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合唱指挥教学改革分析

2018-05-14胡雪君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新时期教学改革

胡雪君

【摘要】新時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改革、向新方向发展的新要求,对此,教学模式也逐渐朝着合唱指挥教学活动有效性切实提高的方向转型,这也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意义入手,在分析合唱指挥教学存在问题的同时对其教学改革创新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合唱指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意义

合唱指挥可以说是一个合唱团的核心,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内容、情感的表达。故而,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极其重要。新时期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合唱指挥教学必须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将传统阻碍教学的因素摒弃,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同时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将合唱指挥专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传统合唱指挥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存在了一定的认识偏差,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合唱指挥教学意义所在,并未明确合唱的作用,仅对指挥给予了重视。这也就导致学生无法在合唱指挥中将合唱全局掌控。同时,在教材方面也缺少一定的经典案例,部分学校也缺乏能与教学模式相适应、具有较强适应性且能将合唱指挥教学目标体现的教材。再加上教材内容过于单一,甚至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的基础性问题,导致合唱指挥教学改革受到一定阻碍,以致于合唱指挥教学无法达成新时期所提出的音乐艺术要求。

二、合唱指挥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认识不足

合唱指挥教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普遍都有一定的认识偏差存在,在教学时仅是针对如何开展教学,而对于教学中合唱的重要性并未有明确认识,以致于合唱、指挥无法相互融合,教学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有部分该专业的研究学者在研究合唱指挥教学时并未从合唱的角度全面进行,仅是将指挥作为独立的研究内容[1]。另外,由于并未对合唱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因此没有将参与合唱人心理当作研究内容,以致于实践中的合唱指挥仅仅展开了演唱乐曲的分析,对于实践的合唱团队却并未展开研究,导致合唱指挥者无法将整个合唱局面完全操控,当参与合唱者有一定问题出现时,就很难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解决。

(二)教学方式落后

大部分学校在教学合唱指挥时仍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采用与新时期相适应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也并未借助信息科学教学工具和网络技术进行讲解,也没有以形象化的方式演练、阐释抽象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指挥实践机会,导致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将自身的知识缺陷充分掌握。另外,该专业在教学时也未能将观摩著名合唱指挥家指挥视频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以致于他们对合唱指挥的认识不足,指挥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教材内容不足

目前,尽管有很多针对合唱指挥的教学,然而却缺少一定的经典教材,而能与当前音乐教育发展形势相适应且能将合唱指挥教学目标充分体现的教材也严重不足。同时,该专业的教材内容缺乏新意,普遍都是采用雷同化的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唱指挥教学与新时期课改要求的融合,也对创新式发展的实现造成了影响。另外,甚至还有部分教材内容不合理、不全面,所涉及的知识过度理论化、学术化,与学生学习需求并不符合。再加上知识体系不全面,大部分教材也是针对成人合唱指挥教学的,与学生年龄层次相符合的合唱指挥教学内容严重不足。

三、合唱指挥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一)提高合唱指挥教学认识

现阶段,大部分音乐专业学校所开设的音乐专业都是以声乐、钢琴和舞蹈为主,而专业骨干课中尽管也涉及了合唱指挥课程,但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才对该课程的实用性有所明悟。再加上学生通常轻理论重技能,也就无法深入认识、高度重视该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对此,音乐学校就应与国家教育部精神积极融合,不断提高对合唱指挥课程的重视程度[2],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准则严格执行,积极为学生提供能够提高实践能力的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程度,确保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中包含唱、排和指挥等合唱指挥能力。

(二)创新合唱指挥教学理念

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各类教学活动也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音乐学习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时,只有将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体现,才能使教学达成预期效果,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时将学生作为中心、主体,树立学生是课堂真正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开放性实践教学替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指挥社团进行合唱指挥活动或是前往社区、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此使其合唱指挥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三)改变合唱指挥教学方式

所谓教学活动,主要是指一种对话式的活动过程,而这种对话式精髓在合唱指挥教学体现较为明显,如果教师能在合唱指挥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合唱指挥的艺术指导,让二者相实现有机融合,使课堂变成音乐成为音乐熏陶的主阵地,有效促使音乐和学生情绪之间的一种契合,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指挥合唱教学中,必须要重点加强对“指挥”和合唱的联合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音量、音色以及多声部等环节的具体指挥方式。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合唱指挥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设计角色互换体现的环节。首先让一小部分学生充当合唱队员,剩下的学生则指挥不同乐章,在一轮活动下来后,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体现其活动。

(四)丰富合唱指挥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依托教材文本,其作为一种正式的和官方的合唱指挥资料,在形式和语言上存在着不接地气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必须要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从当前合唱指挥教学的角度,其教材其浅显易懂,将其合唱指挥中的技术内容及专业性术语简单诠释出来,当时现阶段对教材的专业性术语解释通常是非常复杂和冗长的,往往就是适得其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合唱指挥中的专业性术语和关键性定义。传统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是以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在具体的合唱与指挥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排课的需要和实现需求,使其根本无法应用到教学中。因此,必须要打破传统。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关联性较强或者是相近的内容进行融合、串联、渗透教学,使其教学形成一种多元形势。应该努力的做到亲民。由于传统的合唱指挥教材作为一种官方的教材,在内容上相对比较呆板、缺乏通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此,需要将其合唱指挥的趣事等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融入到教材当中。

四、结语

现代音乐教学科目中的合唱指挥因活动自身存在了一定的复杂性,故而与传统教学及其他科目的教学存在相应的差别。而新时期所提出的课改要求师生及相关研究者必须认识到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合唱指挥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促使合唱指挥教学与新时期课改要求相适应,以此才能推动合唱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志福.音乐学《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及应用探索[J].才智,2017(23):143,145.

[2]陈俊.合唱与指挥教学教程改革探索——评《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137.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新时期教学改革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