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有生命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读”

2018-05-14潘爱飞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魅力语文课堂文本

潘爱飞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基础的课程。其中,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学生阅读理解知识、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听、说、写等的培养是结合在一起的。“读”也可以有很多方式。

【关键词】读;语文课堂;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传承我国文化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学习我国的汉字、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等。它是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者,是民族情感的培养者。语文课堂上充满着神奇的民族魅力,体会这些语文的美好离不开“读”。大声地朗读、细致地分析阅读、边读边写等,都是“读”的方式,都是在为语文课堂增加活力、魅力与生命力。

一、引读

引读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特别有效。教师可以用提问、插话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抓住文本的重点。这需要教师做大量工作,精心地选择,充分地研究文本,巧妙地设计问题。在引读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去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提示的方式最常用在出现天气、时间、心理活动等地方。在诗歌的教学中,插话的引读方式最常用到。我国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插入大量的景色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历史知识添加等,这样就让学生容易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古诗《乡村四月》,教师引读:乡村的四月山陵和原野上到处是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辉,是水天一色的白。学生读:绿遍山原白满川。教师读:杜鹃鸟在如烟的蒙蒙细雨中一声一声地啼叫。学生读:子规声里雨如烟。教师读:怎么四月的乡村不见人呢?原来是在干农活,才收了蚕桑丝,又去了稻田插秧。学生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同时,记住诗句。

二、诵读

小学阶段学习的语文知识都是基础性的,需要学生完全记住,达到能背诵的水平。我国古代私塾所用的“素读”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反复朗读、强化记忆的方式,非常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我国古代经典著作,讲究文本的韵律,这是汉语的魅力和感染力所在。像古诗词这种非常押韵的文本,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朗读,很容易就会背诵。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很客观地看待古代经典背诵问题,认为其浪费了很多时间,增加了学生负担。但是如果学生连在小学阶段最简单、最基本的语文知识都不能背诵,那么初高中、大学,以至于以后工作中,怎样去理解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教育从娃娃抓起,文化传承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素读不需要什么技巧,只需要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读,直到记住就行。这种方式很枯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变换不同方式,或者利用动画、视频等方式创造画面感或制造情境,也可以谱曲,以唱歌的方式达到背诵的目的。总之,利用好一切手段,让学生愉快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比如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把古典、经典华章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记住古诗词。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登鹳雀楼》一诗,用了同一首曲子,由不同语言反复吟唱,让一首简单的、只有20字的古代诗歌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突破中西文化的壁垒,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三、细读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通过长篇文章的学习锻炼学生阅读长篇文章的能力。学生要能分析出文章的主次,抓住重点,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文章,这就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读。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中心句,理解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与思想;然后在对文章结构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分段;接着对文章进行细读,分析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四、读写结合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读和写是紧密相连的。通过阅读,能积累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语言表达的技巧方面得到提高。由于在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方面有所欠缺,许多学生在写作方面无法用准确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文章整体水平下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点讲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句子的仿写中学习写作技巧,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情感表达的方式。

例如《猫》这一篇文章,通篇用的都是拟人化的写作方式,把猫这种小动物像人一样写活了。它爱睡觉,无忧无虑,等老鼠的时候又很有耐心,叫唤方式也多变,它可爱淘气又非常勇猛。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成语可以供学生学习积累。在语言表达上,总是正反两方面对比着写,猫懒散却又积极,胆小却又勇猛,虽然淘气但又有坚韧的品格。学生可以仿写这篇文章,写小狗、小羊,或者动物园里常见的国宝大熊猫,还有老虎、狮子等,这些动物都有很多特点等着学生去发掘。

五、结语

小学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其中“读”的能力培养不容忽视。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法,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牛晓莉.青年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语言魅力[J].中学语文,2017(21).

[2]马秋萍.生命的礼赞——一堂读书交流课[J].课外语文,2016(10).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魅力语文课堂文本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东方欲晓》的魅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