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画好作文这棵“大树”

2018-05-14庄秋玲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习作教学大树

庄秋玲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小学生在写作

时,常常会感到无内容可写。其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苦恼于“无米之炊”,这并非生活中无“米”,主要是学生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素材,加上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社会生活较贫乏,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多了解,发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使学生作文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关键词】习作教学;积累素材;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作文题,感到无从下笔,绞尽脑汁,还是不知从何说起,亦即苦恼于“无米之炊”。其实,好作文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观赏了很多美好的景物……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学生写作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无“米”,主要是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素材,加上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社会生活较贫乏,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一、多观察,获取直接生活素材

(一)结合自然景物进行观察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要带着自己独自的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世界。我们要开启孩子的心灵,教他们体验自然,感受自然,用心抒发,用情表达。春天来了,带学生观察校园,欣赏春的生机勃勃;去秋游,领着孩子们去看秋景的美;下雪了,与其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如带他们来到操场上,和雪来一个亲密接触,感受雪的气息;菊花开了,让学生去公园里看看菊展,认识菊花千姿百态的美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为学生的写作打开了一扇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窗。

(二)结合参观、访问、旅游进行观察

参观、访问、旅游是观察生活、接触社會的好形式。比如参观植物园,让学生好好观察几种植物,拣自己最感兴趣的植物来写一写;参观了海洋生物世界,可让学生写一写其中有特点的生物;寒暑假里去旅游,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写一写旅游见闻。我校学生在参观访问了福利院之后,写下的随笔就显得很具体、有感受。让学生有所见才会有所感,就不会无病呻吟,写的是真景,抒的是真情,感受的是真感受。

(三)结合校内活动进行观察

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也可以发掘许多写作素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它们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积累。比如开运动会,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描写运动会中的一个场面或一个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跳绳比赛,可让学生观察比赛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开一次班会,可让学生写《我当主持人》《第一次表演节目》《最精彩的一个节目》等;参加了校园英语节的活动,可写活动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事、场景等。由于这些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又进行了观察,有体验,因而可以有感而发。

(四)捕捉生活细节,随机进行观察

在学校,在家里,只要是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事件,都可以去观察,去积累。一次上课时,一名学生因身体不舒服吐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他那儿去了,有两个孩子迅速走出教室拿来了拖把开始拖地,附近几个学生关切地问他怎么样,还有学生给他递来了面巾纸……这一幕幕大家都观察得很清楚,于是《某某吐了之后》小练笔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还可以让学生观察马路旁等车的人的种种表现,天气变化时大街上人们穿着的变化,家里的老人吃饭与自己吃饭有何不同……可谓生活处处皆文章,就看我们是否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多阅读,获取间接素材

(一)推荐优秀阅读书籍

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方法一类的优秀作文选,多读古今中外的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名著,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尽可能做到“博”,让他们从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汲取各种营养。可在班级开办图书角,让每位学生根据这些指定的课外阅读书目为班级图书角提供2—3本好书,并且不定期更换新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人手一本进行阅读,并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汇报读书心得。

(二)订阅学习类的报纸杂志

指导学生订阅《快乐作文与阅读》《中国少年报》《现代少年报》《儿童文学》等报纸杂志,让学生从同龄人的作品中开阔视野。

(三)翻阅教师推荐的报纸选择性阅读

让学生每周回家翻阅教师推荐的各类综合性报纸,指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并选择其中有意义的社会新闻写新闻评论。

三、结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写作素材是为学生的写作“开源”:多观察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前提,多阅读是帮助学生学会写作的途径。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多观察、多阅读,发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使学生作文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参考文献

[1] 鸽子.抓住新鲜的体验[J].小学生导刊(高年级),2018(8).

[2] 王美华.如何从生活中撷取写作素材[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6).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习作教学大树
大树的日常
大树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途径初探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