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传承文明 书香润泽校园

2018-05-14冯晓明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初中语文素养

冯晓明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环节。阅读不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还能够对整个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经典的文化作品在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后,散发出浓重的文化底蕴气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中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经典是久经考验的,它历经了沧桑岁月的洗礼,它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千百年来中华经典集真善美于一身,集文学艺术之精华于一体,万口传诵。如《论语》《诗经》等,只有这样的经典才能给孩子们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健全人格的启示,开阔胸襟迈向圣人之道。 然而,当今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相对较低,对经典的诵读不仅难以做到深入反思、体会感悟,就连最起码的规定诵读篇目也难以完成,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外阅读的功利性。素质教育施行多年,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是那么重。城区如此,农村也如此。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八节课,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大部分学生难以挤出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尤其是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除了必要的体育课外,他们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其次,浮躁的社会氛围。初中生阅读经典书籍的氛围,和成人世界营造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当今社会,网络、短信、电视、电影等媒介以强烈的攻势冲击着纸质图书市场。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让人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成年人尚且如此,又何谈尚未具备思辨能力、善于模仿的青少年学生呢?

此外,浮躁的社会氛围对初中生读书的影响还表现为手机、网络等视听媒介对学生的强大吸引力。游戏和聊天成了学生的常态,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生身上尤为明显。因为大多数家长常年外出打工赚钱,自控能力不好的学生便会以电视、游戏作为自己在家的主要内容,影视文化、网络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使得学生对纸质书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并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思考能力和创新质疑能力减退。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非常清晰地阐述了“知、好、乐”之间的客观辩证关系,着重强调了“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与爱因斯坦提倡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本质上的异曲同工之妙。语文阅读也是如此,同样存在一个“快乐阅读”的问题。初中教育既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启蒙工程。正因为如此,如何叩响初中语文快乐阅读的这扇大门,是一项战略指向兼顾战术指导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如果能够切实叩响语文“悦”读之门,对于促进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影响。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还可以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班级作文网。将班级的优秀作文、教师和学生推荐的名文佳句(文章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打),上传到班级作文网里,鼓励学生上网阅读并留言评价。这是很好的交流方式。

2.开辟“每周一书”专栏。在班级的显眼墙上开辟“每周一书”专栏,内容为班级学生每周读的书的简介和个人感受。分享读书的感受和乐趣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

3.创办“优秀作文”专刊。如我校初一年段就创办了“优秀作文”专刊《春草园》,它主要的作用是将每月的写作主题中比较优秀的作文(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进行选编,以供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和交流。让同年级的学生看同年级的作文,别有一番滋味。

4.留心观察,写好周记。我一向主张日记应该有两本,一本是学生的心灵记录本,另一本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本。初中的生活非常丰富,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记录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总之,对于个体人来说,其发展必须积极主动,成长更是无法替代的。叶圣陶强调指出:“老师务必要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它意在表明“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新课程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如何才能让中学生“乐动”并“善动”起来呢?笔者认为: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中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且具有相应的被引导性和可塑造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努力把语文学科的“自有活性”与学生的“内在活力”有效激发出来并且相互拉近,就会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益。诵读经典,让我们明白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诵读经典,让我们感悟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诵读经典,让我们迸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让我们相约经典,在经典诵读中引领学生精彩的人生旅程吧!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奎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名著经典阅读效率的对策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7).

[2]高爱民.文学经典阅读兴趣低迷的原因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編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