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开展的现状调查

2018-05-14杨思东

今日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经管类文化底蕴商业

杨思东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的现状,并整理出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商业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其次重点探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强化的有效措施,从学生自身角度与教育教学角度两方面进行,帮助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出有利于综合能力提升的学习环境。

一、高職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在开展商业文化教育中,由于教育人员自身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商业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始终处于理论层面。商业文化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也难以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阶段直接发挥作用。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比较短,培养人才的定位也属于高级蓝领阶段。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更重视学生的实战能力。以上原因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商业文化教育。然而,商业文化教育虽从表面看属于理论性教学,但却关系到学生未来进入到职场中是否能够全面发展。如果商业文化缺失,即使学生专业技能极强,但由于对行业了解存在偏差,仍然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处于职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也将因此降低,这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商业文化教育缺失,还体现在学生学习习惯不科学的方面。教育方法不合理,学生对于商业文化的学习意识也难以增强 因此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开展商业文化教育还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二、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商业文化教育强化措施

(一)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训

强化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商业文化培养,首先需要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培训。经管类专业与其他技术类专业不同,未来所面向的工作岗位也属于管理层。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可帮助学生强化自身责任意识,这样未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也更注重对企业的商业文化探索。通过商业文化探索形成,实现企业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强化目标。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开展期间,教育人员还应该加强综合控制,了解学生商业文化缺乏的主要因素,通过职业素养引导培训。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意识,未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也能够发挥商业文化基础的优势。

(二)纠正学生职业价值观偏差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训期间,由于学生对社会职场接触比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价值观出现偏差。仅仅将薪资水平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并没有考虑在岗位中是否更有前途更有发展。开展商业文化教育中,需要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差进行纠正,使学生能够通过商业文化来了解到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这样在就业择业阶段,学生才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与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育人员日常引导有直接关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差,通过案例讲解评估,可以逐渐地纠正。教育人员更应该端正自身教学态度,从商业文化渗透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养成职业价值观。

(三)提升学生商业文化底蕴

高职院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专业技能层面上,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商业文化底蕴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提升自身商业文化底蕴,对未来职场竞争的重要性。学生主观意识转变后,才能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教育人员在开展各项教学计划时也将更加顺利。对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样需要建立在商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交流沟通。

中国传统商业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内容,以中国古代的十大商帮为例,他们创造了中国独特的商帮商业文明,把中华传统商业文化精髓与自己的实际经营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均需要渗透。在交流过程中,教育人员更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来帮助纠正问题。商业文化底蕴的提升,可以直接为商业文化教育开展,打下基础框架。学生无论处于任何学习阶段,都需要在商业文化底蕴提升的基础上,来增强未来就业阶段对职场的认知。商业文化底蕴也是学生未来就业以及创业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三、结语

由此可知,新经济时代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商业文化教育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紧迫性。通过商业文化教育的开展将深化当代大学生的商业文化素养内涵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意识纠正其职业价值观的偏差进而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作贡献。(作者单位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商业道德融于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8801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经管类文化底蕴商业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医药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年度图书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