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8-05-14赵永明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问题

赵永明

摘 要:财务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着保护资产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简述,同时对如何推动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对应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更大的社会挑战,严格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能有效防止单位资产的流失、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单位依法理财,有利于国家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里建立起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预防财务风险、严格财经纪律的具有很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护国有和公共资产的完整、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效率,降低和避免各种风险,实现单位业务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方法。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具体依据主要来源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诸多业务环节,通过精心设计和贯彻执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能从根源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2.有利于加强单位廉政建设与防范腐败风险

当前有些单位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存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制定一套严格有效的内控制度,有利于加强单位廉政建设,督促单位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3.有利于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效率

建立和完善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促使单位的业务活动有序开展,合规合法,内部部门之间沟通无障碍、团结协作,可以强化监管和考核,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够

因为对国家内控相关制度的规定认识不到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自身风险意识不够,缺乏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政策,所以导致了内控制度只停留在简单的形式上而已,甚至有部分单位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什么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去完善制度。有些单位会认为内控制度应该由国家制定和实施,跟自我单位并无关系,所以并不关心内控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还有的则认为内控制度只是某一制度的一个部分,认为完善这一制度只是财务部门应该负责的事情,这样便导致了内控制度无法在单位全面性展开。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内控制度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个别单位岗位没有分开设置,关键岗位混岗,如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职务由一个人担任,有的单位即使岗位分开设置,但在实际工作上并没有严格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岗位设置缺乏互相制约,不少单位出纳既管印鉴章又管支票,挪用和贪污公款金额巨大,很长时间都未被发现。又如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一些单位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专人监管或管理混乱状态,有人管账但无人管物、有人管物但无人管账的现象严重,损坏和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

3.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

有效的内部审核机构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其职能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使得单位内的制度管理不能得到有效的评判。有些单位内审机构的人员基本都是财务人员担任,甚至财务部门就是内审机构,内审人员也由财务人员兼任,岗位责任制没有建立明确,内审人员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很大程度上缺乏有效的监察和考核。而外部监督主要是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来担任的,其监督内容主要停留在一般经济事项和财务收支上,大多数侧重于检查单位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法,或者按照目标任务进行专项抽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和威慑力。

4.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强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中还是按财政收入、上年收支实绩来进行部门的预算核定,很多部门项目都没有具体到哪一个,预算的支出达不到要求进行核定的条件。这样一来使得预算的执行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和可控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这就削弱了预算的控制力度。在预算内部如果没有按组织结构对财政部门预算进行细分,没有对各部分的预算负责人进行约束和控制,一旦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各项支出并非按照严格的预算安排进行支出,从而导致了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增大。这很可能给单位带来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和名誉上的受损,所以在对预算的控制力度上必须要强力。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在保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起着很大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责任主体意识,重视财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单位职工要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单位领导层也要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地加强内部控制理念,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让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能,能够自我约束,加強内控意识。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层面应当充分发挥单位经济活动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框架组织,在内部控制中各自的作用。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做好相关议事决策的记录、传阅和保存工作,加强对决策执行的追踪问责问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划分关键岗位的职责和分工,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对关键岗位设置选拔和任用标准并实行轮岗制度。通过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使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和严谨。

3.对预算的严格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收支的依据必须是经过批准的预算,这也被称为财政资金。预算作为内部控制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起着规定单位的支出方向和大小的作用,所以在內控制度中预算这一手段必须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流程和系统。为了提高对预算的管理能力,可以将单位总预算和内设部门预算合为一体,再者也可将部门预算细化编制安排环节。可对预算的严格执行与否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严格按预算支出和管理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完全不按照预算支出和管理的部门进行批评和惩罚,确切巩固预算的刚性约束,保证预算在内控制度里的执行力和权威性,从而实现对预算的严格管理。

4.强化内外监督的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保障内部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内部监督应当保持相对独立,不能由具体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的工作部门承担,同时内部监督中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还应当发挥其职能作用。负责内部监督的部门不能有所顾忌,应当随时履行监督职责,单位的所有人和业务都应在其监督范围之内,受其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力量主要是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这些外部监督部门应当认真履职尽责,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当然,各个单位的内外监督应当加强结合,强化彼此间的信息定期互通有无,建立严密的内外监督控制体系,增强严肃性和威慑力,提升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5.对财务会计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要时常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更新,全面巩固单位在财务管理部门内的整治工作,对会计管理机制制度要大幅度的强化。财务部门在保证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完善单位内的财会管理制度,要确保单位内的财会管理体制能有效运行。从建立财会的管理体制开始,财务部门就应该结合切身实际情况和问题出发,要能够合理地对资金的收支进行掌控。确保单位内的每张账单都可以找到对应依据,同时,在管理层面也应该加大廉洁考察力度,上行下效,推动单位的内部改革。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需要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的平均专业素质,只有提高了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才会使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更加规范,进而才能让这些在职人员更加有效的完善管理体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在于其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希望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通过完善自我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获取更大的利益,也希望所有从事财务会计及内部管理的人员能够提高自身专業素质,并严格要求自己,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青云.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7).

2.牟宗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浅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问题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