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知识管理改进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

2018-05-14王和强张德江顾晓琳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知识管理导师制高校

王和强 张德江 顾晓琳

[摘要]导师制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方法,需要相应的二级制度和具体实施机制作为组织运行的保障。一要健全规章制度,对导师的遴选与培训、考核与评价、激励与淘汰做出系统性安排,促进导师制的有效落实和良性运转;二要建立知识管理体系,促进导师制培养中实践性知识的创生、提炼与建构,实现导师指导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循环上升。

[关键词]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知识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5-0071-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5014

导师制是我国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的通常做法,贯穿青年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在具体运行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制度不完善,往往使导师制浮于表面,处于空载状态,尤其是“在指导教师的选派、指导内容的设置、交流方式及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致其积极作用未得以彰显”[1]。其次是理念陈旧,缺少将导师实践性知识由缄默性向显明性转化的观念、机制和努力,使教育教学实践知识未能有效得以提炼、积累和传承,使导师制培养长期处于低水平循环状态。因此,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在制度建设上完善导师制,也需要在理念更新上改进导师制。

一、强化岗位特性意识,明晰导师遴选标准

青年教师的导师责任重大,必须设定科学遴选的门槛。一般高校的通常做法是,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一定教龄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就可以做导师,这是值得怀疑的。教师不等于导师,不能用教师标准选配导师,更不能用教师思维去做导师。青年教师初入职场,不太熟悉职场规则、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容易陷入认知误区,走入偏狭之路。导师的关键在“导”而非“教”,导师的指导作用更接近“教练”,而非一般教师,履行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训练职能,而非理论性知识传授。导师的矫正作用也接近“医生”,能够发现病症、诊断病因、知晓病理、祛除病灶,掌握典型病症和特殊病例,帮助患者治疗治愈,提醒潜在患者预防未然。导师的作用还类似“导游”,知晓到达目标的正确方向、道路和方法。导师作为“过来人”,在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对而言,教师是“领路者”,导师是“指路人”。教师把自己的所知传授给学生,导师对学生的不知指点迷津。这里的关键在于人们往往知道自己的所知,却难以把握学生的不知,而青年教师的不知恰有可能正是导师的不知,这也正是导师工作的挑战性所在。

导师既要通晓教学内容,更要掌握教学方法,且对教学方法的掌握要达到一种理性认知与实践操作有机贯通的自如境界。青年教师培养作为职业化规训,需要有明确标准和规范程序。有的高级职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但对教学方法则可能处于默会状态,自知却难以表达,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自会但窘于传授,需要转化到操作方法界面。对于教学过程、规律和方法,作为教师可以默会,但作为导师不可以默会,整个培养工作不能默会,或不能总是处于默会状态。导师不仅要知道培养标准、路径、程序等理论层面的东西,以及方法、手段、技巧等操作层面的东西,尤其应该知道行动背后所依据的理论和原则。导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必须在教学相关领域进行前认知、元认知的探索。形象而言就是:向上一步,从教学实践的经验体悟层面进入到理性自觉层面;向前一步,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向外一步,旁观者清,洞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症状。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不仅要通晓教学内容,把握学科、专业知识,更要熟知教学方法,构建一套驾驭教学实践的“行而上学”知识。“行而上学”深入行为背后,是关于行为的理念与价值、模式与逻辑、过程与方法的学问,是基于实践经验又超越行为惯习的理性认知。

二、强化任务学习意识,实行导师培训制度

导师与学生处于不同知识层面,存在势能差,才能形成知识流动、转移与扩散,才能实现指导目的。教学实践知识大多是隐性和默会的,往往隐匿于教师的教学习惯、直觉与行动中,散见于教师的叙事、经验和体会中。教师自己往往是无意识和不自觉的,需要一个启蒙、激发和唤醒的环节,使之显性与活化。实践性知识的增补不同于理论性知识的增长,具有特殊性。实践知识增补有的来自理论应用,有的来自经验总结,有的来自直觉感悟,有的基于比较修正,有的基于新旧叠加,有的基于彼此融合。它通过实践—认识的循环上升,表现为非逻辑、非线性、非显明的增长模式—新的不一定能覆盖旧的,但会有比较性检验、增补性扩充、深化性提升等过程。因此,需要结合工作的阶段性和循环性不断进行反思回顾、总结提炼、沉淀升华才能不断得以清晰、条理和逻辑化。对导师的培训即是通过激发而自觉的过程,也是通过提炼而显化的过程,同时还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基础性、阶段性、规范性的职业化训练过程,需要统一标准和明确规范。同时,指导工作又是个别化、具体性的工作。青年教师各不相同,出现的问题、不足和偏失也各式各样,因此,培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导师需要在知晓青年教师成长模式和职业化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了解指导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标准,掌握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一些常见性、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以应对工作中的个别性、特殊性问题。在导师培训中,应当补充学习相关工作知识,传授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一些民办高校和新建、合并院校,老教師来自各个高校,定位、类型不同,教学理念和方法、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同,不一定完全适合当前学校的人才目标和学生状况,所以更需要加以规范和统一。要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基本原则,对老导师进行循环补训,对新导师进行全面、正规培训。尤其是新导师,要实现角色和思维方式转变,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武装、知识储备和实战熏陶。导师培训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指导的意识和本领;二是全面培养的观念和责任。

三、强化问题探索意识,促进经验的实践生成

基于教学实践的情境性特征和青年教师的个性化特征,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指导的过程也是针对困难和问题、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解决的过程。对导师而言,指导的过程就是面对真实个体的教法研究过程,每个青年教师都是一个样本,培养工作就是一个平台,从中可以生发出教法研究的许多具体问题。每个青年教师个性不同、风格不同、出现的问题不同,导师解决的办法也不同,其真实性和丰富性就是教学研究的最好素材。导师通过持续与循环的指导实践、观察研究、总结反思,可以产生大量的思想、观点与方法,成为实践性知识之源。其中,培养过程的典型事件、青年教师的成长记录、导师的经验结论等原始素材,都含有知识的线索和基因,都可以启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这个过程,也是导师与青年教师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指导工作是实践探索平台,同时也是交流合作的平台、丰富经验和知识创生的平台。

导师和青年教师是帮学对子,是伙伴关系,要经常沟通,相互学习,共同研究。青年教师和导师都要经常互相听课,研讨教学中的问题,对彼此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思考和品评,从而改变传统的导师居高临下、单向传输的指导方式,形成双向、平等的交流研讨机制。导师之间、青年教师之间都应经常交流,实现问题共识、思想共享、知识共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发挥导师团队职能和集体会诊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师和培养对象的对子关系定期进行交换和交流,交叉指导,使青年教师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导师身上都有青年教师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和缺陷。通过交叉指导,既可以弥补个别导师知能和经验的缺欠,还能够避免单一导师因为教学认识和教学行为的个性偏颇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实施导师制要求教师从以往较多关注个体发展,轉向同事互助。既尊重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又重视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影响,通过进行专业对话与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2]。必要时,可以立足学科、建立专业导师组,选派组长负责,形成多视角呈现、多声音互补的局面,实现导师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

四、强化实践反思意识,注重知识的集体建构

教师的职业化是默会学习和实践生成的过程,也是学习与培训、观察与模仿、体验与感悟、试错与反思多种行为交叉综合的过程。抽象的理论原则在这个过程中远不如具体的经验做法更为有用。由于实践经验和默会知识的钝传导性,促进实践知识的显明化尤为重要,尤其是经验的理论提升、做法的总结推广和模式的梳理建构。目前来看,导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多处于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私密状态,在组织实施上也缺少经验总结,知识提炼方面的要求,容易导致指导工作在低水平状态重复。应从知识创生和知识管理理念出发,加强指导工作中的实践性知识提取,将潜藏于教师头脑中的知识通过分享、运用、创新等过程,使之明晰化、理性化和优化,使经验层次的个人知识上升为知识层次的个人知识[3],并将提炼、生成的有效知识导入下一轮指导工作。通过实践与认知的双向互动,在理论升华和经验迭代中将青年教师指导工作的知识和经验逐步提升为理论和规范,进入培训资料和培训要求;再经过专家、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集体研究和协商建构,形成基本结论,规划知识框架,整理典型案例,建构知识仓库,使得培养活动及相关工作成果得以经验化、规范化、条理化、程序化,直至理性化和理论化,便于以后培训或其他人员学习、研究和借鉴。

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培训档案、指导手册等资料的填写,既要方便工作落实情况检查,更要着眼经验总结和实践性知识提炼。因此,对培养过程中的典型性事件、反复性问题的记录和分析更为重要。实践性知识在知识的内容、形式和标准上都有别于理论性知识。对于实践活动而言,惯例和特例、事件和过程、问题和教训都属于知识性内容,都可为后人提供帮助和借鉴。指导教师应撰写指导记录,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工作中的思考进行总结,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青年教师应该撰写成长记录,通过叙事与反思,总结成长过程的经验、体会及困惑,并由导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撰写案例,总结典型事件及成功解决方案,分析重复性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各种原生态的一手资料和鲜活事例,构建青年教师成长资料库和培养工作案例库。从内容上看,应该包括青年教师自身成长过程、问题、体会的总结与反思等经验性内容,导师培养工作的内容、程序、措施和方法等知识性内容,以及组织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相关政策、规范、标准等制度性内容。每个工作循环,都要总结、整理和反思,通过持续积累,不断进行经验重构、知识递增和理论提升,才能有效保证指导工作不断改进,青年教师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五、强化发展导向意识,建立激励淘汰机制

导师要树立全面责任意识。不仅注重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而且要全面培养其育人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职业道德观、自我发展观。要建立导师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考核标准、有奖惩措施。要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和讲评,尤其是检查培养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责任目标,导师和青年教师是否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要评选优秀导师(团队)、优秀师生团队,形成激励导向。对导师队伍,也要进行必要的重新筛选和淘汰。对真正优秀的导师,可以酌情用培养工作量抵扣教学工作量。

培养工作既要促进青年教师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也要促成导师的自我提高。导师要树立长远观念,不仅应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合格的教师,也要为其将来成为合格导师注入基因,奠定基础。因此,在导师制培养过程中,要树立青年教师发展和导师发展两个标尺。评价导师,不仅看其责任心和履行职责情况,还要看指导理念的进步、经验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过程中研究和解决特殊、棘难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工作考评看其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到位;实效考评看其指导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否迅速,教学能力提高是否明显;知识贡献考评看其是否有成功的经验,知识贡献多少,以及推广价值如何;综合考评看其是否能够全面育人。

青年教师培养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又需要良好的操作能力。导师要做好角色适应、任务学习、问题研究、知识建构等多方面工作,成为发展导向型导师。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每个指导过程的循序渐进和不断改进,达到每个指导轮回的螺旋上升,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引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轨道,不断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导师制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7(6):124.

[2]刘鸿.美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有效导师制的文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6):65.

[3]陈列.知识管理视域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5(23):31

(责任编辑:刘宇)

猜你喜欢

知识管理导师制高校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