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2018-05-14李娜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研音乐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更加重视,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动学前教育工作的前进,而农村幼儿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前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始终缓慢,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几点探索意见,为广大农村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地区幼儿园以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为当地小学机构的附属幼儿园性质,其多以学前班命名,私人创建的幼儿园多数以“看孩子”为主,到了大班则是逐渐小学化严重,而当地小学的附属机构学前班更是以小学知识为主。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在硬件设施、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育方式方法等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城市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要想提高幼儿感受美与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前音乐教育无疑是非常好的一门课程,通过音乐的魅力,带领学前儿童通过学习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感知艺术的能力。

面对中国广大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外出学习机会比较少,生活的条件与社会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促使很多优秀的年轻幼儿教师离开农村幼儿园前往大城市寻找机会发展,致使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更加缺乏,而学前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就更加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发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学前音乐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侧重点主要是注重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开拓幼儿的知识面,从而达到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要逐渐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努力创造条件与机会,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引导孩子们在学习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由“静”转入“动”。在愉快而活泼的音乐活动中,以“快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幼儿园的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音乐与幼儿的生活、游戏、运动结合,让音乐与语言融合,让音乐与图画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

在音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快乐、分享快乐,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始终都应该坚守的理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和持久力的关注时间有限,需要教师不停地唤起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针对孩子们面对任何事物总是想要亲自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试一试的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孩子们的音乐课堂创造出一个活泼的氛围,让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乐于融入音乐中去,同时教师也要和他们一起唱跳,一起玩乐、一起创作,让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得农村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前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教唱儿歌、音乐唱游、打击乐器韵律操等形式来进行。幼儿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并创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幼儿园现有设施条件的教育方法。广大农村每个地区的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不一样,如何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幼儿參与音乐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改变农村幼儿园原有的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农村幼儿园学前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之处。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音乐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幼儿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语言环境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音乐作品则可以借助图谱去表现,运用图画来表现音乐,也可以借助孩子们喜爱的一些游戏,比如老鹰抓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等传统游戏,结合音乐改变玩法,创造趣味性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其实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为了带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带动幼儿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鼓励幼儿能够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音乐,运用孩子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音乐。

三、教学内容的丰富

农村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硬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原因,没有专业的教程,也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能够因地制宜,家园合作进行一些教具、图片、打击乐器、图谱等的制作,化难为易地充实音乐课堂的内容,增加音乐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进而使得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激发。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学龄前儿童年龄小、思维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所以一些生动的、具有鲜艳外表的教具就会格外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需要适量设计一些色彩鲜明的教具、配合律动活动、借助小沙锤、手鼓、手铃等简易打击乐器在幼儿园进行教学,效果会非常显著。很多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乐曲都可以借助打击乐器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要多留心生活,激发幼儿教师的创新能力,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也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开展。

四、教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虽然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都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但我们可以充分地创造条件与机会,利用幼儿园的现有条件,有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通过对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的教研活动,促使幼儿教师能够重视音乐教育,不断学习学前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升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最终使大量生活在农村的学前儿童也能够感受音乐教育的魅力,能够真正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性情、增加审美能力之目的,从而促进农村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农村幼儿园的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应当结合当地风俗习惯,人文文化进行开展,结合在岗教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研,让教研真正变得有“研”可“教”,不再流于形式,起到切实有效的效果。

五、在岗教师的培训与培养

为了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切实改变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现状,政府部门一方面要逐步完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培养面向农村幼儿园的合格师资,针对私立幼儿园给予充分的鼓励和相对宽松的政策进行扶持,对农村幼儿园的在岗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要想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学前音乐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和师资团队。农村幼儿园以私立幼儿园为主,考虑到培训成本的问题,一般派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但是幼儿园主办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园内培养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进行网上课程的观摩和学习,将学到的知识点及时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同时也可以与当地公立幼儿园结成学习伙伴关系,到公立幼儿园听课,学习他们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总之,要想改变农村幼儿园目前音乐教育的现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村幼儿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自幼儿园的特色,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良好氛围,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音乐教学的规律,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生活习俗、民族特色等各个方面的特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和优质的音乐教学课堂,为更好促进农村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德智体美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提高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课程的实效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淑芬.农村幼儿园创造性开展音乐教学的探索[J].新教育,2015(01).

[2]付聪.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师培养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作者简介:李娜(1984—),女,河南宁陵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学前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研音乐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