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开设欣赏课的重要性

2018-05-14孙浩鑫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小学音乐

孙浩鑫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育逐渐侧重于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小学音乐学科教育中,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音乐欣赏力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应该有目、有计划地加入音乐欣赏课程,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了解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在欣赏课中不断对学生音乐感知力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综合音乐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欣赏课程;审美水平;课程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阶段的小学课程教学大纲中,针对音乐学科的基本要求是培养的学生音乐素质。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赏析与学习,不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有效促进音乐感知力的提升,有效促进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需要提高对音乐赏析的重视程度,在日常音乐教育中加入音乐赏析课。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的音乐底子差,学习能力不强

与专业的音乐理论教育课不同,在欣赏课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会大大减少,无难以有效促进欣赏教学的开展。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弱,音乐底子不稳固,无法有效对学生的欣赏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学习中与生活中,小学生很少会接触到音乐知识,对于其知识的学习更是基本没有。在学习时,大多教师潜意识中认为音乐很好教学,很多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也不足,认为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声乐与乐器方面的知识尤其缺乏,对音乐欣赏课的展开造成了阻碍。

(二)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合理

音乐欣赏课的开展需要有大量的教学素材做支撑。这边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课程教案的精心设计。但是就现阶段的教学情况而言,多数音乐教师自以为资历丰厚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音乐欣赏课是为学生播放音乐,十分简单容易,缺乏对于音乐欣赏的正确认识,导致缺少备课内容,甚至多数教师根本不备课,在课堂上任由学生随意发挥,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过于陈旧

音乐欣赏课作为新型教育课程,本应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在课程设置时缺乏新意,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造成学生对于欣赏课的期待值逐渐下降。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利用音乐作品进行音乐教育,通过作品赏析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此类活动被称为音乐赏析课。在音乐教育中,音乐赏析可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构成环节,也是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感知力的关键途径。

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孩童接触社会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会有部分含有不良信息的音乐被孩童接收,孩童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善恶美丑没有区分标准,因此,会在三俗音乐作品中沾染不良风气。在进入小学以后,专业的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对其进行培养,树立正确的感知意识,不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在音乐教育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应该将音乐赏析加入课堂教学中,突出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提高音乐审美力,培养学生音乐情操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主要是通过五感中的“听”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因此在欣赏课中,教师应选择一些正能量的音乐,在欣赏中,不斷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体会音乐所构建出的美好意境,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辨赏力。与此同时,优美的音乐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音乐品味,不断在艺术学习中提升自身素养,在无形中摒弃掉三俗作品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二)缓解学生压力,塑造健康身心

即使是小学阶段,但在目前的教育中,学生的压力负担仍不断增大,尤其是学识萌芽阶段,家长对于孩子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因此,在音乐赏析可中,教师可以通过纯音乐安抚学生的情绪,为学生舒缓精神压力,平静学生的内心情绪。

例如在课程安排时,音乐课一般会被安排在语文数学课程之后,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音乐课中缓解在语文数学课中的紧张思维。在一节枯燥乏味的课程结束之后,音乐教师为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思绪,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古典纯音乐,不断放松学生的身心状态。比如作业压力过大,学生晚上睡眠质量不好,第二天的学习状态不佳,教师可以选择国外古典音乐,例如莫扎特的《催眠曲》,又或者中国古典音乐《阳关三叠》;在学生情绪不稳定时,焦躁不安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试着播放《高山流水》《蓝色多瑙河》等曲目,以此安定学生情绪。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在日常音乐赏析可中穿插播放这些曲目,协调学生的音乐学习进度,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心态观念,积极面对压力与烦恼。

(三)与学科综合,引导学生共同进步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育中,音乐欣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经常会与其他学科产生交互。在《音乐课程新标准》中,也将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融合作为基本教育理念。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的艺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能够加深其他知识的掌握与了解。

例如在欣赏音乐剧歌曲《雪绒花》时,教师可以在欣赏课中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在观看欣赏时,学生会了解到音乐剧中所表达出来的历史背景,了解到二战的残忍以及对于雪绒花高尚品质的品读。通过歌曲欣赏提高自身的爱国之情。

又比如在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时,学生应该了解到这首歌曲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了解到这首歌曲的作者聂耳,知道这首歌所表达的事件,了解到自从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在这段背景历史中,了解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艰难抵抗。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又经过八年的艰难抗战之后,中国最终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国歌。通过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赏析与学习,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

对于一些民族性的歌曲进行欣赏时,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的风光美景。在欣赏《青藏高原》时,可以了解到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复杂与地势辽阔,常年积雪覆盖。歌曲中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青藏高原的广袤无垠充分展现。为学生生动地描绘了西部草原的雄伟风光,更充分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对于世界和平的期望。展现出了一幅雪花漫天的北国风光画面,歌颂了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高原的壮丽雄伟通过歌词生动的呈现,不但歌颂了人类对于西藏的向往,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赏析的作用非比寻常。但由于音乐赏析课程较为复杂,且课程内容系统性强,涵盖音乐元素较多,由于小学生水平有限,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在赏析中能够做到全神贯注,提高学生对音乐赏析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小学音乐的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邝少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J].艺术评鉴,2017(04):72-73.

[2]李彤.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J].学周刊,2017 (03):214-215.

[3]赵慧莹.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小学音乐欣赏的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07):350.

[4]范建燕.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5(27):218.

[5]杜静文.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05):50-52.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小学音乐
在小学课程教育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浅析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教育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