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点滴实践

2018-05-14万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实践教师

万莉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提高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和班级的阵地优势,做如下尝试:一是打造立体书库;二是营造书院文化;三是授之以渔,培养交流习惯。

【关键词】教师;课外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对于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会倍感压力,会浅尝辄止,有的甚至敷衍了事,疲于应付。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课外阅读只停留在任务布置上,没有与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没有共同读书的场所,更没有交流后的思考与反馈,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和无味。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学科课程优势和班级阵地优势,创造一切可能的平台,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我尝试着去思考,去实践。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正读着《昆虫记》,几个孩子凑到我身旁,竟你一言我一语地自发讨论了起来。那一刻,久不得法的我猛然间意识到,生硬地要求孩子独自去读一本书只是我们成人的一厢情愿,孩子们的阅读离不开有效的指导、实时的监督,甚至志趣相投的同伴。看来,让阅读真正住进孩子的心房,不能强迫,只能顺势而导。于是我开始了这样的实践:

一、群书博览,打造立体书库

首先,以推荐阅读为主线。为了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让孩子们能够在无意识中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读书,我坚持每周向孩子推荐一本书,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在我的推荐单中,有孩子的观察、孩子的兴趣,也有我的想法和我的引导,我和学生共同拟定推荐单,孩子乐于参与,读起书来倍感轻松。我们和《逃家小兔》感受母爱;和《查理九世》中的墨多多经历冒险;在《好友记》中体验友情;在《三国》里穿越历史,师生共同徜徉在同一片书海之中。其次,以“点菜买单”为手段。细心的我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其实孩子的课外书不少,但有些书没被翻过几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知半解,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喜欢。得,我便换了一种方式:学生点菜,老师买单。孩子喜欢什么书,我们就买什么书,放进班级书库。现在我的班级书库中,有近一半的书都是这么来的,孩子们对部分的书可谓是爱不释手。再次,以读书博客为平台。成立读书博客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我在班级读书博客中链接了一些适合儿童的读书网站,如小书房、小河儿童文学网等。孩子们可以在博客中与小伙伴分享好书,交流心得,写得好的还能经常被人点赞呢!

以上方法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孩子们创建了一个线上线下并存的立体书库。

二、畅所欲言,营造书院文化

读得广,还得读得深,读出书香,读出书韵,追求书院文化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

首先,成立读书俱乐部。在语文课上,孩子们放声朗读、全班静读。教师讲述之余,我还成立了读书俱乐部,俱乐部会员自由组织读书活动,如做书签、书配画、演绘本等等,异彩纷呈的活动、淋漓酣畅的场面让我的语文课堂飘满书香。其次,奖励“书虫卡”。平时阅读好的孩子可以获得我制作的“书虫卡”,达到一定数量,孩子们就能像上面所说的自己点菜啦!像《苹果树上的外婆》 《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草房子》等,都是孩子们自己点的“菜”。再次,组建“阅读星搭档”。让学生两两组合成“阅读星搭档”,讨论书中内容,碰撞思维火花。比如读完《西游记》,一组星搭档做了个西游排行榜,看看谁的功力最高,谁的兵器最厉害,哪场打斗最好看。

三、授之以渔,培养交流习惯

读书既要读细,更要读深,而要做到读细、读深,最讲究的是方法。在课堂上,教会孩子正确实用的读书方法,是培养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最为关键的一步。课堂上,让孩子明确精读与浏览的区别、速读与跳读的恰当选择,掌握良好的写批注的方法,同时培养乐于交流的读书习惯:

首先,亲子读书。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读书活动,或在班级,或在校园一角,或在孩子家庭里,或共读,或静读,或轮读,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在班级内展示交流。其次,剧目展演。孩子在读完整本书后,为孩子创办一次极有仪式感的剧目展演会,可演原著情节,可演创编故事,也可呈现交流现场,展演不拘内容,不拘形式。再次,辩之可辩。书中个性人物的表达方法,印象深刻情节的设计,浓墨重彩场景的特殊安排,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等等,都是可以值得孩子思考与分析的,找到这样有价值的可辩之处,以辩论的形式引发孩子更广更深的思考,孩子在分析与辩论中的读书体会更加充分与丰富。

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个性表达、充分表达、深度表达,语文課上的书院气息因为孩子的智慧愈发的馥郁芬芳。几年下来,虽有收获,但这最美风景中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班级书库的书时有丢失,个别孩子始终不愿意拿起书,但我不着急,像李镇西老师一样,宽容地看待丢书现象,尊重每一个特别的孩子。我坚信,孩子是可以敬服的,终有一天,他们会厚积薄发,破茧成蝶。

阅读,能够让我的孩子上天入地;阅读,能够让我的语文课来往古今。所以,我始终坚持这样的教学理念:阅读,造就乐学善思的孩子;阅读,造就智趣丰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爱玉.浅谈语文课外阅读中的误区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7(10).

[2]马淑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5(Z2).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实践教师
最美教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师如何说课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