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张琼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钢琴教学

张琼

【摘要】音乐要素包括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不同的组成就会构成很多常用的形式要素。音乐要素可以说是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是不可或缺的。掌控这些基本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会乐曲,让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对于教琴的学习也是入门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音乐要素;演奏技巧;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不同于各国的语言,但音乐却可以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就像是听不懂不同地方的语言,却可以感受到音乐里蕴含的感情人文气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都会有代表各自文化特点的的音乐作品。传授给学生的并不是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互相借鉴,触类旁通,代表不同的文化特色。老师教导学生学习音乐除了要对我国的音乐文化,还要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广泛了解,这也是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内涵,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音乐对人情感的刺激很大,起着传递情感的作用,以美妙的音符构建起伏的乐曲,音乐人对乐曲演奏最本质的因素无非是抒发自己对于乐曲的情感与理解,展现音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其中蕴含的感情。而这种音乐情感的体会需要学生对于音乐要素有熟练的基础和感受能力。

二、演奏技巧

钢琴不同于一般乐器,它所囊括的音域之广独一无二,是唯一可以对抗交响乐的独奏乐器,有着乐器之父的美名。作为这样的乐器,自然在音乐界的地位崇高,它所衍生出来的作品也是多如繁星,很多著名的音乐家都会全球巡回来进行音乐的演凑。

钢琴音阶24个大小调极其重要。他们往往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想要真的将它们弹好并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只要掌握了这24个个大小调音阶,那么对于很多大型的乐曲都将会得心应手,不会显得艰涩了。其中重点就是要让音阶发出一样轻重的声音,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加强手指的训练,手指不够灵活,就容易僵硬停滞,让操控音阶的力量大小不一,自然就无法得到想要的音乐效果。

虽然手指的独立训练也很重要,但如果学生是刚开始接触钢琴,那么并不适合马上练习手指,等一些基础的乐曲练习的非常熟练后在开始手指的训练,效果就会好很多。

三、放松训练

(一)心理放松

钢琴经过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发展,对于钢琴的各种用法的研究也达到了极致,出现了数之不尽的作品,形成了完善严谨的学习体系等。而心理与音乐结合,则是诞生出对音乐人本身心理和行为的探究,人的音乐行为与音乐也是有关系的,这种研究最终也为音乐做出一定贡献。俗话说学习就是要眼到心到,说的就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钢琴乐曲与人的心理的关系,不仅是演奏者的心理也是听众的心理,如何控制演凑中自己的心理情绪,让自己不会因为面对过多观众产生紧张情绪而发挥失误,除此之外,如何掌控乐曲对听众关键的情感传递的要点把握。内心听觉是对人内心世界的音乐活动的说明,音乐演奏不是一种呆板地模仿重复,而是演凑者对音乐进行自觉角度的理解后再次以自己新的方式风格表达出来,而丰富的想象与情感则是演奏者重要的基本素质。音乐人在演凑中可以在心中自己先行揣摩乐曲的节奏音阶,在内心提前演奏出来,并在各方面的节奏力度等提前做出规划,让自己在演凑过程中能够有机会及时意识到即将产生的失误,从内心的安排到身体动作的控制把握,形成自己熟练的体系,这样的方法无疑会让演凑者在演奏过程中轻松很多。

(二)手指放松

对于弹钢琴,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音乐家端坐在钢琴前,认真用他的十根手指不断的弹动。手指弹奏的方法也是很多学生最为关注的地方,通过手指弹琴,让优美的乐曲从指间的演凑中慢慢流淌出来。声音的优劣取决于触键的手法,如果是错误的触键就会导致基本音质的破坏,而且触键的手法也是演凑中张弛有度的要点。对于很长的复杂乐曲,高强度的弹奏很容易让手指出现酸痛的症状,自然会影响到后面音色的表现,甚至出现中断违和等情况,这就是因为弹奏手法的错误导致的手指无法得到合适的休息,本来应该及时地让疲惫的手指放松交换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手指正确的放松是要在弹奏过程中一切可以不费力的身体部位经理处于轻松的状态,并不是懈怠,而是时候准备着互相替换。这样就能够让身体保证每一份力度都得到正确合适的发挥,不会造成无意义的浪费。

(三)手腕放松

手指和手臂的发力都需要通过手腕的运作,让手指的力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各种音色、奏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连奏、断奏、音阶、和弦、八度、双音这些技巧中的训练手腕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乐曲弹奏时会对手腕造成较大的压力,如果手腕不够灵活或者乱动就容易让手腕损伤,而且对音色也会造成损坏。对手腕的训练,应该先尝试轻松的连音,让手腕熟悉这种强度,等这个阶段熟练后再来进行更高难度的连音训练,让手腕适应更加复杂的变化的同时还能得到休息[1]。

(四)肩、臂、肘的放松

手指由手臂控制,手臂在钢琴上灵活运动的关键则是肩部关节,如果肩部关节不够放松,长期下去,很容易导致颈背的损伤。演奏的时候手臂不断在不同的音区移动,连续不断地高强度动作就会让不够放松的肩关节劳损,应该放松的同时,还要对肩关节进行按摩,让肩部得到休息。可以用长音值的来对钢琴进行熟悉,感受力度在身体到钢琴的传递过程,熟悉这种感觉,找到能够让身体自如运动同時能够让肩部得到充分放松的方式。学生对放松肩部的方法得到一定了解,经过不断的实际训练,在老师的提示下不断调整自己,习惯这种放松的状态。手部如果乱用力度,就容易手酸。可以在内心去想象如何让手臂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当找到感觉,就能够相对自如的完成对手臂轻松的控制。而手臂的放松训练方法还有很多,按摩手臂,交叉训练等都能训练手臂,让手臂可以随时处于轻松状态。对于不同的连音,手臂使用的力道也是不同的,尽量选择可以节省力量的动作来进行乐曲的演奏,总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肘关节则是可以调节上臂和前臂的力量,肘关节对手臂手指的运动影响很大,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动作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弹奏中放松手肘,这样可以让音色更加柔美,尽量轻柔的运用肘部,带动手腕的动作。不管学生达到哪个阶段,都会因为乐曲难度的提升而给自身的身心带来压力,原本的紧张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这是整个钢琴学习中都无法避免的情况。钢琴的学习不仅是对乐曲的掌握,也是对心态的磨练,让自己的心能够适应这种张弛。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其中的紧张和放松进行揣摩和实际训练,将这种状态变成自己习惯,让自己的学习之路充满节奏感。

四、听音训练

(一)感受旋律

只有具备优秀的音色分辨能力才能让自己演凑的情感表达力度达到最大的限度。这种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得到的。学生要有对作品音色的倾听意识然后是习惯,熟练掌握后,学生便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精细的查缺补漏。这样的钢琴练习会让弹奏者的意识思路体现出来,弹琴将会更加高效。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都会感受到音乐在整体上会有一中主要的旋律,这种旋律会主导整个乐曲。高音的变化则会让乐曲更加丰富。演奏者只有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旋律变化,才能更好的掌控音色的变化。演奏者要用听觉去体会这种变化多端的旋律,掌握这种变化的情感,才能演奏出更加富有情感的音乐[2]。

(二)感受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在听音乐的同时要注意感受节奏的强弱长短的变化,看节奏是如何组合才能达到如此的整体性。并不需要对原曲循规蹈矩的模仿,演奏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和风格对音乐的节奏进行调节。

(三)感受音色

不同的乐器具有各自独特的音色,即便是同个乐器也是如此。音色中蕴含了很大丰富多彩的情感因素,不同类型的音乐音色也大不相同。不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样,能够让人联想到不同事物和画面,使内心产生不同的情感。对音色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手指对触键的快慢高低的不同手法都可以体现出完全不同的音色。演奏者根据音乐作品的内涵,在内心提前构建分析音乐,揣摩音乐不同的音符和节奏,最后得出最合适的安排。

(四)感受层次

乐曲多声部的层次包含旋律、和声整体、各个声部间的层次。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心中听音意识的主动性,不能总是老师提醒才记得听音训练,这样效果只能是大打折扣。旋律本身是分层次的好比多种乐器的演凑,蕴含丰富层次的音色,这样整个乐曲才会显得丰富多彩。

学生想要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先学习相关的理论技巧,对听音训练有个整体印象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自己思考其中的关系。对于复调作品,层次的把握更为关键。需要对各个声部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要把握旋律节奏,还要突出主次区分,在主要旋律贯穿整体的同时又要充分的拓展其他丰富的旋律变化。这需要很强的掌控力,对演奏者的听音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演奏者表达自己风格音乐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身体与心灵和乐曲的调节契合,消除其中不合适的违和感,让整体都能更加自然流畅。在听音训练中要充分训练自身的听觉,培养正确的音色审美审美观,这是一个长期提升的过程,也是听觉在自身心理活动的一种技巧。这需要演奏者自身要有清晰的思维充分的想象力。对于声很多的乐曲,演奏者就需要把握好其中音色细节的区分,对每个声部都需要加强训练,让整体融洽的同时层次清晰。这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提升钢琴学习的效率。

五、总结

音乐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人演凑出来,因为个人心境和风格的不同对音乐本身的情感也会发生改变。有多少音乐家就有多少乐曲,音乐是一种充满再创造的艺术,随着音乐人对音乐的熟练度和理解改变,乐曲也会随着变化。这样的话对于钢琴教学就不能知识让学生遵循原著,而是要根据音乐人的个人特点灵活的学习,让音乐对于学生永远充满着吸引力。老師也一样,要以自己的创新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氛围的把握以及音乐演奏的节奏认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和钢琴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学生还应该具备音乐学习的基本习惯,真正长期的将音乐要素与钢琴学习结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以后的深入学习变得更加驾轻就熟。

参考文献

[1]林嘉旋.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 黄河之声,2013(04):26-28.

[2]丘岳.琴键上飘逸出的斑斓色彩—谈触键对钢琴作品音色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钢琴教学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