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艺术

2018-05-14刘洋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歌

【摘要】现在有很多地区都保留着闹花灯这个民俗活动,在这个民俗活动中包含着花灯调这种艺术形式,《龙船调》是一首湖北利川灯歌,在当地广泛传唱,它是人们在过节时经常演唱的一首作品。本篇文章利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来研究《龙船调》中音乐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龙船调》所产生的审美教育意义。

【关键词】利川灯歌;音乐与文化;民歌;龙船调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闹花灯是很多地区都有的一种民俗活动,根据每个地区风俗习惯的不同,花灯的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西南地区的灯歌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清朝流传到民间,利川灯歌源于康熙年间的玩龙灯,是一种人民群众在欢庆集会、过年過节时唱的灯歌。

民歌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首先它属于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特点的方言,就像《龙船调》这首湖北民歌,使用了土家族语系,土家族的人们基本上使用汉字,虽然使用汉字,但是在歌词中却有明显的湖北地区语调,它的旋律走向起伏大,节奏比较自由,既有抒情性又有活泼感,值得一提的就是歌曲中语气词的使用,这首歌曲语气词的大量使用,给听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将里面的人物、地点、环境、情节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可以说烘托出了气氛,升华出了意境,虽然语气词属于虚词类,但是它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比如第一句“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朗朗入口的歌词上来就让听者感到节日的喜庆,而且在演唱时这个语气词的拉长,更加突出了它的重要性,之后出现的“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这里面的“嘛”字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害羞和俏皮,可见这里的语气词起到了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的关键点,因此语气词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艺术魅力,还成功地反映出土家族独特的地方特色,可谓一举两得。其次,民歌属于情感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感可以说作品表达的灵魂,一般情况下我们能感受到两种情感,一种是作品家赋予作品的,另一种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所激发出来的。一部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作品思想与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时候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作品其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变成了歌中有情,情中有歌,我想这是可以打动人的唯一理由。就像《龙船调》这首作品用一唱一答的方式像我们展示了过河的姑娘和艄公的甜蜜对话,在姑娘的歌唱中,体现出她活泼带有小俏皮、勇敢大方的特征,以及隐约的害羞感,而小伙子表现出直率、朴实的特点,这些都是作曲家带给我们在听觉上的感受,作为听众,我们可以通过有声来深入分析出无声的隐含,就像可以通过分析歌曲里姑娘和小伙子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来推测出土家族人们大致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所特有的风俗文化。作品通过传递情感也给人们一种新的审美认识,一般情况下,我们刚开始对于作品的认识都是比较浅层的,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分析是需要不断的聆听,让作品一遍又一遍从内心流过,让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一次又一次撞击我们内在思想,使它们能够高度契合起来,这时候我们再说到作品就不只是简单的了解了,而是深层次的理解。

存在即有价值,存在即有意义,《龙船调》的出现让我们对民俗音乐有了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在音乐的社会功能中有巨大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意义多半是美育,美育可以保持人感性的自发性和保持生命中的活泼以及原创力。通过对《龙船调》这首作品的深刻研究,首先就先认识和了解了花灯民歌以及花灯民俗的一些知识,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现代作品居多,即使有涉及传统民歌,但是对其的研究都不深刻,这也是研究完此篇文章值得反思的地方。其次就是对土家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习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作品深层次也就是理性认识的研究,发现作品描绘了该民族的风俗特点,以及以歌为媒的沟通交流方式,直观地流露出自然情感,显示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龙船调》是一首改编民歌,它的身上体现了很大的传承性,主题突出,音乐新颖别致,但又不失简明性,主题音乐贯穿全曲,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它的出现,让我重新审视了音乐所带给人们的意义,不论在以后声乐学习道路上还是对作品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让我重新认识了民歌、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作品,以及去诠释作品所表达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欧秋耘.民歌歌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释——以湖北民歌《龙船调》为例 [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1).

作者简介:刘洋,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民歌
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探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诺恩吉雅随想
小学民歌教学初探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蜗牛与黄鹂鸟
原生态民歌与舞台民歌关系探微
陕北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