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8-05-14禹自颛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的音乐教育以及在当下的音乐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对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论述,并提出一些今后发展的建议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教育;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音乐教育是当今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与体会。

一、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变得愈发重要,不仅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很高的地位,而且艺术教育在社会背景中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带给新世纪崭新的面貌与姿态[1]。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改革进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载体,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再加上高中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陶冶情操同时提升人的道德水准;其次,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健康心理并调节人的自身情感;然后,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趣味;最后,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由以上可以看出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同时让学生们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

目前,很多学校里不约而同都出现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反感现象,失去了最初学习音乐的兴趣,甚至很多学生厌听厌学,在此情形之下,音乐课程的老师以及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会谈及思考,那么出现此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又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善呢?今后的音乐教育课程该如何进行?如何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又能对音乐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鉴赏,这是目前高中音乐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在安排教材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考虑阶级的利益而是考虑受教育者的利益。同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倡导根据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这就需要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后针对不同水平给予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与引导。

在高中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根本目的是想要通过这个途径尽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并不是要通过此种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音乐家或者演奏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是充分发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潜在兴趣与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悟与能力,能借音乐的载体培养优秀的个体。这就要求老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身上,舍弃原来以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转换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课堂体验和感受,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兴趣与好感,对音乐有基本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最终丰富思想情感与实践生活。

(二)关注学生的独立音乐感受与见解

在之前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的熏陶下,课堂主要是以老师讲,传授知识,学生听,学生记笔记这种单一的模式为主,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学生关于每一节课堂以及每一个知识点自身的见解。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对老师是一种敬畏的态度,在学习中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点,凡事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发表自己的想法。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模式在时代地不断冲击下已经站不稳脚跟,所以这时候就孕育出了新课程的改革,更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尤其音乐是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它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在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关于音乐独到的见解,这是很宝贵的,每个人的见解与感受在音乐学习的课堂上碰撞,从而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是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都乐见其成的一件事。高中生本身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事物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他们在音乐上发表的言论,参与的活动,老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认可,这是思想与灵魂的交流,在感受与见解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音乐鉴赏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要快速的从当初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伙伴,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感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课堂的学习增色不少,音乐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也注重教学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时候更加的便捷与主动,同时师生之间要及时的交流,互相阐述各自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虽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还是要适当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否则课堂氛围会缺少仪式感和严肃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分别占据主体地位,只有在这种民主自在的课堂中,学生的求知欲才更加强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

高中是知识储备非常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即将结束自己的中学时代而迈入大学的门槛,因此在这个学习阶段除了巩固以及具备的知识更要在这些知识中寻求创造与突破,要推陈出新以适应之后的大学生活与学习。创造力是我们生来就具备的品质,因此我们要对它多加利用,创新人的精神与意识,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寻求突破、寻找创新,不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

(四)注重学科综合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但不是自成一派的,它与其它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基于艺术且富有感染力与扩张力,而其它学科所塑造的形象与表达的意象大部分都具有视觉上与文字上的感知力,而这恰恰与音乐课堂上表达的情感所互补,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与其它学科的结合。

音乐鉴赏是将心理与思想反映出来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听到音乐的那瞬间对音乐进行处理,在脑海中构思音乐的联想,再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与沟通,最后形成音乐认识,所以它是一个由外及里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层次不断提高,情感也不断升华。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则使得这个过程更加的丰富,情感交流更加的轻松与细腻,基于情感的交流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高水平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境界与内涵,也能够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也影响着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我们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实际课堂与生活中应该借鉴这四种方式,同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并能够依靠教育背景转换教育理念与模式,学生鉴赏能力的培養是一个漫长且细腻的过程,需要社会各个教育阶层的共同努力,更好的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与感悟,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邝宇.中学生寻求正确音乐取向研究——河北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J].教学研究,2014,37(05):114-116.

[2]高芃.滨州市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禹自颛:男,汉族,云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民歌与创作、采风在创作中的作用、音乐鉴赏与编曲。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