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夫在课堂 巩固在课后

2018-05-14熊祥丽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早读课意境文本

熊祥丽

【摘要】培养背诵能力是积累语言、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强化理解感悟,为背诵奠定基础;课后通过指导、比赛、优化背诵形式等活动,能为提高背诵效果和水平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背诵能力;课堂课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下足功夫,强化理解感悟

(一)充分感悟理解文本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只有在课堂上充分研读课文,引导学生品悟语言文字、感悟意境,才能真正让学生融入言语情境,体会内容,读出感情,从而熟读成诵。以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引导学生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学生脑海中便能呈现出鲜活的画面感:渭城初春的清晨,天气带着凉意,雨中的客舍和柔柳,让人感到清新而又亲切。然而,好朋友分别,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老师介绍到写作背景——元二要去的,是塞外荒漠,等待他的,将是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课行此处,诗人的情感和诗的意境互相交融,学生融情入境,便能读出留恋,读出深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从而为背诵打下了基础。

(二)多种途径练习朗读

课堂上的朗读练习,是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体会意境、研磨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次次触摸文本,将语言的风格与文字的运用,都沉淀在与文字的交融中。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中“漓江的水”的片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形成对比,进而体会漓江的水是如何的静、清、绿,重点感悟“无瑕的翡翠”描绘出的色彩、美丽和宁静。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示范读、引导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将优美的朗读荡漾在课堂,让优美的景色沉淀在学生的脑海里。再如,一位教师在乡村送教课中,教学儿童诗《太阳是大家的》第一小节时,以读为主,反复体味,加强了诗歌的理解感悟,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时已能达到熟读成诵。

(三)随堂进行背诵指导

背诵绝不是早读课的专利。相反,只把背诵任务留给早读,往往在任务驱动中让背诵成为死记硬背,如果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背诵内容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重视课堂渗透和指导,将背诵融入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一位教师在教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在多种形式感悟情境、朗读诗句的基础上,出示引导背诵PPT:

两个      ,一行       。       千秋雪,        。

如此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巧妙对学生的前期学习情况进行了巩固和反馈,教师继续指导:“课堂背诵,要做到一看二想三诵读。”在引导学生填空检测的同时,巧妙培养了学生的背诵能力。

二、早读搭建平台,激发背诵兴趣

(一)充分利用晨读时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书声琅琅是每天清晨最动听的乐曲。早晨读书有益于记忆,长期以来,大多学校把早读当做早晨学习任务,通常需要开口朗读并且要求整齐阅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中读出情感,读出意境,也读出了浓浓的语文味。读的可以是课本、笔记或是报纸、杂志,可以是自读自悟自我享受,也可以是朗读背诵强化记忆。长而久之,充分利用好清晨最宝贵的时光,不仅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翻新”背诵形式

除了课前晨读,学校还设有隆重的早读课。不管时间有多长,在课表上醒目列出,就足以证明对朗读背诵的重视程度。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会充分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课堂上,或指导朗读,或自我背诵,或进行背诵比赛。首先,要做好背诵内容的精选。新课程实施后,更加重视读的训练,文章篇幅到了中高年级就更长了。如果盲目设置背诵内容,不仅忽略了对经典篇目、句段的记诵,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次,要“翻新”背诵形式,传统方式是学生一一给老师背诵,但是班级人数多了,就无法实现。教师可通过组员——组长——学习委员——老师的背诵链、临时抽查背诵、指定人员背诵、团队协作背诵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强化,逐步提高背诵质量。其次,要重视背诵梯度设置。早读课也应实现分层教学,优等生超越常规内容挑战更多名篇经典,中等生准确背诵必背内容,后进生精简内容,完成基础练习。如此组织,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上实现自我超越,自信心和背诵兴趣越来越浓厚。

(三)注重“读写”结合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经典篇目和句段,不仅要能达到“准确背诵,不错一字”,还要能做到字词准确,标点精准,以达到经典入心的效果。

三、课外拓展练习,练就背诵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强化背诵积累的过程中,力求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阅读、积累、背诵的管理和引导教育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更加重视古诗文的学习和背诵,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每日坚持阅读,每周坚持背诵古诗文,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感悟,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積累程度和记忆力。

总之,加强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体现。要灵活运用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等,才能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早读课意境文本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