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发展方式探析

2018-05-14殷玥李林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改革策略教育信息化

殷玥 李林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然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实践导向之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有教育方式产生变革,个性化教育得到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得到改善。但是通识教育依然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相关服务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立足时代背景,分析“互联网+”的特性,将互联网引入通识教育之中,改善通识教育现状,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搭建虚拟教学平台、扩充通识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进师生互动交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等改革策略,以期能够完善“互联网+通识教育”的教育生态,促进通识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

[關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化;通识教育;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5-002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5005

近年来通识教育理念被广泛认同,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人”,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技能保障,培养学习的能力,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日益成熟,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通识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下,知识越来越多的呈现出碎片化;网络化的特征,信息获取量增加的同时也加大了信息甄别的难度。体现在教育上是大量的教育平台、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以及新型的教学模式等。2012年,于杨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对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当中的应用潜力做出了前瞻性预测。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计划”正式带入公众视野,自此“互联网+”开始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如何利用互联网解决通识教育的现有困境,有助于通识教育寻求更好的发展,应当是我们进行探索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保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互联网+教育”则体现了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之下教育信息化是如何实现的。自201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之后,开辟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同时为“互联网+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1]。随后,教育部下发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将“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有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等重大战略对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部署,作为做好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与指导、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的重要任务”。①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互联网+”对教育产生了如下影响:

(一)“互联网+”将推动教育方式产生变革

“互联网+”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碎片化及信息爆炸。信息碎片化又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知识碎片化,二是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即知识体系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并列等的关系,知识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被中断或弱化,以至于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时间碎片化则是由现代生活节奏快与多任务处理所导致的。知识的碎片化与时间的碎片化共同影响了教育信息碎片化[2]。

在我们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过渡阶段,信息爆炸带来了知识爆炸,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撰写的《2020年科技预测》报告预测,从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内,人类知识将比现在增加3~4倍。到2050年左右,人类如今所控制的学问,届时将仅为学问总量的1%,也就是说,走向信息化后的人类社会,将创新出99%以上的新学问[3]。

面对更多未知的新知识和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原有的教育方式无法适应,教育的重点也正在发生转移。当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超教育培养人才速度的时候,一味的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可能造成正在学习的知识已经过时,难以得到有效运用和认同。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已经远比教授学生学习什么更加重要了,这恰与终身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为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需要从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态、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4]。

(二)“互联网+”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将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是核心生产要素,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所分析的兴趣偏好为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强调了应将培养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为要求[5]。其中,个性化教育将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在线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个性化教育首先应区分学习者的个性,构建个性化教育环境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撑。但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高校在学人数不断攀升,各班班级容量不断扩大,更是让个性化教育难以实现。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转化为教育大数据,数据的产生完全是过程性的,教师有能力去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的微观表现,是高度个性化表现特征的体现。与传统数据相比,教育大数据具备数据量大、产生速度快、数据多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借助网络平台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现。

“互联网+”时代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让教育者能够满足个体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符合他们自身的教学计划,以此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互联网+”改善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空、信息、文化、权力、制度、政策、关系等,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以期投入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6]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大数据、云课堂等等手段使具有创造性、复杂性的教育资源配置达到优化,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通过互联网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地域、经济水平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创造全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式。

2012年9 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7]。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81%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73%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4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已率先实现100%的学校互联网接入并拥有多媒体教室②。

通过网络覆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问题。无论是教育类平台还是网絡直播平台,都可以囊括全国各地的教学名师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可以实现实时互动性,受众学员也扩大到全国各地的学生。这就打破了地域差异的限制,不论是资源丰富的城市学生,还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和山区学生,都可以分享相同的教育资源。

同时“互联网+”时代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针对一门课程,对各大平台拥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名的教师进行选择,取百家之长,让教育资源得到最大效度的利用。而且教师直播授课不仅拓展了资源的共享新方式,并且在保证教育资源质量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本。

二、当前通识教育发展的困境

我国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探索并实践通识教育模式,起初是要解决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专业狭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等问题。在改革过程中,这些措施初见成效。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识教育依然存在以下发展困境。

(一)通识课程设置不均衡

在课程总量上,公共必修课多,选修课太少。美国通识教育中必修学分比例与选修课学分比例大约为36%:64%[8]。但是我国通识课程中必修课所占比例平均高达60%,而必修课中又以“两课”和外语所占最多,两者总数占必修课的64%。虽然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与通识教育并没有本质的联系,但是针对我国大学教育长期存在的课程形式单一,选修课比重过低的弊病,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实施文理相互渗透、进行跨学科、综合化教学,尤其要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

分科课程较多,综合课程太少。美国的通识课程调查显示,跨学科课程的要求有增加的趋势,Toombs的调查显示19%的学校有开设跨学科课程,Gaff的调查显示有64%的学校有开设这类课程[9]。由于我国的大学都是按学科分院系、按专业招收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是由来自各院系的教师所教授,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这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学习广泛的知识的要求不相符。也少有类似于国外通识教育采用主题式组合的课程。

因“师”设课,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识课程大多因“师”而设,而不是因“生”而设。很多学校的课程就是因为有老师需要上课,或者因为通识课有经费支持而开设。这样就导致了学校提供的课程与学生需要的课程是脱节的。符合通识理念的课程、讲得好的课程、内容好的课程和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也是通识课供不应求甚至一课难求的原因之一。

(二)通识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我国高校专业院系分立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各自形成非常成熟稳固的教学模式。目前通识教育根本无法突破专业院系的划分,无法取代专业院系,无法整合成国外大学的文理学院模式[10]。由于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教学设备配备上不受重视,在教学方式上,通识教育教师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条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而只是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即填鸭式的说教,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但其实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发挥自主性,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讨[11]。

若通识教育能够和互联网结合,通识课程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变得多样。比如“翻转课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将基础性的内容录制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完成知识内化,巩固已学知识,通过分享、探讨解决疑难点。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型教学,使教师能够与学生关系更密切,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当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构建完善的学习模式[12]。当通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以后,一方面可以更大范围的享用全球的优质课程,学习其他学校乃至其他国家先进的通识课程开展形式;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互联网,改变教学方式,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通识课程相关服务滞后

通识课的教学服务滞后。一般而言,老师们都很重视课程的授课部分,但是对课程的其他环节不够重视。例如课前信息的提供、课后成绩的发放都没有体现宜人原则,对学生不够便利。尤其是在每一个学期初开放选课时,很多学校给出的关于课程的信息少而又少,仅仅有开课教师姓名、课程名称和简要的课程介绍,不足以让选课学生掌握足够的信息做出选课决策。而且,通识课程的管理缺乏对师生之间沟通机制的设计,导致通识课程的师生互动偏少,教师经常是上课来、下课走,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难以得到教师的指导,使得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定了时间地点和教学模式方法,加之班级规模的扩大,学生与老师的课后交流变少无可避免,课后服务不仅滞后,也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为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同时云教育对用户终端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联网,手机、电脑、笔记本、iPad等都可以作为使用终端,这就促进了移动学习的出现[13]。

三、通识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策略

“互联网+通识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高校的通识教育结合起来而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模式[14]。通识教育目前最突出的三大困境是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相关服务,当引入互联网机制,利用互联网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资源,对通识教育的发展进行改革,形成“互联网+通识教育”的局面,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为通识教育带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一)搭建虚拟教学平台,扩充通识课程资源

我国大学现有通识教育模式常常会面临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表现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水”课;另一方面表现为拿专业基础课充当通识课程。造成该现象的产生既有学科专业结构上的原因,也有教育手段与技术方面的原因[15]。学科专业结构方面,需要培养跨学科人才,形成通识教育团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而在教育手段与技术方面,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就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完全有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互联网络,在课程、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发、组织和使用上大胆尝试,构筑开放的课程教学和师生互动平台,建立实虚结合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过搭建虚拟教学平台,一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精选的国内外网络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扩充自身通识课程资源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将本校优秀的通识教育课程与其他高校共享,既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学科资源,又能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虚拟教学平台可以打破既有课时、课堂和校园的限制,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共享课程教学,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16]。通过平台,可以融合各大高校现有资源,引入各高校高质量的通识课程,给予学生在选择课程上更多的空间与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成长的主体性地位。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就是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互动交流很少。有些通识课程的老师可能会进入通识教育就必须传授大量基础知识的怪圈,所以会将课堂教学时间全部用来讲授新的知识。一方面学生没有办法很好的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被动的接受学习;另外一方面也就导致了师生间的互动减少,只能利用课间时间进行互动答疑。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师生的跨屏互动,融教师的讲授与学生展示为一体;利用H5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实时检测,弥补程序化教学的弊端;利用网络存储的无限性,可以实现各种文献、音频、视频等课程资源的无限次使用;利用信息优势搭建通识教育虚拟平台,开发出更有效的学生在线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系统,使师生的交流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可以跨班级、跨学校与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互动。

在构建网络平台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网络通识教育环境监管,为师生营造净化的网络互动环境。网络交流可能会带来一些言语上的误解,扩大消极、负面的信息和情绪传播,所以一方面需要师生注意提高数字交往素养,注重数字交往规范;另一方面就要加强网络监管,减少和杜绝不良网络资源和负面网络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建设绿色网络环境,维护通识教育的优良秩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17]。

(三)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

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评价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没有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第二,对于通识教育着重考察的情感、能力方面的要求没有专门的评价方法;第三,教师与学生作为通识教育的主体被孤立在通识教育评价活动之外[18]。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教育评价方式面临全面转换的现实需要。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着重大作用,为通识教育评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因此,推进评价方式变革关键在于:第一,在评价依据上,以数据分析作为评价的依据。改变以往仅凭自己的经验或者片面的分数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得到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更准确的分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制定更为科学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基础,使得个性化教学能够发挥其真实的作用。第二,互联网的应用解决了以往总结性的评价,使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试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通过伴随式、多角度的評价系统,提高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进功能。并且从评价工具上,不仅仅依靠于试题、试卷,从知识领域向内心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能够测评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情感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19]。第三,在参与者上,评价系统应脱离以教师为核心的主体构建。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的应用体系,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可以将评价主体扩大到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使评价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也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使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度不高这一问题得以解决。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让三者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及时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数字化知识经济社会, 社会的发展以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为基础, 知识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形态。高等教育从单纯面授模式转向在线模式或混合模式已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20]。首先,我国的通识教育应紧紧抓住新形势带给我们的机遇,在顺应其教育目的之下,引取优势课程资源,成立高校通识教育机构;其次,整合已有资源,形成与课程体系相对接的模式,实现通识资源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后内与外连通,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形成中国通识话语体系,不仅服务于大学,而是服务于社会,做到大学与社会的对接[21]。

注释:

①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DB/OL].[2016-02-04].[2017 -12-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2/t20160219_229804.html.

②中国教育新闻网.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协同推进三年取得六大进展[EB/OL].http://www.jyb.cn/china/gnxw/201505/t20150516_622468.html.

参考文献:

[1][7]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2]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4).

[3][13]杜积西,严小芳.云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93

[4][19]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5]顾明远.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3(6).

[6]李宜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2.

[8]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14

[9]陈小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汕头大学出版社,2010:189

[10]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5

[11]牟小刚.“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

[12]于永昌,刘宇,王冠乔.大数据时代的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7

[14]朱保安,朱润,许世明,张玥,袁超.我国“互联网+”视阈下高校通识教育略论[J].农业网络信息,2016(10).

[15][17]别敦荣,齐恬雨.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8(1).

[16]黄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学的创新——中国政法大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6(6).

[18]冯惠敏,黄明东,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11).

[20]朱永海,韩锡斌,杨娟,程建钢.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在线教育11年系列报告的综合分析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

[21]曹智频.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211

(责任编辑:宇美臻)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改革策略教育信息化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