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西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2018-05-14马博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新与发展传承

【摘要】山西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歌文化的一种,在国内具有很强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山西民歌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的形式为主。新作品、新创作比较少也就导致山西传统音乐一直处于低潮时期,本文主要以研究山西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为主,强调创新与发展对于山西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并以保护原生态抢救创新等方式为研究对象,加强对新人、新作品、新声音的重视程度,以此激发山西传统音乐的活力。

【关键词】山西传统音乐;山西民歌;传承;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山西传统音乐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山西传统音乐在国内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瞩目的,很多国内重要的演唱会和表演中都会出现山西民歌的身影,其中著名的曲目有《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黄河儿女情》《一把酸枣》等等,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反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音乐文化和音乐风格席卷全国,此时的山西传统音乐开始遇到生命中最大的挑战,例如你一开始唱就是《走西口》要不就是《对坝坝圪梁梁》《小亲圪蛋》,当然这些都是祖辈留下的艺术瑰宝,不能说这些不好,但是如果永远都是老一套难免会让人感觉到审美疲劳,而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多的还是需要创新来延续。当然如何使山西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也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一、保护传承发展不能成为阻碍传统音乐发展的理由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剧增,山西民歌中的河曲民歌和“二人台”、左权的“开花调”(民歌和“小花戏”)等等都被收录到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这大大增加了山西传统音乐的社会地位和传播速度。那么什么叫做传统音乐的原生态呢?简单来说就是来源于最真实的、原汁原味的音乐。这种音乐可以带给个人最为原始的感觉,是纯粹的艺术、是干净的声乐、也是最为迷人的音乐。当然原生态的音乐也具有不一样的发展方向,多元化的民歌特色也是山西音乐发展的一种形式。例如人人耳熟能唱的民歌《走西口》,在晋、蒙、陕三地就有不同版本,这些版本在内容与形式上基本差不多,但是在音调、词语、唱腔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有些民歌不仅在音调、唱腔上有所改变同时也根据不同的时代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也就引起了很多民歌在表现特点风格上的差异化。如在当代影响深远的《东方红》,就经历了从山西民歌《芝麻油》到《白马调》,再到陕北《移民歌》,一直到《东方红》的定型这样一个不断创造、创新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它最原生态的歌是“母体”,以后的变体可称为“子体”,许多民歌曲调的“母体”和“子体”可以并存和广泛流传。这也说明,民歌具有变异性和代代传承的自身规律,同时也显示出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力量。當然这种母体的艺术传承是好的也是对的,但是并不能永远只知道母体而不知道如何更新换代。对于山西传统音乐来说要想发展要想创新,就要在母体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不断加强子体的创新性和时代感。迈出创新发展的这一步,不能把保护传承发展成为阻碍传统音乐发展的理由,要始终以新的姿态和新的方式去创新发展。

二、山西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道路

山西的传统音乐是山西艺术发展的瑰宝,同时也是山西艺术文化的精神支柱,但是目前山西音乐在发展中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民歌随着大量的重复演唱开始被大众所抵触。与流行音乐相比来看,山西传统音乐在国内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太低,很多青年一代并不认可山西音乐。那么为什么流行音乐就可以走入国内打开全国的市场,主要是因为这种流行音乐接受速度快、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这种新式的音乐风格。反之,山西的传统在发展中一直以传统的形式自居,近几年来出现的新作品太少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新人新作品就更是少的可怜。

有人说过:“民歌只有唱起来才有生命力”,其实这是非常对的,如果传统音乐没有了听众,那么传统的音乐如何去生存如何去入大众的心理。当然有些民族音乐确实存在一定的自身缺陷,例如它本身节奏慢、乐器单一、唱腔繁琐,表达能力差,演奏的风格也是老一套等等,这些都是传统音乐的发展劣势,但这又何尝不是它的自身特色呢?对于山西传统音乐要想以创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时代,首先要做的便是赢得市场,使得大众接受这种形式的音乐,其次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还需要去创新,只有创新的山西音乐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应当说能够流传下来的民歌,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洗,自有它的魅力所在,而流行音乐,因其各种现代元素的冲击、融合,如果我们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用现代的音乐元素、新的艺术手法,对民歌进行传承、加工和改造,进行新的艺术包装,在配乐、编曲及演唱方法上,都有承续和创新,这样,重新演绎出来的“新传统音乐”,必将是耳目一新的。

在创新的过程中如果把音乐的视野放得更大、胆子更灵活,可以把中外不同的音乐融合到山西的传统音乐中,还可以把中国的戏曲、歌剧与现代艺术结合然后再嫁接到山西民歌中,并不断收集一些古老的传统音乐,把这些音乐与现代音乐尝试着结合,把民歌变成一种更为简单、易懂的歌曲,这样会使更多人去理解它,以此形成一种新的风格面貌。但是这种新的风格始终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山西音乐基础上的,在创新中并不能舍本逐末地去改变传统音乐的自身韵味,而是尝试着把山西传统音乐彻底变成通俗歌曲的一种。

要提高山西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要把文化与内涵作为音乐发展的首要因素,要不断吸收与接纳现代艺术对于山西音乐的冲击。总之无论怎么“变”怎么创新,山西民歌的味道不能变化,山西音乐的特点不能变,山西传统音乐不能变。要把最为传统的东西保留下来,要以主打山西品牌为主,要不断去改良去融合。也就是说,民歌的创新,不但要有时代性、世界性的眼光,更要保持它历史性、民族性。同时山西的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为音乐的发展搭建合理的平台,为发展音乐创造优秀的渠道,传统音乐的改良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这也是音乐发展的必要,是时代赋予山西人的艰巨任务,更是历史传承下的使命,所以新的音乐发展对于山西人来说就是一场精神与艺术上的更新换代。

三、结论

历史总是让人们着迷,但是传统音乐的发展也需要现代人的不断更新,优秀的山西传统音乐是我们民族的发展精神,也是世界的艺术文化遗产,因此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要不断开阔创新,要不断追求历史给予我们的新生活,要坚守住继往开来的精神,要增加现代多元化的文化与山西传统音乐的结合,要不断创新“新”的东西。传承历史的文化传统是好的,但是这种传承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现代人不断去研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如果只是固守传统而不进步那么最终只能是面临淘汰。因此身为山西人要走入新时代,走进新的时期,走向新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张世文.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1(16).

[3]王小林.论山西民歌的创新与发展[J].长治学院学报,2012(01).

[4]徐励.关于发展民族音乐的思考[J].沈阳音乐艺术学院学报,2002(04).

作者简介:马博(1987—),女,助教,研究方向:长笛。

猜你喜欢

创新与发展传承
互联网浪潮中银行国际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真”的美术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