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高校采购权力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2018-05-14陈建波

今日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新建决策权力

陈建波

新建本科高校政府采购权力监督体系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权力配置不科学,权责不明晰,采购监督的意识不强,监督条件和方式落后,使得采购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要提升高校采购的效率和效益,降低决策风险,降低违法违规和道德缺失风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可执行性强的采购权力监督体系势在必行;同时,采购决策和执行过程需充分考量专家团队的意见,在标准化的采购流程和操作指南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具有高道德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人员;要保证采购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应建立明确的责任认定和惩戒制度体系,穷举采购决策、执行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明确这些问题的定性、责任主体以及对应的惩戒措施。

高校采购是政府采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构建高校采购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的全流程有效监督,是推进并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高校大多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成,原有的高职高专的办学思维和办学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提升办学水平,必然要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服务于师資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料库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软硬件环境的改良,商品和服务的采购任务尤其繁重,而原有的采购制度体系、采购权力分配、采购方式和权力监督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与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构建完整的、有层次的采购决策、执行和监督制度体系,规范高校采购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约束,使采购活动透明高效,是保证新建本科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笔者通过查询知网数据库,未能发现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和高校的管理者有对新建本科高校采购权力监督这个主题的研究,本文则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在充分认识到新建本科高校有别于其它本科高校的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建本科高校的采购决策、执行和采购权力监督的现状、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框架性的改进对策,以期做一个探索性的初步研究。

一、新建本科高校采购权力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采购内控制度不健全

新建本科高校因办学升级,有着旺盛的采购需求,但因各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采购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效力低下。新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在原专科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不能适应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新建本科高校的具体情况,无法有效规范和约束采购工作。二是可操作性差。即规章制度内容过于宏观和模糊,没有各类标准和实施细则的配套,实际采购工作在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违法违规和失德风险。三是制度不成体系。如某地方高校,新建一年多来,只制定了《招投标工作管理规定》、《关于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审计暂行办法》三项内控制度,对采购活动仅具指导意义,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的规定,往往会导致蛮干或者不作为的现象发生。

(二)采购管理机制不健全

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建制的原因,未按政府采购“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采购业务组织机构,采购权力配置不科学,各级采购岗位的权责不明晰。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集中于个别部门,导致这些部门能对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施加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旧有的管理思维和一言堂的决策习惯,往往会干扰采购活动的正常有序的进行。二是议事决策机制不完善,专家团队的采购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采购标的物的技术咨询往往会被忽视,即使建立了专家团队,人员组成仍然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其知识结构更偏重于理论,对市场和行业的真正需求理解不深刻,导致对采购标的物的性能要求、技术参数等内容的论证和咨询不能适应最新的知识、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三是运作程序不规范,采购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则欠科学,无法实现采购的目标。四是采购管理监督人员不具专业知识,采购工作大多由国资办、设备处等行政管理部门兼任,采购执行人员对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不甚了解,采购的效益和效率受到不良影响。

(三)采购监督体系不完善

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建制的原因,未按政府采购“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立采购业务组织机构,以致权力制约、监督管理的效果不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采购监督流于形式,仅要求校内监察部门参与对采购和验收环节的监督,没有实现对政府采购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尤其在需求发生、采购决策和标的物落地投产的后评价环节的专家团队的论证和咨询至关重要,决定着采购标的物落地后能否真正实现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如果在这几个环节缺失监督,直接影响了采购项目的经济和效能。二是采购监督的硬件条件不达标,如:评标场地和评审过程的监控和录像等设施设备的配置未能达到要求,存在一定的黑箱操作的风险。三是采购监督人员的角色模糊,监督意识不强,监督人员往往在对采购监督的工作规则、相关制度、采购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参加招标或验收活动,监督工作流于形式,致使监督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效果。

二、新建本科高校构建采购权力监督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一)完善采购内控制度体系

1.构建完整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的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包括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制度、财务业务议事决策制度、采购业务过程控制制度、商品或服务验收制度、采购档案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应能覆盖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2.拟定标准化的采购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南文件体系。在相关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的框架内,制定各归口管理部门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从专业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角度,形成各部门管辖范围采购的标准化手册、操作指南、动态的人员调配等细化的、成体系的采购制度文件,同时,在采购活动的起步阶段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购制度和纪律教育,打好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的人员制度意识和纪律意识的基础。

(二)健全采购管理机制

1.权力分离与分配,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的原则,遵循新建本科高校采购工作特点规律,明确各参与部门的权力界限,将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分配到各相关部门。2. 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团队论证和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尤其是重大采购项目须经相关专家团队进行全方位的评议论证,以专家意见为依据,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专家团队应由校内和校外人员共同组成,对采购标的物的实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有着深刻的认识。3.科学合理地设计采购业务流程、工作计划,标准化单一来源采购、进口设备采购等典型事项或重大事项的采购业务流程。4.打造由政治素质过硬、具有政府采购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的采购管理队伍,将政策学习、业务培训和道德教育常态化,有效提升采购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采购权力监督体系

1.明确机构职能。本科高校采购监督部门由纪监审、财务、采购管理、需求部门和工会等组成,以学校和师生的发展福利为焦点,以制度要求为基本依据,以合规性和规范性为基本要求,合理分配各部门的采购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及监督介入时点,形成联合监管和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健全工作协调会商的工作机制,对采购执行中的问题能及时预警和纠正。2.完善责任追究体系。一是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明确采购全流程各个关键环节的责任主体,并在问题出现后及时诫勉或者追究相关人员;二是强化档案建设,每个采购项目专门建档,对采购执行过程重要事项随时做好记录,记录形式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三是加大追责力度,对采购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进行定性,并将这些问题对应到相关的责任主体,以国法和校规为依据,形成完整的违法犯罪、失德和失责的责任追究和惩戒体系。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新建本科高校政府采购权力监督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研究内容较为粗略,对新建本科高校政府采购权力监督的实践的研究未能深入。未来可对以下内容作进一步研究:(1)新建本科高校政府采购权力监督的案例研究;(2)采购活动中各个参与主体的心理博弈和经济博弈研究;(3)采购活动的效能和效益研究;(4)采购活动的后评价研究;(5)创新的新建本科高校的采购模式研究;(6)未来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的政府采购的模式、流程和权力监督的迭代研究。(作者单位为泰州学院 )

猜你喜欢

新建决策权力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诸葛亮隆中决策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2016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