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教学中的音准训练

2018-05-14聂晓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准训练

【摘要】音准是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关键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缺乏音准,小提琴演奏的艺术魅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小提琴教学,就必须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音准对于小提琴演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良好的小提琴音准训练,提升小提琴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帮助学习者掌握良好的音准操作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小提琴教学中的音乐训练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音准;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小提琴演奏艺术在器乐领域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属性,其以轻盈悦耳和宛如优美歌声的音色,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小提琴是最具歌唱性的一种乐器类型,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也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最为流行的乐器之一。在我国范围内,小提琴提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却不能掌握良好的音准,导致其学习存在极大的困难。

一、 音准对于小提琴演奏的重要意义

小提琴的基础技术就是听觉,这也导致音准成为了小提琴艺术的内在生命,在对小提琴艺术进行演奏及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贯穿音准的话题,但想要对音准进行良好的掌握也非常困难。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良好樂感的耳朵,不论音乐多美都是没意义的。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对小提琴进行学习时,首先面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音准问题,有些学习者总是感觉其演奏出的旋律没有那么悦耳,这往往因为没有良好的把握音准。

要想掌握良好的音准,首先就要明确小提琴的音准和构造是存在密切关系的。对于钢琴等乐器而言,其是有音品及键盘存在的,若调琴师能够把音调调准,那么基本是不会存在音准不准问题的。这是由于这种乐器存在有形的键盘。而对于小提琴而言,其是通过四根空弦对音高进行固定的,而要想发出其他音,则需要演奏者自己进行寻找。若手指的位置不准,其所演奏的作品就不再存在艺术性与美感。所以在对小提琴进行学习时,学生就要足够关注手指的位置是否正确,教师若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帮助其进行纠正。这也是由于音准直接影响了小提琴作品演奏是否具有整体性的美感,若学生不能掌握良好的音准控制方法,则进行别的技巧训练就没有意义。

二、小提琴教学中的音准训练

(一)要加强对学生的音阶训练

对于小提琴学习者而言,其每天都要不间断地练习音阶,这样就能够将所有的音都拉准。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提琴爱好者以及初学者而言,进行音阶的训练是非常枯躁乏味的。但要明确音阶训练是小提琴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训练内容,是所有小提琴学习者都要学习的关键性内容。而学生在坚持进行音阶训练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将其音高在内心以抽象的形象呈现出来,这是记住音高最便捷的方式。并且,要知道的是所有美妙的小提琴作品中,是由各种不同的音阶组成了异常华丽且充满艺术美感的乐段。通过对于音阶的有效训练,学生能够建立手部的基本框架,从而感受手指对于琴的触感。而音阶训练,作为能够较好演奏小提琴的关键性的最基础练习,小提琴学习者必须要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从而掌握良好的基础支持,避免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特别是能够有效地解决演奏者音准掌握不良的问题。在进行慢速度练习的过程中,要认真聆听所有音准,对于出现音符不准的问题,则应该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这就需要学生通过音阶的有效训练,实现对于指板手法的熟悉,对于音间的距离问题进行有效的把握和测定,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音阶的相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其拥有良好的对于音高的分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练耳,使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例如单音、音程以及和弦等进行听辩,掌握基本能力。并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所发出的具体音进行准确的分辨,从而分辨其演奏的音是否足够准确,提升学生的音准掌握能力。其次,则需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音高想象能力。这种想象能力也被叫做音高的内心听觉能力。其同样也是进行音准训练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学生经过足够多的艺术实践,在其演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其对于音的分辨能力,通过信息的积累,使其大脑具有良好的变音功能。此外,还要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音高记忆能力。具体来说,要想使学生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就还需要有效地使用记忆能力,把有序的音高通过记忆在大脑中进行储存。而在进行音高记忆的训练过程中,则要通过对音乐的不断接触,通过其感性认识的有效提升,促使学生艺术修养能力有效提升,并通过了解和掌握不同的音乐要素之间的独特特征以及其之间的联系,促使其音高记忆能力充分提升。

(三)通过视觉音准训练提升学生的音准掌握能力

要提升学生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学生除了要进行基础的听觉训练,还要通过一定的视觉音准训练解决其音准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对指板进行有效的感受,通过逻辑思维的有效应用,准确估算出音与音之间的距离问题。这就要求演奏者在进行演奏之前能够在大脑中显现出所要演奏的音之间所存在的手指距离,在保证其内心听觉预感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预知指距及指板的位置,保证其演奏音准可靠性的有效提升。

而在进行视觉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对正确的手型进行有效的掌握,从而保证其手指所呈现的关系,能够体现出半音及全音。同时也要认识到,左手指绝不是孤立的,其和别的手指是存在固定关系的。只有手指间始终呈现出一致的关系,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才能具有正确的音准。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音准训练的过程中,还要通过适当的慢练,保证其左手手指长期在琴弦上进行固定。这样,在对一系列的组音进行演奏前,学生就能够在内心呈现出此组音在琴弦上的相应位置,再通过正确的演奏手型和内心的听觉,音准问题就自然得到有效解决了。

(四)重视左手姿势的有效建立

提升音准可靠性极为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保证学生演奏过程中能够具有正确的演奏手形。而对于小提琴的演奏而言,其左手手型相对较为特殊,与其他乐器自然流畅的姿势不同,演奏者的左手肘关节和腕关节要向内拐,其动作是比较不自然的。但小提琴演奏却要求演奏者的左手五手指呈半圆形进行自然的环绕,而在琴弦上的1指及4指要确保其之间保持四度的关系。而其四个手指的高度基本同样,都不能抬高,且指甲要在一条直线上,与脸部相对。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手指按弦的正确性,当其处于低把位的情况下,演奏者左手拇指及食指要保证边侧的放松,并靠在琴颈两侧。而当处于四把位之上的情况下,其食指侧边要脱离琴颈,利用拇指与琴身基础,确保演奏过程中要有两点能够接触小提琴。

三、总结

综合上述,在小提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会一直出现音准的问题,所以只有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音准,其演奏水平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才可以对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加准确的呈现。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重视音准的问题,通过有效的音准训练,提升学生的音准能力,促使学生演奏水平的有效提升,并为其能够早日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国鸣.小提琴教学中的音准训练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4,5(08):130.

[2]关鹤.小提琴教学中的音准训练[J].大舞台,2014(07): 193-194.

[3]冯玉伟.浅论小提琴教学中的音准训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8):69-70.

作者简介:聂晓(1983—),女,河南南阳,硕士研究生,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助教,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音准训练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浅谈合唱中的音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