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18-05-14王晶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习惯家庭家长

王晶

现今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接受最多、最持久的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重要之处在于,学校是一个负责传授学业知识以及做人道理的教育机构,而家庭教育取决于家长是否自觉以及是否有能教育好的能力。所以有人说,家庭教育决定着人生的起点,影响着人生的方向以及轨迹,我想是有道理的。

一、关爱和溺爱

家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应该是是温暖的,是幸福的。长辈们都很关心她、深爱着他。当然,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放纵和宠爱,使孩子认为家是我说什么,我想要什么,就要满足我什么,这便是关爱演变成溺爱的结果。用严要有度,爱却不溺,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等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个性品质。而个性的可变性又决定了个性是可以培养的,这就为家长对孩子个性及性格形成教育提供前提。

一个没有不良习惯的家庭,家庭也就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孩子再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健康学习、生活,快乐成长。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大都是呵护备至,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发生,当孩子拿起小勺自己进餐时,家长担心他因此会把衣服弄脏,而一勺勺喂给他吃;当孩子找不到某件物品时,家长担心他会把房间翻得不整洁,而放下手头忙的工作去帮他找;当孩子想自己洗手帕时,家长担心孩子洗不干净,而自己代劳……孩子在这样过分的保护下慢慢地失去了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对大人也会越来越依赖。

溺爱孩子是很多家长的误区,也容易把孩子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被长期溺爱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特别是他们习惯家长的某种付出,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会仇恨家人,甚至更严重的打击报复,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打骂父母的现象发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爱的尺度和原则,不要过于溺爱。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也可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为孩子创设有力的环境至关重要。在孩子学习或作业时,长辈不喧哗、不利于孩子的话不说、不看电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不做;坚持让孩子学一点课外知识,如坚持让她学习某种他喜欢的特长、从幼儿起每天听英语磁带…。

二、家庭教育持久性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出生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家长是孩子们特殊的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特殊的课堂。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性格的形成,都与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是现今的家长有部分也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放手,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因此我想说,孩子是家长一个人的孩子,而老师是一个班的家长。一个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言谈举止大部分来源于父母。而与孩子接触最长久的也是父母,孩子处于的最多的环境是家庭,当然,孩子接受的最多的教育必然是家庭教育。

三、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某广告公司员工白女士是个工作忙人,回家又要做家务,因此很少与孩子交流。偶尔有点时间,她也只是简单寻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很少问及与学习成绩无关的事。时间长了,儿子也不愿将心事告诉妈妈。相信不少家长还有这样的苦恼,试想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父母分享,是因为疏远。少部分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白女士的例子让我不禁想到,如果家长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多关心孩子,注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和孩子平等地进行对话将会让孩子非常找到自信,他们遇事时也就会愿意向父母倾诉了。现今也有不少家长因忙于工作无暇和孩子沟通交流或不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也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多的与孩子交流,在网络和通讯设施如此现代化的现今社会,比如可通过发手机短信或者视频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

家长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一味地用孩子不喜欢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甚至拒绝与家长交流,教育就无法进行。因此,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懂得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榜样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孩子们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在家庭中父母好的与不好的习惯都深深影响着孩子,这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用得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时刻影响着孩子,父母也是可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不良的言行举止,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立榜样。不少家长在从严要求孩子的同时,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甚至禁止孩子做的,却是他们自己所喜好的。

另外,还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有的家长认为认错就是降低身份,降低威信。所以不愿意认错,而这种想法是愚蠢的,是会失信于孩子的。而孩子也会学习父母这种不诚实,不诚信的行为。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启蒙教师”。所以,父母必须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一长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良好人格的形成。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孩子的成長与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让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习惯家庭家长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好习惯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