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综合激励机制研究

2018-05-14刘平国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辅导员考核

刘平国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工作任务随之增多,教育责任也日益变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工作就被指派给辅导员来完成,辅导员队伍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学校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也相对较高。除了一般的绩效考核之外,学校还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制订更为详细的考核指标,在这些考核指标之中,奖励机制的应用尤为广泛,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关 键 词] 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奖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92-01

高等职业院校中辅导员工作主要是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健康教育等有关,虽然对主要的监督职责可以用定性的、具体的指标进行考核,但是很多其他工作是比较抽象化的,易于对其作出感性的评价,却不容易直接对这些工作进行数字化和具体化,所以有些工作完成的好坏与辅导员的负责任程度、道德高度等息息相关。对于这些不好定量定性分析考核的工作,我们必须采用另一种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和评价。由于教育行业本身对于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工作的开展会相对容易实行。除了一般的绩效考核之外,奖励机制的运用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奖励机制在辅导员工作考核上的应用

(一)奖励机制包含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正能量的积极的言语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使其产生愉悦的情绪,所以人们往往喜欢听好话,尤其是赞扬和肯定的话。所以对一个人的赞扬与肯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他对你产生好感,且会提高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上的效率。奖励机制就会产生这样的正反馈效果。与之相反,批评和惩罚则会产生负负反馈的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奖励机制是指所以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體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应用到职业学校中来,就是学校通过对辅导员做出给予奖励的承诺,同时辅导员通过自己的行动或工作表现来对学校做出承诺。

(二)奖励机制与辅导员工作的联系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范围很广,与学校的很多部门都有联系,且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可以对辅导员发派任务,所以辅导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之所以显得庞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目前高校的多个部门都可以对其“发号施令”,如学校团委、学生办、所在二级院系等部门。由此一来,当很多人找上辅导员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就会非常得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给予辅导员一定的自主权,减少多个部门对辅导员的干预。对辅导员的授权算是给辅导员提供了工作环境的保障,属于奖励机制的一部分。此外,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校相关人员与辅导员沟通,倾听辅导员的心声,了解他们工作的需求和工作上的问题,制定奖励机制中更具体的指标,比如工作环境的改善、公开表扬、职位的提升等,从多个方面进行奖励机制的运用,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

二、奖励机制的应用效果

奖励机制会导致正反馈的结果,使工作效果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接近最佳水平。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对老师文化素养和自身人格、道德素养上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奖励机制的应用效果会更加明显。调查表明,在同类案例中,奖励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成功。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辅导员更加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对工作安排等方面做到有条不紊,这对辅导员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奖励多劳多得,虽然辅导员工作会定性定量,但是依然会有完成程度和完成时间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就要区别对待,进行从优奖励,使各辅导员之间的工作有对比,形成良性竞争,同时让没有贡献的人无话可说,这也是奖励机制的效果之一,它保障了竞争的公平公正。

三、辅导员自身更倾向于考核标准中的奖励机制

辅导员在高校中是比较容易被领导忽视的群体,但是同样希望自身的工作得到肯定和赞赏,奖励机制就很好地满足辅导员渴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这一需求。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的辅导员队伍长期存在工作界定不清、缺乏合理奖励机制考核的情形,建议借鉴KPI绩效考核体系,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设定关键指标,赋分分值越高,表明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越高,这一机制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操作起来也简单,是辅导员奖励考核的理想模型。

总体来说,奖励机制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考核中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辅导员工作的性质有很高的相关性,所以说无论进行哪一项工作,都会有一个合适的标准来对它进行评判。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责任重大,工作内容相对而言更抽象化,奖励机制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院校的整体绩效水平。各高职院校仍需要就自己的校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本校教育理念为蓝本,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完善本校辅导员队伍的奖励机制考核体系,最大化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优化管理方法,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刘莹.浅谈绩效考评中奖励机制的内涵[J].管理学报,2015,2(3):4-5.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辅导员考核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