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2018-05-14王晓雪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王晓雪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本质上得到了提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河北省的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自身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在农业的发展初期受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漫长的发展研究过程中,各个地方都发展出了一套与我国基本国情相吻合并且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金融发展模式,以支持农业的发展。本文将从农业供应链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论述河北省特色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农业其本身具有低收益、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与传统的金融机构投资的本质诉求相违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很多金融机构向农村发展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并且降低了其向农村输出的服务水平,造成了金融机构在“三农”工作中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相对发展平稳的城市金融发展,农村的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不喜人,导致出现城乡金融发展差异过大的情况,金融资源分配严重失衡。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抓住机会发展农业金融,这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做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还需要在实践上大胆创新突破传统。而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就是近些年来新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其不仅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还保证金融机构能持续地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

1 农业供应链金融

所谓农业供应链金融就是将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和供应链金融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作用于整个农业生产的一种具有创新的金融模式。由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在产业链中不能很好地得到银行的担保,从而不能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资金,导致中小企业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融资。就此问题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钻研,并得到一个解决方案:将整个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都串联起来,根据行业中的企业特点设置融资方案,将资金整理之后有序地分到需要的中小企业中,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解决产业链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难点,从本质上增强供应链中包括的企业群体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不仅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资金筹备困难的缺陷,还满足了供应链中关于资金管理的需求,并且还是一种创新发展。

这种供应链金融将所有供应链中的企业串联到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整体,并且根据体系为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进行科学的融资安排,这样不仅保证了中小型企业不用硬性向银行抵押担保,还对供应链中的资金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管理。

2 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

就我国来说,农业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产品,改变了传统农村业务从上而下,单笔监测的一对一模式。分析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结合中小型企业和单个农户,坚定地落实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并且通过供应链中的信用连接了供应链中的全部成员,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就农业而言,根据生产、供销等环节的金融服务,可以分成五种模式:“农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加工公司+农户”“核心公司+中小供应商”、“合作社+农户”,分别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种植养殖、品牌生产等四大环节相匹配,保证这些关键环节的正常运行。其主要面对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物资、农产品加工业、粮贸企业和农机六大市场,按生产链上的参与者工作性质可以分成供应商、生产者、销售商、加工和销售企业等,按照行业也可分为林业、农业、渔业、副业等,其中供应链中的核心产业位于其金字塔中的顶尖位置。

3 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针对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开展的进程来看,很多机构对推行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动力不足,并且没有足够的决心进行创新。在收集整理了很多专业数据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中很多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进行比中小企业联合贷款效果要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资本逐渐升高,农业企业化的发展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会越来越大。虽然已经有很多金融机构着手准备新的规划,但是还是会受到农户和中小企业自身原因的限制,不能进一步提高贷款金额,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

由于供应链金融存在着步骤复杂、资金流通模式灵活多变、参与个体人数众多等充满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金融机构在推行供应链金融时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以便降低可能出现资金问题的风险,提高企业团体的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说,一个稳定的农业供应链金融需要一个道德素质高、风险小、信用好并且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由于中小型企业受到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影响,不能掌握供应链上生产的核心技术,因此只是在核心企业的周围负责其他部分的产业。因此如果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受到蒙蔽,做出了违背道义的事情,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地位优势,压榨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将自身利益最大化,扩大资金流中自身所占比例,减小中小型企业的现金流,导致企业之间出现信任危机,造成不可修复的后果。比如核心企业利用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现金,造成供应链上位于下游的中小型企业不得不采用向银行寻求帮助并与银行融资的方式解决自身经济周转问题,一旦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核心企业又进一步进行压榨,这样中小型企业的负担进一步加重,供应链的风险大大增加。

在供应链中的农户方面上看,农户的资金贷款主要是应对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前期生产投资,而由于种植和养殖投入大、周期长并且受市场影响较大,综合起来风险较高,并且由于受到个体农户种植和养殖技术手段的影响,其收入难以保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贷款的风险性。

4 河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由于在整个农业供应链金融中位于中心的核心企业维持了整个体系的稳定和正常运转,因此选择正确的核心企业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关键步骤,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经济组织,不仅明确掌握了各个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储存情况,并且与三农问题紧紧相连还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农业向前发展的方向。供销合作社是农村生产资料、农产品等商业流通的主要发展手段。而河北特色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就是以供销合作社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通过融资形成一条金融链。将供销合作社作为金融链的直接承载单位,农民合作社可以通过供销合作社提供的信用担保等方式得到一定的金融帮助,保证自身的顺利发展,这种金融模式也叫做供销合作金融,这不仅考察了管理者金融方面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在整理供应链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风险,根据自身生产状况生产符合综合实力的金融产品。

由于供销合作金融是在原本的农户加工企业或者是最终市场上转变发展形成的,并且为金融链中上下游的企业提供金融帮助,所以其基础对象就是农户合作社等农业组织,宏观对象是供应合作社。针对供销合作社政府需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决心,帮助供销合作社加强对农业金融市场化起到的带头和促进影响作用,改善模式单一的农业金融模式,将金融服务落实到基层中,建立服务社会的金融体系。

5 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是一个不能操之过急的问题,仍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而农业经济永远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供应链金融加入到农业产业化当中去,从而达到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一个伟大的创新措施,而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和规划,以便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胡国晖,郑萌.農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2013(05).

[2] 樊雪志.如何有效规避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J].人民论坛,2011(09).

[3] 贾俊萍,谢生业,李柏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供应链管理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08).

[4] 刘芳,苗旺.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要素的体系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5).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探析电商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与促进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新形势下资本运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