交流、组与组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最终解决疑问。这种模式下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训练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发展了语文素养, 陶冶了情操。

(一)自主学习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 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跟好奇心,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运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创建直观的情境,拓展信息,或利用超链接技术,让学生更高效地获取信息。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以后,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

(二)合作探究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知识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交流的欲望,想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组织下,班内探究交流,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思维困难,汇总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作为讲解的重点。如《草船借箭》可采用合作探究性學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这样,学生不仅在探究过程中满足了研究的需要体验到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探究中学会了怎样合作。

(三)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 点讲解,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解难答疑,构建扎实的知识框架,总结答题规律,提高应用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精讲点拨时,教师把精心制作的课件呈现给学生,通过课件把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四)当堂检测

教师精心设计当堂检测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检测。检测之后,教师总结讲解。教师备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准确的掌握哪些知识对学生来讲是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多去准备一些知识,根据课堂的需要筛选使用那些预设性的题目来检测学生。这时多媒体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极大地降低了纸质讲义的弊端。

在“自主——探究——协作——创新”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统班级授课制中教师讲,学生“静听”,学生“单兵作战”,学生是冷冰冰的没有情感的“学习机器”的现状,改变为学生“团队合作学习”“完整的有感情的人、动起来了”。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以学生为主。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创新”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教学模式
如此交流,太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