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体验 轻松习作

2018-05-14吴明霞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研究

吴明霞

【摘要】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我们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学生习作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才会具有自然素朴的美感。本文主要谈的是小学生习作教学中美感渗透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的习作亮丽起来。

【关键词】习作教学;美感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美学专家朱光潜曾云:美感起于直觉。的确,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进行美感渗透,自然离不开源头活水——生活。然而,应试教育的重压已经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近自然的机会;整日埋头于作业堆使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无暇顾及,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教师教学方式的缺失也导致学生写起作文来无从下笔,他们不是饱尝搜肠刮肚之苦,就是显露捉襟见肘之窘。因而学生的习作大多只能胡编乱造,以致他们的习作语言贫乏,文思混乱,情感苍白,见解浅薄。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的习作亮丽起来呢?我想,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充盈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一、勤观察,使内容具体起来

毋庸置疑,学生初始学写作文,往往从观察作文入手,就如绘画入门新手一样,得学会观察,苦练素描本领。因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周围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些都是学生观察的内容,也是学生感受美的对象。然而,由于学生的时间大多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即使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的许多时间也是在完成作业中度过,因此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有限,观察的时间有限,为此,我们得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观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

学生初学习作时,以描写植物、动物等为主,而学校中的花卉有限,小动物更是极其罕见。因此,每当学生习作之前,我们应该想办法把写作对象“引进”教室。我们可以发动学生齐动手:你从家里捧来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我从家中搬来一盆争奇斗妍的杜鹃花,你从家中抱来一只毛发长长的哈巴狗,我从家中端来一缸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写作,此时,他们绝不会因为眼前空无一物而发愁了。

二、多体验,使文路清晰起来

在学生的习作中,常常出现语句不连贯、内容前后颠倒等现象。细问学生,原来有不少学生对所写之事竟未亲自动手做过,因而学生习作中出现写炒青菜时先放入青菜再倒入油的笑话也不足为怪了。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在学生作业中列入了做家务、做小制作、做小实验等项目。而检测学生完成此类作业的形式也采取多种方式,有时在第二天早上到校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有同学监督评议是否真的完成了此次作业;有时也请家长配合安排学生在家完成适当的家务,并与老师及时沟通;有时要求学生将所做之事描述下来,从学生的习作中会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当然,也会发现有个别学生敷衍了事,此时,也要求学生应该像完成其他作业那样必须认真完成,而检测的方式也挺简单,让这位学生讲述一遍完成的过程,或将过程描写下来。经常这样做,我们发现,学生的文路渐渐清晰起来,语句渐渐连贯起来。

三、细体悟,使情感真切起来

朱光潜认为,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结合后所产生的婴儿。因而引导学生用心去关心身边的人,留意身边的事,并细细地去体悟,他们的情感世界将会渐渐丰富起来,流露笔端的情感也将渐渐真切起来。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一篇习作:

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奶奶家吃过晚饭回家。在回来的路上,不知怎么的,爸爸换上了一件黑色的衣服。这半路换衣服倒没什么,可是,“哈哈……”可是那衣服后背上却画上了一头肥嘟嘟的小胖猪。跟在爸爸身后的我,不禁哈哈大笑。

爸爸听见我的笑声,在前头问我:“我身后是什么?”我顺口就说:“一只猪呗!”爸爸诡异地一笑,指了指身后,再次问道:“这到底是什么?你确定是小猪吗?”我又大声重复了一遍:“是只小猪,而且是只胖胖的小猪哦!”爸爸却又不知足,用怀疑的语气又连问了我三遍。我呢,又连续回答了刚才的答案。最后,我忍无可忍了,大声叫道:“爸爸,你要我说几遍呀,我都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了,你身后是只小猪!”估计街坊邻居都听见了,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们。几秒钟后,一阵震耳欲聋的笑声划过天空,仿佛大地也被震动了几下。爸爸强忍住笑,用手指弹了弹我的脑袋,边笑边说:“你这只小猪,脑袋还不开窍呀!”我先是愣了一愣,慢慢地回想起来刚才的对话……哎呀!我中计了!刚才我待在爸爸身后,说爸爸身后是只小猪,那我岂不是变成了小猪啦。正准备好好教训一下爸爸这个调皮的“小孩”,没想到他却在我思索的时候溜之大吉了……

这位学生有了这次美好的“受骗上当”的經历之后,由衷地发出了“童年的趣事多又多,童年的我们是那么单纯,总在不经意间上当,可是这些事却成了我们脑海里永恒的快乐回忆。小时候,最想长大,长大了,却发现童年最美好……”的感慨,可谓言表其心,水到渠成,毫无扭捏作态、无病呻吟之嫌。

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渗透美感意识,让学生在观察、体验、积累、感悟中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并常受美的意象浸润,学生的习作自然内容具体、文路清晰、语言优美、情感真切了。

参考文献

[1] 杨雄.有效指导  轻松习作——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0(15).

[2]邸国芹.利用教材优势 助力习作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3(1).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