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任随静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逐渐凸显,对话教学的理念越来越被提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形成民主、平等的对话型师生关系,在对话与合作中共同学习。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形成“我—你”式的对话教学。

一、对话教学的概念

对于对话教学概念的理解,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笔者所要论述的是: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对话为媒介,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合理协调,相互讨论启发,启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达到学生人性化的发展。

二、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前期准备阶段,教师与文本之间成为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要将文本进行二度创造,这也是语文课堂中老师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深度解读“作者文本”,从文字中去体会作者传达的感情、意蕴,从而找到自己教学的切入口,经过教师思想过滤带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重组的信息中思考,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教学效果。

教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兔运南瓜》的教学案例,共分为了五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以小兔子进入南瓜地碰见南瓜课件导入,提出“小兔子怎么样才能把南瓜运到家里”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全班同学交流,展示自己的办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提出让同学帮助小兔选哪种办法;三是同学们讨论争议选出最佳方案;四是课后,将小兔子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五是进行教学反思,教授人从问题入手生出了一个教师文本,将作者文本的外表拆除,将文本转化为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外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文本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能呈现出来的小学课本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筛选出来的精华,但是文本自己不会讲话,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领悟文本,经过自己的内化,文本才会有价值。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表现亲情的选文有15篇,这些篇目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奉献、亲情,一部分传达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一部分是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如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子》,学生通过自己与文本的对话,体悟文章中传达的深厚父子感情,学生在文本的启发之下,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不仅能够体会文本所给予的父子情深,也能加深自己对于亲情的理解,从而学会换位思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在對话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问答式对话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和启发式对话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交互式对话教学——以双主体为中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于知识的把握只存在时间上的差别。

在《小兔运南瓜》课堂实录第二部分中: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找个办法帮助小兔子吗?学生:能。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呀?快开动自己的脑筋想一想。学生1:小白兔我来帮助你。我们一起把南瓜抬回家。学生2:小白兔你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帮助你。老师:请别人帮忙倒是一个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呢!

老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小兔子,解决小兔子的疑难,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情感的默契。教学过程是开放的,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空间,学生提出了自己对于小兔子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互相启发,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四)生生之间对话

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能够促进新想法、新思维的产生,学生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自由、大胆地阐述自己观点、见解,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碰撞,新思想不断地由此生发,学生踊跃展现自己的所得,形成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童年期,这个阶段儿童对于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动机显著。在对话学习中,他们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能够养成合作的意识,而且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获得了对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辩论以“讲诚信和善意的谎言”为主题,正方提出,我们应该拒绝谎言,坚持诚信,而反方提出了善意的谎言不妨碍诚信。生生之间的对话,经过交流、分享,激烈的争论,同学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也会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在不同想法之间相互碰撞,通过不同想法的相互融合、吸纳,促进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在对话过程中,享受到平等交流的快乐,也会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

小学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对话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学生本人对文本的理解,为对话教学做准备。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够在教师与学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从而让课堂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沈晓敏.对话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任随静,女,1993年生, 河南三门峡人,洛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