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

2018-05-14宗岚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切入点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选对切入点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文本。本文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课堂教学的观察、教学案例的分析,分别从题眼、重点词句、写作背景、文章线索等七个切入点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是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剖析、学习一篇文章的着眼点,是阅读教学的起始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一个恰当合理的切入点,就是选择了文章的突破口,让学生能够举重若轻地把握文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火花。

一、从题眼切入

文章的题眼是全文的中心体现。记叙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较大的比重。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从题眼入手,抓住标题的关键字、词,并以此为主线,精心地设计切入点,提出切入问题,引导学生精确、快速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例如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故事围绕“借”字展开叙述。教师在教学时,需紧扣题眼“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逐步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借箭的过程是怎样的?借箭的结果如何?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说明了什么?”以上的设计以“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层层深入,化难为易,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

二、从重点词句切入

切入点的确定与文章的重点是有密切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从而有选择、有方向地进入文章,有意识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帮助小学生迅速深入文章,体会文章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通常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或是在文章开头,抑或是在文章结尾通常会出现概括性的重点词句。对于说明文,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重点词句来组织阅读教学,将它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例如三年级下册《珍珠泉》一文,主要介绍了“我们”村美丽的珍珠泉,表现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以“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这个重点句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读文章,并认真思考。经过对文章的仔细品读,珍珠泉美丽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丰满起来,深刻地理解到作者自豪感和对家乡、对大自然无尽的爱。

三、从写作背景切入

古诗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对于小学生来说始终是较难理解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以诗人写作的背景资料作为切入点,有了背景的铺垫,学生就能比较自然、顺利地进入古诗的学习。例如六年级上册《春夜喜雨》一诗,杜甫在经历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之后,辗轉到天府之国——成都。饱经忧患的诗人度过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在亲朋好友的热心帮助下,建成了“杜甫草堂”,生活安定下来,写成了此诗。也凭借此诗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心。教师以写作背景作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领悟诗情,体会诗人情感。

四、从线索切入

线索,是指贯穿于一整篇文章的思路、情节脉络等。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从线索切入,教学就不会走弯路。既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一文,在教学时,教师把“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深处”的游览顺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指导学生根据这一线索去阅读文章,学习文章。学生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天山美丽的景色,陶冶了情操。

五、从情感切入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体验到真挚的情怀,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将文中集中表现出某类情感的部分设计成切入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习热情,进一步解读整篇文章。例如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地震视频资料,然后引出文中的“父子”,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亲与其他人的对话以及与儿子的对话,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儿子对同学的爱,懂得这令人敬佩的勇敢的父子不为困难所打倒的品质,从中受到启发。

六、从疑点切入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疑点,从疑点切入,能迅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有利于其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文章的疑点往往是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应当在教学文章的开端,巧妙地借助疑点切入,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后,学生必定会产生“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等疑问。在上课时,教师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借助有关黄河的资料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树立起保护黄河的社会责任感。

七、从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切入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小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进而激发其浓烈的阅读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地谋求恰当有效的课堂理答切入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性的评价,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开始一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应当以简单易答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学生回答后及时地给以正面性的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做到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宗岚,女,1964年生,云南省建水县人,本科学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切入点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