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新区背景下白洋淀生态搬迁意愿调查

2018-05-14王军张森赵丽牛星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

王军 张森 赵丽 牛星辰

[摘 要]雄安新区的设立对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大淀头与东田庄的实地调研为例,以推拉理论和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运用SPSS24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被调查者中有66.3%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搬迁政策,有5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不愿意搬迁,搬迁补偿及安置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笔者提出了加大对移民搬迁政策调研、及时充分了解民意尽早做细做实搬迁和补偿安置工作等建议。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搬迁;搬迁补偿及安置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雄安新区设立,尤其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发布,强化了白洋淀生态功能为主体功能,提出了退耕还淀、生态修复、建立国家公园等新要求。白洋淀的人口与经济规模已经严重超载,2012年上半年几近干淀,2013年全年水质较好,2014年水质又开始恶化,2015年各点位水质均未达到功能区划要求,2016年白洋淀水质为Ⅴ类,中度污染,2017年水质为Ⅳ类,2018年1月、2月、3月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4月水质为Ⅴ类,中度污染。2018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经瀑河水库向白洋淀生态补水。除了控源、引水、治污措施外,按照人退淀进原则、人口搬迁也是减人、增容量、恢复生态的重要途径。白洋淀人口搬迁、生态移民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次序的人口搬迁活动,而淀区居民的搬迁意愿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方案及措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实地调研了白洋淀生态核心区内圈头乡的东田庄和端村镇的大淀头村,东田庄现有户数530多户,人口1700多人,其中800多人外出务工,东田庄村面临淀中村整体搬迁的形势;大淀头村距安新县城8公里,隔白洋淀与圈头乡相望,现有户数700多户,人口2281人,大淀头目前已属于淀边村,因美丽乡村的设施完好,因此将采取延期搬迁或者部分搬迁的方式。对两村庄居民共发放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3份。

2 理论依据与分析方法

推拉理论认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口的空间移动受到推力和拉力决定,环境承载力理论即为生态环境可以承载人口、经济的规模阈值, 生态补偿理论认为:生态移民补偿,要选择补偿主体、客体,优化补偿方式,关键是补偿标准。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SPSS24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3 淀区居民搬迁意愿及政策了解度分析

3.1 居民结构与搬迁意愿分析

在实地调研103份有效问卷中51%表示自己不愿意搬迁,非常愿意与愿意搬迁的占比为40%。由于被调查者年龄、性别、家庭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其搬迁意愿也会存在差异。年龄在41岁以上的73人中,搬迁意愿并不强烈的占73%;而年龄在4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占97%的人有较强的搬迁意愿。从性别看,在不愿意搬迁的53人中男性占比为64%,在愿意及非常愿意搬迁的41人中,女性占比为51%,男性略高,据了解是担心失业转行困难;从家庭年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被调查的65人中,不愿意搬迁的占54%,在5万元以上的38人中不愿意搬迁的占47%。不愿意的比例稍高反映高收入人群一定的惰性;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50人中不愿意的占比94%。在愿意及非常愿意搬迁的41人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共有12人占29%,说明搬迁的支持力度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

3.2 对搬迁政策了解程度

在实地调研103份有效问卷中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搬迁政策的了解只限于听说要搬迁,对于如何搬迁以及何时搬迁并不了解,占比为66.3%,其中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初中的共有44人,占比为64%;对于搬迁政策了解一点的仅占比13.5%,其中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初中的共有12人,占比为86%。此次的被调查者无论受教育程度如何对搬迁政策的了解很少,即使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搬迁政策的了解程度也比较低。对于被调查者更关注哪些搬迁政策,占60%的被调查者表示生态搬迁补偿和搬迁后如何安置,其中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初中的占比为61%,有3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了解退耕还淀,其中在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8%。深入交谈发现被调查者对搬迁的各项政策都了解得比较浅显。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对搬迁政策的了解并不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究其根源是政府与民众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民众对政策信息了解渠道匮乏。

4 影响淀区居民搬迁意愿的原因分析

4.1 经济因素

4.1.1 居民对搬迁补偿不到位有担忧

搬迁补偿是政府或企业给予搬迁主体经济补偿款或者补偿物,包括被征收房屋的补偿、搬迁与安置补偿、住房保障等,搬迁补偿的补偿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或者两者综合使用,补偿金额由搬迁所在地的政府根据国家法律而具体制定,补偿的主体为国家。在被调查的103人中占80%的人担心补偿款不到位; 占76%的人担心补偿标准低。可见,搬迁补偿是决定居民能否搬出的关键因素,担心搬迁补偿不到位或者搬迁补偿标准低是阻碍居民搬迁的最关键因素。

4.1.2 居民对搬迁及安置成本高存忧虑

淀区居民搬迁包括搬迁成本、入住成本、求职安置成本等众多要素,被调查的103位居民中占70.8%认为担心搬迁后求职安置不确定性,入住成本昂贵,80%的被调查者表示,搬迁的成本过高,自己难以承受搬迁中的拆装费用、运输费用以及人员雇佣费用,希望政府多负担;一些居民担心失去几分苇田、承包水面和曾经的养殖谋生、自给自足的淀区生活,大多数居民们更担心搬迁后因失去土地进城导致生活方式骤变以及生活成本的急剧增加。

4.1.3 居民对搬迁后就业致富难以把控

搬迁补偿是影响居民“搬得出”的关键因素,搬迁后就业和致富则为让居民“留得住”的决定性因素。在被调查者103人中占68%的居民担心搬迁后可能无法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成为影响居民生计的首要问题。居民对搬迁后的小康生活和获得感更强于对故乡的留恋。此外,“能融入”指搬迁后居民“能融入”新的社区,適应新的生活方式才能“留得住”搬迁主体、

4.1.4 搬迁与安置政策的推力拉力盼望同步

从迁出政策推力看,年龄在4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大多表示自己愿意搬迁,53%搬迁意愿强烈的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都处于较低的状态,而且68%被调查者表示,农村的挣钱机会以及发展机会较少,子女受教育的条件较差;就迁入政策拉力而言,城市的高收入提供绝佳的就业机会,能带来服务业和教育等众多的发展机会。有52%愿意搬迁的被调查者表示,除了渴望得到更高的收入外,个人发展机会及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被调查者中希望早出迁入安置政策并与迁出政策同时间发布和宣传的意愿约占90%。可见,迁出迁入的政策的协同性对白洋淀生态移民搬迁有重要作用。。

4.2 社会因素

固有社会关系被打破,被调查者愿意扎堆安置。调研发现:目前淀区居民不愿意打破早已形成的固有的亲族、邻里的社会关系。在被调查的103人中,有5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不愿意搬迁的理由是与邻里已经生成了稳定的乡亲情怀,将很难再融入一个完全陌生或者半陌生的社会关系中,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构建、重组与原来别无二致的社会关系。此外,70%年龄较大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离开,因为乡规民俗的传承早已形成了稳定的社会伦理关系,对固有生活方式的依赖深度糅合成了对故乡的留恋和乡愁。生态移民搬迁将打破社会关系,导致重置再造社会成本加大,被调查者中占75%的居民愿意搬迁后希望亲戚、朋友邻里“扎堆”聚集安置。

4.3 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红线空间决定着淀区核定合理的存量人口。目前白洋淀大约3.2万的淀区人口因快速扩大的经济规模以及加速拓展的居住、经济、生态、文化等各项功能,使淀区的环境承载力已经不堪重负。控制淀内外污染源、跨区域流域引水、关停污染产业、恢复生态都是按照人退淀进原则减人、增容量进行流域治理的有效措施,而人口搬迁是白洋淀生态核心区恢复生态的最关键途径。现状的人口数减去搬迁数量即为合理的人口存量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决定着多少合理的存量,因地制宜采用整村搬迁和梯度搬迁并与安置区建设同步进行可使得人口存量减少直至合理。即合理达到淀区承载能力,核定人口载荷;合理达到中心区生态空间不被侵占;合理达到生态效益补偿至生态移民的净福利;合理到淀区居民90%被调查者希望有的获得感。

5 白洋淀淀区生态搬迁的几点建议

5.1 加大对移民搬迁与安置政策及方案的调研

针对人们对搬迁政策了解程度相当低,建议雄安新区管委会加强搬迁与安置政策制定阶段的调研,村两委配合深入淀区做深入细致的调研,能充分反映民意;政策执行阶段将政策进行精确解读和宣讲,上传下达、及时反馈让居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弱政策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消除位于生态核心区的村庄是否需要搬迁还存在着疑虑;尽早制定移民的方案;尽早编制完成各类专项规划,尤其是迁出者的安置、就业、社会保障的规划及方案。

5.2 强化村民生态搬迁政策与行动的全程参与

搬迁事关村民切身利益,在进行生态搬迁之前,上级政府和村两委不仅应及时的、充分地了解居民的搬迁意愿,而且还应树立多元善治、民主共治的搬迁理念,以生态搬迁为纽带,以施惠于民为宗旨开展民众参与式搬迁,让村民参与搬迁方案及搬迁补偿的讨论,积极征求村民关于搬迁的意见及建议,进而树立农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努力形成民主共治的治理机制,问策于民、施政于民、受益于民是使搬迁政策更加科学、民主、公平、高效。

5.3 紧抓搬迁安置补偿工作突破补偿标准方式难点

针对在本次白洋淀淀内的调研中,有90%以上的居民担心搬迁补偿问题,抓紧生态移民搬迁的补偿标准、补偿方式、步骤和批次。首先,运用第三方机构以相对较为独立的身份对村民的房产、田地及附属物进行估值,然后将其评估报告进行公示;其次政府部门就搬迁补偿与村民进行协商,努力反映多数村民的诉求,保证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再次,明确搬迁主体为政府,搬迁的受众为村民;最后,采取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地方政府制定的房屋补偿标准不应该低于征地基准价和市场可比均价;此外,还应给予村民安置与周转补偿、奖励性补助等补偿,确保村民的合理、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失或者侵害。

5.4 扶持地方特色产业服务雄安新兴产业

“搬得出,留得住”是判断搬迁成功与否的硬性指标,因此在降低村民搬迁后生活成本的同时,还要增加村民的收入,切实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依据因地制宜、逐级递进的原则,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建设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且依据当地的生态及水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政府与市场共同运作,在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居民的就业,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环。

5.5 加强移民的职业培训使致富早成现实

采用先培训后搬迁的原则,加强村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定向化培训直接服务雄安新区各类社会服务,努力提高村民就业新知识与劳动技能,减少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失业的现象,例如对男性进行烹饪、驾驶、装修等技术的培训,对女性进行家政服务、社区康养及管理服务的培训,增加其就业的机会,为其将来从事第三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白洋淀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刘小强,王立群.国内生态移民研究文献评述[J].生态经济,2008(07).

[2] 初春霞,孟慧君.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北方经济,2005(06).

[3] 周华坤,赵新全,张超远.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國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3).

猜你喜欢

雄安新区白洋淀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河北雄安新区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认清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战略意图
唱衰雄安新区论调为什么站不住脚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