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2018-05-14王年芳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王年芳

【摘要】本文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又提出了挖掘文本情感、完善课堂教学、传递人文内涵和体验式教学这四方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从而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人文内涵;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教育,除了学习内容传授外,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成为目前中小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小学阶段,除了德育课堂可以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融入核心素质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手段和精神渗透,来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的意義

小学时期,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素质还没有成形,这个时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时段。而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最有精神文化内涵的学科,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那么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首先,小学语文的课文中有很多哲理性、典故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核心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在小学语文中重视核心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的提升。还可以顺应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更能发挥语文学科教化育人的积极作用,为学生今后文化修养和人文内涵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挖掘文本情感

语文学科阅读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首先,教师就可以从课本阅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小学生的年纪不大,人生阅历不多,所以在学习一些课文时,可能对文章的感情与精神理解不到位。那么这时教师就要做到充分给学生挖掘文本感情,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主旨。在领会课文精神意义和情感主旨之后,自然会受到感染和启发。另外,有时教师还需要借助自己的经历去带动学生的感情,运用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情感。例如,在学习《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有感情地去给学生朗读,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音频让学生加强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更加体会到文章主人公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在思想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就会得到发展,在感染和启发中实现核心素质的提升。

(二)完善课堂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要求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课堂形式也不够多样化,这样单一的课堂教学不仅不容易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甚至都无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注意完善课堂教学,例如运用兴趣引导法、情景模拟法、自由问答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以《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之后再由每个小组成员依次汇报总结。这样可以将全员都融合到课堂中来,也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情境代入法,利用大屏幕或投影仪等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领略到桂林山水的景色,增加感情体验。最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环节,讨论大家知道的祖国景观或人文景点等,再通过感情渲染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传递人文内涵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着我国丰富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体现着国家优秀的人文内涵。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挥语文课本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领略语文的魅力,感受其中的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例如,教师在讲解《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讲述一下我国传统的神话故事,然后再引入课堂。通过描述水灾给人们带来的惨痛经历和人们如今安康生活的对比,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体会出大禹无所畏惧的勇敢气魄和勇于奉献的英雄精神,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道德情怀和高尚情操。另外,教师不用局限于书本课文,例如像《岳飞传》这样有着优秀人文内涵和精神境界的读物也可以推荐给学生,甚至可以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和学生的分享交流来给学生传递人文内涵,促进其核心素质的发展。

(四)体验式教学

小学语文选取的课文,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其实对于核心文化素质的培养也是这样,从生活中让学生体验到文化素质的意义,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都会更进一步提升。在语文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体会生活,通过对生活的感悟来提升自己的理解感知能力,从而激发情感,教化育人。例如,学习古诗《静夜思》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联合学生的实际或者自身的故事,给学生讲述离开亲人的无奈与痛楚,从而引导学生对于挂念父母亲人的这种思乡之情的体会和理解。并激发出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达到情感和主旨的再次升华。这样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质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视对学生的教育。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完善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素养,达到语文学科教化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纪敏.构建语文“和宜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8(10).

[2]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素质教育核心素养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台湾青春电影的审美品质与人文内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