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部编版低年级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策略

2018-05-14黎福艳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口语交际实施策略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明确了“口语交际”这种课型,并独立地放在《语文园地》之前编排。这足以说明口语交际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对一、二年级部编教材的口语交际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交际情境合理创设、交际仿效示范、交际互动中训练思维、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实施路径。

【关键词】部编教材;低年级段;口语交际;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部编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一二年级上下两册各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具体如下图所示:

即低年级段共安排了16次的口语交际专题教学,这进一步说明了口语交际在部编教材的低年级段中的重要地位。学生能否自信地表达、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是评价此学段口语交际的重要指标。那么,在具体的口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策略具体实施。

一、创设合理情境,让孩子乐于参与

交际情境的创设是交际的首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充满乐趣的事物或情节,孩子们往往有很大的兴趣,并乐于参与。因此,我们可以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如在一年级下册的《听故事、讲故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先播放精心准备的动画视频《老鼠稼女》,接着引导学生看图,想想每幅图主要讲些什么,并让孩子们大声说一说,然后再让事先准备好的七位同学在班上表演,根据“人物”的身份制作好头饰,分别扮演老鼠夫妇、太阳爷爷、乌云弟弟、大风阿伯、鼠妹妹、猫哥哥,以教材中八幅图的内容分别演一演,最后将全班分五组,每人担任一种角色,先演一演,再说一说。这个活动使学生兴味十足,学生表演得有模有样,信心十足,课堂气氛很活跃。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八幅图,鼓励学生大声讲一讲这个故事,效果不言而喻。

二、重视示范引领,让孩子仿效学习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积累尚浅,示范就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示范的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让孩子们分辨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做法,并仿效正确的口语交际做法和习惯。

比如一年级上册的《用多大的声音》,教师可以提供示范案例,请一位学生与老师配合示范。场景一:在图书室,老师饰演的小明非常大声地对坐着安静看书的小红说:“请问,这里有人吗?”场景二:在办公室,老师饰演的小明大声地对坐着批改作业的小红说:“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场景三:在课室,老师饰演的小明非常小声地讲一个《老鼠偷油》的故事。先通过三个场景的错误示范,及时引导学生谈谈在这个场景该怎么说才合适,最后请三组学生正确示范。这样通过学生们的互相交流,教师“示错”与学生的“示对”,使学生能领悟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场合,并明白了:在图书室、教师办公室等场合要小声说话;在人多的如教室等地方,如果老师提问到或者是需要说话时,要大声说话。

能力的形成需要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要靠我们平时的细心引导。要使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重视成功的范例引导,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双方听说互动,让孩子训练思维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而,在口语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

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我爱做手工》一课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件手工作品。在教学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谈谈这件手工是什么、怎么样的、怎么做的。这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归纳,大脑中进行了第一次对手工作品的语言思维整合。

随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并要求小组内的成员,每人拿着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介绍,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评价。教师在巡视指导时,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先……再……然后……”的句式,把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清楚。这样一来,孩子们一方面要考虑怎么介绍自己的作品,一方面还要倾听并评价其他组员的作品,在自己脑中就进行了第二次语言思维训练。

最后,在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时,让各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在讲台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经过两次语言思维整合后,孩子们能用“先……再……然后……”的句式把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清楚。这时,我们要继续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其他孩子要认真倾听并做评价,使孩子们的言语思维得到再一次的训练与整合。

四、延伸日常生活,讓孩子实践交际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口语交际的内容,即在日常生活。交际内容生活化,最好的口语交际内容就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鲜活真实的情境中,孩子们才能感受言语者的意图。口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直接的沟通交流工具,将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体会口语交际的规律。

首先,利用学生在校课外时间,开展交际实践训练。比如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班上要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班长李榛及其他班干部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排队,怎么读,谁主读,为什么选他读,班干部和同学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口语交际。下课了,班长李榛和其他几位同学对《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蒲公英和苍耳特别感兴趣,就在校园的角落观察并讨论,那他们就在校园角落上进行了10分钟的口语交际。同学们之间有了矛盾,因为在做操时,罗远杰故意推了同桌林叶,还调皮地“告状”是林叶上课时踢了他一下,林叶委屈地找我申诉,他们在我面前进行了一番“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经过我的耐心调解,他们俩终于“和好如初”。就这样,我们在操场上也进行了口语交际。所以,口语交际存在于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此时的我们要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的机会,并及时引导学生该怎么说。

其次,利用学生的家庭生活时间,进行交际实践训练。如在学了《打电话》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打电话讲给外地打工的父母听,并推广到口头讲给在家的爷爷奶奶听。以后每学一个口语交际专题,我都让孩子们回家完整讲给家长听、讲给小伙伴听。时间一长,我惊奇地发现,低年级学生愿意交际的面也逐渐广了,不局限于单一的某一个人;孩子交际的内容也逐渐增多了,言之有物了;交际的话题也转向日常生活,能由衷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了。

五、结语

部编版的口语交际教学,我们在实施时首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说”的兴趣,在合理情境的创设中,在师生、生生及亲人的交流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倾听及口头表达能力,在言语整合表达中发展思维,向日常生活延展,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沟通交流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作者简介:黎福艳,女,1982年生,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现工作于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镇中心学校,是该校内的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职称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口语交际实施策略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