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新音乐之风格特征

2018-05-14袁豆豆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交融

【摘要】21世纪的新音乐不同于以往音乐历史上的明确风格划分的音乐流派,是不同文化(纵向和横向)的交融,跨越地域、民族、语言,吸收糅合了不同音乐风格以及作曲技法、依托于先进的科技手段与载体所形成的高度交融的音乐。

【关键词】新世纪音乐;交融;主流音乐;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音乐创作加速商业化与多元化,新世纪的音乐家(人)逐渐探索到了现代音乐的一条新路——既有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合体,也有流行音乐与民族传统音乐的结合;既区别于艰涩深刻的古典主义音乐,又不同于自我跋扈的流行音乐——反传统的“新世纪音乐”很难用一种风格来描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贯通。

一、新音乐的分类

从上述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作品来看,我们基本可以通过音乐载体与声音工具的不同,将新世纪音乐划分为四大类:器乐演奏类。当代的器乐演奏家、作曲家都是在古典主义音乐的浸染中成长起来的,其中一部分人打破了古典音乐的规范,甚至将前人的作品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演绎。这类新音乐中除了古典音乐的灵魂,还有巴洛克、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影子;环境音乐类。类似于背景音乐,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一切非鉴赏用的音乐。个人使用的环境音乐也称“陪伴音乐”,公共场所使用的环境音乐定义为“公播音乐”。在商業和旅游用途上,“环境音乐”能够起到经济性辅助作用,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延长购物时间;工作场所的公播音乐可以改善工作软环境、降低压力、增加工作效率;电子合成类。新世纪音乐将传统的各民族音乐融入当代电子音乐中,在偏重技术的西方音乐与个性的民族文化中取得一种平衡,这也是一种拓宽自身音乐创作领域的方式。同样,在民族音乐中加入新音乐的元素也是一种寻求自我突破与发展的创作方式;自然音响与人声演唱类。在音乐创作中融入自然的声音,将艺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二、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

新时期的音乐家的创作流程和创作方式与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创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业素质不再成为创作的门槛。传统的音乐创作更要求技术性与专业性,“高屋建瓴”的创作基点使得音乐作品距离大多数非专业人员来说总是显得有些“远”。而现在,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创作的底线不断放低,初级的音乐常识也实现音乐创作;严谨的和声对位—→个性化的自由音响,创作手法与写作风格愈加个性化。新世纪音乐则更贴近生活,总体来说具备一种清新简洁、沁人心脾的听觉感受,在创作手法与风格上日趋“人性化”和“压缩化”;创作内涵上它更加关注世界、环保、道德以及人类未来,更注重作品所传达的精神诉求与社会性;音乐的载体与工具发生重大变革—→“无纸化”。音乐的旋律、曲式、和声、配器、风格都是音乐创作的“工具”,电子乐器和合成器也是工具,而且是新音乐作品极具代表性的标志工具,在音乐编辑软件的界面上,只需鼠标轻点,恢弘的音响即可呈现;通俗化的新音乐创作风格。音乐风格与流派的界定,通常是由乐曲结构、作曲技法、作品风格来界定,而新世纪音乐与以往音乐发展历程有所不同,它对音乐的旋律本身较为重视,且更关注音乐的旋律线条所要表达的精神。这和流行音乐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新音乐走的是一条“通俗化”的音乐创作道路。

三、新世纪音乐的符号与精神诉求

新音乐的符号。交融与包容音乐的发展在古典时期就达到巅峰,继续传统思路实难超越并找到出路。新音乐以使用合成器为标志,打破了传统的作曲经验与创作范式,寻找到了一条介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的新样式,获得了新的生机与发展路径,它并非特指一个类别,而是概括了一个范畴,这与之前的音乐时代划分方式有所区别。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涵盖也越来越宽泛;新音乐的精神诉求。新世纪音乐象征时代的更替、心灵境界的升华,表达了人类从物质的追求过渡到了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虽然有种族、语言、信仰的不同,但人类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共通的点,即所有人都是同宗同源、生而平等的——新世纪音乐有着这些思量,就必然会有更多的文化交融和信仰包容,注定仍有更大的创作领域和拓展空间。

四、结语

钢琴的发明发展使得西方音乐进入了鼎盛期,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为音乐的再次进化提供了契机。科技促进了音乐藉以表达的载体的进化(实体→虚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受众的审美水平和需求(感性→个性)。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滋养出不同的文化之花。概括来说,音乐发展历史当中的每一次进化与创新,无不是在科学进步与经济蓬发的背景里催生,经历了反复试验与不断完善,从而形成明确的音乐风格。

参考文献

[1]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袁豆豆,女,音乐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钢琴演奏与教学),全国高校音乐教育钢琴委员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ILA大中华地区钢琴考官。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交融
TRACE BACK
真美
南亚之旅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交融的独特优雅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