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化”教育的“一课双师”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2018-05-14赵淑霞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抓住课堂主阵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探索与实践“一课双师”语文教学模式。实践发现:该模式有利于实行生命化教育,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一课双师式;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心灵的自我督责,人格的自我提升,境界的自我超越。大家知道,孩子的认识是立体的、全面的,但是在传统课堂中,学科是孤立、自成体系的。基于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抓住课堂主阵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探索与实践“一课双师”语文教学模式,开阔学生视野、扩散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生命化教育。

一、“生命化”教育的“一课双师”教学模式探究

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开放的思想,不管是“学科双师”协同模式,还是“虚实双师”协同模式,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我们的课堂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整合的思想,既是学科间的整合,又是人文、艺术、科学等跨领域的整合,不仅贯彻在课程上,更是贯彻在课堂上,做到了课程与课堂同步。

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一是创造不同的“一课双师式”。“同校同科一课双师式”,即某一门课程由同一个学校同一学科的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进行授课,适合学科团队的打造;“同校异科一课双师式”,即某一门课程由同一个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进行授课,适合跨学科团队的打造;“异校同科一课双师式”,即某一门课程由不同学校同一学科的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进行授课,适合学科联盟的打造。二是选择不同的“出现”的形式,可为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一是抓住重难点。基础知识不适合“一课双师”,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性强、计算过程多或复杂、总复习整理内容比较多、教学内容浓缩的适合“一课双师”,尤其是素材分析、阅读鉴赏、写作训练。二是把握好“度”,以防做“烂”。不需要每堂课进行“一课双师”,每月进行一次或每章进行一次即可。三是做到三个“精心设计”,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

3.选择合适的教学团队。选择一批“志同道合、有能力、有想法”的教师,选择一批“青中老”的教师,选择一批“初中高”职务的教师。

4.选择合适的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信息资源,做到“互联网+课堂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全校同步,做到“班班通”,甚至“校校通”。

二、“生命化”教育的“一课双师”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1.“一课双师”语文教学原则的确立:紧抓教学的重难点,未必全面推开。

2.“一课双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围绕“三条主线”,从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一批课目实施“一课双师式”,即人物线(10篇)、自然线(10篇)和励志线(10篇)。中学三年累计30篇文章,平均5篇/学期。

3.“一课双师”语文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同校同科”为主做到“同校异科”和“异校同科”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做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一是邀请专家到课堂进行现场教学,二是把专家的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

经过三年实践,不同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情况如下:一是“主讲辅导式”,即由讲台上的主讲教师和台下的辅导教师组合,适合于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二是“新闻联播式”,即两位主讲教师组合,适合于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三是“主题讨论式”,即两位教师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讨论,跟学生面对面交流,适合于课堂总结和习作训练;四是“问题采访式”,即由“记者”教师和“专家”教师组合,精心设计问题,适合于重难点知识讲解;五是“作品鉴赏式”,即由讲解教师和示范教师组合,适合于诗歌讲解;六是“作品朗读式”,即主讲教师和朗读教师组合,适合于文学作品诵读。

在三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开展的初中语文“一课双师”模式主要以语文教师配合为主,也有一些异科教师的配合。如与生物教师配合的《海燕》,与地理教师配合的《故宫博物院》《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与化学教师配合的《化石吟》,与物理教师配合的《邓稼先》等。

綜上所述,“生命化”教育的“一课双师”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行,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构建课程整合体系,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既成全了学生,也成全了老师。

参考文献

[1]黄富革.浅谈职业教育中的校企“一课双师”教学[J].高职论坛,2013(1).

[2]金孝胜,王君丽.高职院校“一课双师”机制创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初中语文“一课两师”课堂模式探究;课题立项号:GS [2017 ]GHB2549)

作者简介:赵淑霞,女,1977年生,甘肃临洮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