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考

2018-05-14晏国俊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重要性小学语文

晏国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视角,小学语文教师要开展多样化的朗读训练,如自主朗读、范读以及朗读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朗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俗称百科之母,是一门人文性、综合性的科目。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质读物,都有一定的内涵、教育意义。而朗读,有利于让学生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语言鉴赏能力,引发学生的共鸣,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让学生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

当前,中央电视台大型综艺节目《朗读者》的热播,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央视的“名嘴”加入朗读行列,对小学语文课本的朗读,可以说是给当前的小学生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朗读的过程同时也是阅读的过程,久而久之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让学生乐在其中,享受其中。

(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积累语言知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反复地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就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反复的朗读训练,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文本的内涵,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教学,古诗因其特有的韵律、节奏等颇受学生的喜爱。而大声地朗读,有利于讓学生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过程,也是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朗读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理解,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朗读是学生语言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生字词、阅读、写作等考试模块的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导致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力度不足,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其次,由于受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部分地方小学语文教师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朗读训练体系,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不高,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朗读训练,最终影响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开展效果。

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强化学生主体,开展自主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而言,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本着“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将朗读训练延伸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节,通过自主朗读训练的开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预习环节的朗读训练。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大声朗读,熟悉文本的生字词,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促使学生语感的形成。其次,在复习环节,学生要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进行自主朗读,改正自己在预习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朗读更加完善,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二)以多媒体为依托开展范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不足,生活经验缺失,导致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文本内涵,不能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教学目标。因此,对小学生而言,范读至关重要。一般而言,范读都是由教师本人进行。在这里,笔者科学整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朗读视频、音频资源的播放,为学生开展了标准化的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的一些朗读软件,如《唐诗三百首》等,将朗读的音频用于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朗读音频,把握朗读的节奏、韵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多样化的朗读活动,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多样化的朗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朗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例如,朗读比赛的开展,有利于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的机制,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朗读音频、视频资源,积极进行朗读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朗读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朱玉婷.有心方能挖甘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指导的几点尝试[J].文教资料,2010(8).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重要性小学语文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