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视唱练耳课“美”“意”盎然

2018-05-14梁栋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美感意境音乐

梁栋

【摘要】我国视唱教学迄今为止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视唱练耳课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音乐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

【关鍵词】视唱练耳课;原则;重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一、实现视唱练耳课美感与意境并存的意义

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为了有效促进我国音乐教学水平的有效发展,视唱练耳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如实现其“美”、“意”盎然,对音乐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视唱练耳课中的“美”,主要含义为美感,而“意”主要说的是音乐上的意境。“美”、“意”盎然主要是指视唱练耳课中美感和意境的集中体现,有利于保证视唱练耳课的吸引力以及时间价值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课程讲解上看,主要是课堂氛围和课堂内容上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活跃性,以及课程本身的实用性效果,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当前发展过程中视唱练耳课主要教学现状

视唱练耳课作为我国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基础性教学科目,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视唱练耳课并未能实现美感和意境的有效结合。

第一,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在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较低,课程教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导致视唱练耳课教学效率较低。

其次,教学过程中对音乐知识的刻板讲解和教授,导致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在视唱练耳课中进行有效学习。

第三,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水平较低,教学过程中相对过于注重音乐相关理论,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对音乐知识的拓展范围狭窄,学生无法有效创设情景,进行有效的课程学习,从而导致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较低。

第四,在我国视唱练耳课教学过程中,对授课内容的划分一直停留在偏表面的形态上,不同专业的视唱练耳课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一直维持着基本相似教学和训练项目,对其进行有效区别主要依赖训练难度,各个不同专业的视唱练耳课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性。

三、视唱练耳课内外兼修应遵循的原则

实现视唱练耳课的美意盎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具备创新性。通过创新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为学生进行持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教学过程中受到思想上的束缚,课堂创新水平非常低,学生对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厌烦心理,只有通过有效创新,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改变,才能有效提升视唱练耳课教学中的创新性[1]。

具备较高的师生交流水平。视唱练耳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水平,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而且通过交流和沟通,在教师有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优化。

四、实现视唱练耳课美感与意境并存的创新化措施

针对我国视唱练耳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针对其教学发展的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意见,促进其教育教学上的改革,从而有效实现其“美”“意”盎然。

(一)以不同音乐专业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视唱练耳教学

基于当前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现状,为了保证其实现“美”“意”盎然,首先必须根据不同类别的专业对视唱练耳教学进行科学性的划分。近年来,我国针对视唱练耳课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视唱练耳课的“美”“意”盎然,必须根据不同专业存在的微小差异进行有效的划分,将音准、节奏、语言以及多声部听觉等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当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作为研究的重要依据,从而形成专业化的视唱练耳课教学逻辑系统。

(二)对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

实现视唱练耳课的“美”“意”盎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后,保证课程能更加具备针对性。接下来,必须通过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设计才能够保证视唱练耳课上的美意盎然。[4]在专业视域下将视唱练耳的常规性训练项目与学习者的课程实现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用其较为熟悉的知识带领其到充分进入到听唱训练中,充分展示其意义所在,促进视唱练耳课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擅长的专业学习领域对视唱练耳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实践, 最大限度上挖掘视唱练耳课的课堂魅力。

参考文献

[1]康政.“视唱练耳”研究之硕士论文现状分析(2013-2015)[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美感意境音乐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春色满园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音乐
自然美感的桌子
一朵花的意境
音乐
秋夜的音乐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