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谈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8-05-14陈秀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宿舍行为习惯

陈秀丰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身为学生的生活班主任,我们像“事妈”一样,常在学生耳边念叨,这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念念之间,我们致力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中小学生行为准则及学校文化特色,我们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事:

一、构建文明氛围,随处见文明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进行熏陶,当文明随处可见,我们也渐渐变成文明使者。“捡起地上的一张纸,是文明的开始。”这是开学之初学校最喜欢悬挂的一句标语。在校园中,我们常能见到践行这一理念的使者:校长弯下腰捡起地上洒落的那一片不起眼的纸屑。文明是长着翅膀的天使,当我们看到身居高位的校长都躬身捡纸,我们已经失去了随意丢弃废纸的理由,我们也有了捡起地上废纸的义务。良好的文明氛围从学生所到之处进行构建,校道是“和谐路”,教学楼是“求实楼”,宿舍楼是“乐群楼”,食堂是“悯农餐厅”,晨读休闲所是“友善园”;寝室的走廊挂着“群策群力共建文明宿舍,同心同德共创和谐校园”;厕所中贴着“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宣传栏上写着“校园进步之星”;校园广播之声里播着“郑先生捐资兴建学校的事迹,青年志愿者走出校园共创文明城市的新闻……”。

通过无声和有声的语言全方位的宣传,在随处可见的文明行为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投身于讲文明,懂礼貌的洪流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完善规章制度、立规矩成方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游戏有规则,社会有法则。不遵守规则,容易被游戏踢出局,不遵守法则,容易被社会淘汰出局。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最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制定了《内宿生学习生活指导》手册,共52页,每年8月都进行修订完善。内宿生文明公约中倡导学生文明礼仪,诚信友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中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文明宿舍评比中激励学生创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锻炼学生独立整理内务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在手册中,也明确了一定的惩戒制度,内宿生实行违纪扣分制度,学生违纪扣分细则的设定,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致力于确保学生及学校的安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惩戒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教育的目的,当学生能在犯错中意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能切实改正自身的缺点时,作为老师会适当的打出手中的“感情牌”。逐渐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见缝插针教育,紧抓教育时间点

关键时期、关键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一新生就如刚和好的一块面团,可以捏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若等面团冷却,再想进行塑造,那将要费上一番周折。因此养成教育要抓关键时期,注意研究同学们的特点,正确引导,强化训练。很多高一的学生是第一次参与集体生活,自立生活能力较弱,纪律观念比较淡薄。开学初,生活班主任有必要手把手教授内务卫生的整理(被子的折叠方法及放置、床底行李摆放标准、三层置物架物品摆放标准、阳台毛巾悬挂方法、阳台置物架摆放方法、阳台水桶摆放的方法等)。学习后,对于表现良好的宿舍,我们及时宣传表扬。若有不合格之处,耐心指导,对于惰性较强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

开学之初,有些同学时间观念不强,离开宿舍时间不准时。为培养学生守时观念,老师们严格把关,郑重声明:迟到一秒钟也是迟到。军训汇演那天,有几位同学汇演完毕后,未及时回宿舍洗漱,导致未按规定时间离开宿舍,而被老师登记处理。同学以汇演为由,振振有词,老师见缝插针,结合军队管理,老师请同学们设想若是教官在军队生活中,出操迟到,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何宿舍区绝大部分的同学能及时洗漱,准时离开宿舍,而你们却做不到?迟到的同学在一番反省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欣然接受了教育。

四、培养自律能力,形成自我约束

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必有超强自我约束能力。需要别人监督采取做好工作的人是无法达到成功的巅峰的。现今社会缤纷多彩,各种各样的诱惑实在太多,有很多同学抵挡不住诱惑,有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造成不良后果。根据内宿的规章制度休息时间禁止同学在宿舍中吵闹,影响他人休息。有些同学还是忍不住关起门、拉起窗帘,开起卧谈会。为此开学之初,老师加强巡查,严明纪律。巡查中,发现违纪的同学做好登记,休息时间结束后再进行处理。由于学生休息时间说话并不清楚自己是否已被登记,所以有些同学心理有所忌惮,久而久之,一些同学自觉的不在休息时间段说话。孟德斯鸠说过:“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而我们致力于使学生养成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的良好习惯,分清事情轻重缓急,权衡为与不为的利弊,克己复礼。

五、制定培养计划,循序渐进

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计划和顺序,避免学生所受教育是凌乱、不完整的。根据高一新生的特点,我们计划先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生活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准则;体验校园文化特色;进而弘扬校园文化;为个人及学校谋求发展。在养成教育中,以良好行为习惯为中心,以点带面,形成良好氛围,逐渐升华。

好的行为习惯很多都是身边的小事,而我们秉承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断强化良好行为习惯,警戒不良习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对于内务卫生问题,我们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习惯成自然”。最后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也能把内务卫生整理的井然有序。

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身。良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历程,我们不期待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我们更不想一曝十寒。但愿在日常行为习惯的碎碎念中,学生能收获文明的行为习惯,锻造辉煌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宿舍行为习惯
热得快炸了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学校到底是谁的
“墙化”更需“强化”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