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5-14顾梅琴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顾梅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实施,我国教育教学中逐渐加大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力度,无论是在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能力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阅读性文章,因此教师应积极加强阅读教学的力度,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进行分析,分别提出了增强学生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加强自主阅读教学力度以及适度拓展等措施。实际上,能够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措施颇多。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重要理念。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掌握是学生掌握其他技能的重要基础,只有对相关内容有所理解,继而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甚至,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生活学习是息息相关的,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及时的发挥,并且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继而可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一、积极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时候,可借助“比较”阅读的手段,例如在分析阅读材料的过程中,重点剖析不同作家的作品以及同一个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深入了解其中的异同点。借助故事中人物的关联性梳理文章情感脉络以及故事结构等。如此一来,学生便可更加深入地理解到阅读材料的重要意义。讲述生命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例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以及《我与地坛》。然而史铁生先生的作品中透露的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真谛,从而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珍爱生命。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命价值。可想而知,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认知能力均会得到提升,可谓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掌握到阅读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掌握课外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技能。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结构性便会得到及时的锻炼,甚至可借此提升自己的发散性思维等。就写作而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知识之后,继而将其内化方可为写作服务。多样化的阅读题材会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因此文章内容则会更具新颖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为学生推荐更多的阅读渠道,借此获得更多方面的内容。

当视野得到扩大之后,学生的知识思维便会得到一定的激发,同时思维结构也会更加丰富。以往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阅读知识,因此其思维常常会受到限制。高中语文阅读文章存在跨文化的现象,故而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风土人情,甚至是宗教习俗、历史文化等内容。借此便可深入到文化之中,从而真切、全面地感受阅读材料的价值。事实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依靠的不单单是基础性的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借助实践经验。在广泛涉猎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之后,学生可以借此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将阅读的任务布置在假期时间,督促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阅读方面的不足,继而以此为基点要求学生在放假期间进行自我调整,改变被动阅读等问题。例如对学生宗教文化方面的不足进行指导阅读,适时帮助学生攻克宗教知识方面的缺陷。

三、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自主阅读中,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激发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独立感受材料的内涵。久而久之,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基础能力便会得到适度的提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重视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发扬以及尊重。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文本,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等。认知能力的增强必须借助自主学习的途径实现,学生能够在理解范围内尽可能发挥想象、结合实际经验。为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将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作“引子”,继而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逐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潜能。例如针对话剧类的阅读题材,教师可将戏剧冲突设计成趣味性的问题,同时还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學习氛围。往往戏剧中不仅人物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新旧时代以及思想观念方面也存在着矛盾。可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对不同类型的阅读题材有所掌握,从而需将其重难点高效落实。

四、扩大阅读拓展训练内容

高中生正面临着极大的升学压力,因此会忽略阅读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压力的增加阅读量便会随之减少。因此,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及时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即增加相关话题的阅读材料。针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实施教学,教师可积极储备与其价值观、人生观或者是基本理念相一致的文章,从而起到补充的作用,及时拓展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结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高中语文教师需及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还可将部分内容展开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际上,阅读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故而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借助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及时的帮助。其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措施均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何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

[2]贾素菊.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学周刊,2017(25).

[3]谷平利.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 软件(电子版),2015(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