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的朗读教学策略

2018-05-14宋静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宋静

【摘要】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其中的词汇与句式,同时可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朗读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朗读时间,使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且体会文章作者遣词造句以及布局谋篇的规律,增强学生吸收课文知识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课前预习阶段的朗读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其内涵,可始于课前的充分朗读,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语感。同时,文章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同精神财富,可让学生流连忘返而受到熏陶。此外,课前充分的朗读还是让学生驾驭其文字的重要途径。只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即便教师可以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也难免有些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进度。这也就使得课前朗读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让资质较差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进行赏读时,有的学生并不理解听诊器为何物,甚至对肺结核这个疾病的认知也不多,同时对内脏运动这一人体专业名词也不理解,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很难通过朗读而迅速地进入到文本中而理解课文。为改善这一现状,还需教师注重课前朗读。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抽取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再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上的朗读教学。

二、在课堂朗读中注重采用合适的点拨方法

(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朗读

朗读是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的重要“平台”,教师可借助这一点来发挥朗读应有的作用。即教师需在朗读时让小学生将思维发散出去,让优美的语言成为勾勒美好画面的元素,吸引学生走进文本世界。比如在小学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南沙群岛的模样,数不清的岛屿和礁盘如同海神赐予南沙群岛的宝藏。尤其是写景文章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如文中将天比作一片蓝玉,将海比作一块翡翠,水天相连的美景就仿佛翡翠与蓝玉合璧,这一壮观的美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发散其思维,在脑海中勾勒出海水、龙虾、海龟、燕鱼、海涛等意象,体会南沙群岛引人入胜的美丽景色。教师的讲解只能让学生知道其内容,而朗读却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甚至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而将文字转化成为相应的画面,使其在仿若身临其境的情况下融入文本描绘的世界中,在朗读时,会让学生有意识地融入自己想象中的情感。教师可在这时认真辨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便于灵活地予以指导。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去朗读

一些学生的想象力不足,很难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感知自己未曾见过或者过于壮观的画面。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现一些相关的画面,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中融入相关情境中。在这个情况下展开朗读,同样可以达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的效果。以《望庐山瀑布》为例子,教师可有选择性地将一些瀑布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较强的视觉冲击下去朗读课文,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表达的瀑布之气势。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想象庐山瀑布的“三千尺”之壮观,并且体会“银河落九天”之美,使得学生的课文理解、审美能力及其思维能力都可以获得同步发展。

(三)体会文中情感,学会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中年级的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但应该学会掌握文本的字面意义,还需要对朗读基调进行把握。要达到这一朗读教学目的,还需要教师带领小学生初步走进文中去体会作者向读者传达的情感,进而引导其清晰地在脑海中勾画文章层次结构与情感脉络。而这也是小学生把握朗读语气及其节奏的有效前提,可使其在朗读时把握好生动灵活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前为其进行朗读示范,将学生应掌握的朗读技巧融入范读之中,使其有所感悟地去通过不同朗读基调来对文中的情感进行表达,提高其朗读的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导《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允许钓鲈鱼的季节”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能够明白这一规定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针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表达的情感,再通过亲身示范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些词句的朗读语速、朗读语调、朗读发音以及朗读的节奏变化等,从而感悟这些变化与情感表达之间存在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握好相关的朗读基调。汤姆爸爸对汤姆说过,不管是否有人看到自己的不正确行为,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定。这部分内容可以体现汤姆爸爸严守规定的坚定,在朗读时需要体现其严谨的语气基调和低沉的朗读语调。又如文中的汤姆经历了一些情感变化,教师需引导学生去感悟汤姆從惊喜到忐忑再到无奈的情绪变化,使其在朗读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一情绪变化,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结语

一篇文章实际上就等同于一个小型知识库,其中蕴含着学生可以学习的许多知识。而朗读是其获取这些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感受更多的语言美,去感悟更多的人生道理,帮助自身塑造起良好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师不管在课前还是课中,都应该对学生贯彻落实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其可以在朗读过程中获取其应学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姜海萍.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

[2]任海霞.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外语文,2016(1).

[3]王彩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教学[J].情感读本,2017(6).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