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旅行的年轻人

2018-05-14闫夏夏莲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8年6期
关键词:旅行

闫夏 夏莲

或许,除了还能被统称为“Y世代”或“Z世代”,中国的“85后”“90后”“00后”们已经很难再用任何简单的人设来概括了。在社交媒体和共享经济的包裹下长大,年轻人们眼界广阔,自我意识高度觉醒。当世界不再等同于远方,旅行也开始像一件日用品般令人习以为常。“游客”开始成为绝不会用来自称的禁用词,童年记忆中的跟团游也都成为噩梦。因为对自己和世界有足够的安全感,决定一次出行有时只需几分钟。如果说,前代文艺青年只身上路是为了追逐孤独,那么“Z世代”的独行或许只是为了给即将结识的新朋友空出位置。他们自如地融入当地,比起照搬攻略,更乐意将酒保和咖啡师的话当作下一站的靈感……《悦游》请到一群“85后”“90后”“00后”聊聊自己的旅行故事。现在的年轻人,原来都这么会玩儿。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是我的家和办公室。”

Summer

85后,法律研究生毕业、旅行摄影师

“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跑到了伊朗沙漠的中央,一个人露营了一周。我爱沙漠的纯粹与寂静,这是我能送给自己最好的新年礼物——与沙漠的独处。这是我刻意放慢脚步的一种方式,是对过去一年飞逝的时间做一次反向观察。

最让我感动的是沙漠中的枯树,那样孤零零地站在一片荒漠之中,树枝早已枯萎,却依旧那般倔强,比生命与死亡都更强大。我会走很远很远的路,找到这些枯树,给它们读聂鲁达的情诗,一起坐会儿。晚上我一个人点着篝火、煮着面,看沙漠里的圆月,有时远处依稀传来狼叫声,其问还经历了两天的沙漠风暴。就那样把小小的自己彻底放逐在纯粹的自然之中,算是原始野人生活的体验吧,哈哈。

有过露营经验的人都知道狼萁实不可怕,它们精明、害羞,宁可去村庄里偷鸡,也不敢来你的帐篷肉搏。我倒是很想见上它们一面,可惜它们闻到我的气息就会躲得远远的。我在我的地盘上洒满了野尿的气息,散布着一种“我是这片沙漠最大、最恐怖的动物,你们都应该闻风丧胆”的信号,经常把自己逗得乐出声。但最重要的依旧是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对其他动物的尊重。住在沙漠里的人是不怕毒蛇的,他们会告诉你:要是哪个巨人突然在我背上踩了一脚,我肯定也会自救。应该学习的是我们,学会不侵犯别人的空间,不要带着人类的高傲,我们都是一样的生灵而已。

通常如果有人对我说,我知道有个地方,没有什么游客,有点神秘,具体更多的信息我们也不知道了,你得自己去探索,我马上就会决定出发了。对我而言,旅行最有趣的部分是完完全全把自己暴露在一个从未有过的‘新世界之中,刷新自己的过往认知。

我爱自己设计一些别人没玩过的路线,比如我知道一条很少有车通行的山路,两边是最原始也最美的伊朗山脉和森林,可以走上四五天,每天停下来去山谷中徒步,找到瀑布,蹦到水里游泳,在偏僻原始的小村庄里买山蜂蜜吃。又或者,依靠山的形状辨认方向,自己一个人在沙漠里暴走好几天也不怕丢。但我最想做的还是秋天的时候与这里的游牧民族一起完成一次迁徙,记录他们的生活。

“带妈妈旅行,一种挺好的‘阴影。”

Austin

85后,设计品买手店主理人

“最近和旅行有关的趣事,就是我第一次带我妈妈出去玩,这也是她第一次去欧洲。在十天里,我带她去了里斯本、米兰和佛罗伦萨。虽然她也经常和朋友出门旅行,但是到了那边你会发现,你的妈妈突然变成了一个不能自理的小孩儿,开始完全依赖你。这次经历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挺好的‘阴影,特别奇妙。

首先,这是我第一次需要在旅途中处理这么多突发状况。比如,出租车把我们从机场送到小巷里的住处,妈妈会自觉认为外面一定是宽马路,一下子就把出租车门撞到墙壁上。要不然就是你两秒钟没有看住她,就会听到她突然特别开心地说:‘诶?!还给我花!我一回头,妈妈已经把小贩塞来的半捧花都抱在怀里了。还比如在佛罗伦萨的窄桥上,她走在我身后,我看到一个小丑走过来,一秒之后,我又听到我妈在说,‘儿子快点儿给妈拍照,一回头,那个小丑果真又已经搂住我妈妈了。再或者,她会一边拍照一边很兴奋地走,一不留神就把人家地摊上卖的画一溜儿踩了个遍,导致那些画画的人一路追我们。但是,她也有出乎我意料的地方,我原本以为她只喜欢逛街,然而在旅行结束时她告诉我,在这次的三个城市中,她最喜欢佛罗伦萨,因为艺术触手可及。她说,‘一个孩子如果出生在这样的氛围里,那长大后也不会太差。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家庭旅行其实是一个已经长大的我和她重新了解彼此的契机。 我妈妈很喜欢喝咖啡,她可以在咖啡店里坐得住,不过当她自己这杯咖啡喝完后,就会问我:那你什么时候喝完啊?我有每天健身的习惯,旅行时也会每天一早等着健身房开门就冲进去,但要看好时间,不然我妈自己在Airbnb里待太久就要开始给我发短信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不就是在带我的妈妈去做小时候妈妈带我做的事情吗?这种真实的反差让我特别震撼,尽管整个旅行中她是很开心的,但当我发王见她确实老了时,心里很酸。

回程时,我们在巴黎转机。妈妈是个爱美的人,年轻时也曾经是个每天蹦迪、很潮、很野的女孩儿,所以她非常爱逛巴黎机场的免税店,想去尽可能捕捉一些法国的气息,于是我告诉她,下一次就带你去巴黎吧。当然,因为带着她真的是精神要200%紧绷,我可能也得先缓一阵……

顺着家庭这个话题去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我的孩子想要高中毕业后不上大学,先去‘傻玩儿一段,我会支持ta的。因为旅行是饱满自己内心的必修课,ta回来的时候或许邋里邋遢、身无分文,但也一定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最重要的是一张AMEX黑卡。”

Nyx Chen

90后,高端旅行定制公司FCT Butler&Concierge创始人

“因为常一个人出差,所以对我来说,旅行的安全感是和服务标准相关的。好比如果半夜航班抵达,我一定用酒店的车接机,因为当你的接机人员身着制服,戴白手套,车内有Wi-Fi、报纸等你需要的所有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就算在车上睡着了也一点儿都不用担心。在旅行这件事上,我其实是一个‘说走就走的人。可能是在之前的‘马航事件中差点儿就坐上MH370回北京的缘故,我真的觉得你无法预测明天,想去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去做。所以有一次朋友问我要不要去参加不丹的一个冥想之旅,我五分钟之后就给她回复说,‘去。因为大家每次都说等有时间了怎样怎样,但其实生活真的太忙碌了,所以当有一个新的契机,或者明确了某个时候自己特别想去哪,我就会选择立刻出发。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旅行是前年跟男朋友一起去非洲那二十天。也是临时决定的,所以我们提前24小时订好了旅行中的一切。先去了摩洛哥,再去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然后去了塞舌尔、马达加斯加、留尼汪、毛里求斯,最后从迪拜回到了北京。一圈下来,除了想念西红柿炒鸡蛋,我真的觉得这个地球太大了,有很多东西你无法掌控,会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我们在肯尼亚的旅行合作方从我们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给予了非常高水准的服务。但真正让我有感触的恰恰就是游猎营地内外的贫富差距。我们的营地中有酒庄、严密的安保和舒适的一切,但当第二天去参观附近的原生态村庄时,会发现他们的房子仍然是用树枝和木头搭就的最原始的房子,屋内依旧在用蜡烛照明。从奢华享受到当地的真实生活,五分钟的车程就足以切换。后来,我跟酒店总经理聊起这件事。总经理是个非洲人,他告诉我,他非常感谢这个营地的业主,因为这位业主曾经资助他读书,又继续资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他能在这里工作,有一份好的薪水,于是他的孩子也能有机会接受教育,从此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他真的是怀着感恩的心去做这份工作。尽管我们会因为各种目的踏上旅途,但是通常让我触动的也都是这样人和人之间的故事。

如果旅行时我只能带一件东西的话,那应该是AMEX信用卡。因为它不仅可以刷卡,当我在旅途中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我会打电话给美国的服务人员解决问题。当然,对我来说,旅行时带上能胜任所有场景的衣服也很重要。每一天的景色是不同的,住的酒店也是不同的,我希望拍出来的照片是很生动的。但细想之下,衣服也是能用信用卡买到的。”(笑)

“如果只拍空镜的话,这个地方和我有什么关系?”

Muga&Tuki

Muga,85后,奢侈品行业+Tuki,85后,设计师

Tuki_“我特别喜欢看建筑、拍建筑和人,所以和Muga成为朋友后,我们先一起去探索了上海的一些地方,然后是我们国家的东北和欧洲的四个国家。我是典型的摩羯座,旅行计划不能被打破,会在出发前就想好在什么时间、从什么角度来拍照,比如去哈尔滨大剧院前,我把酒店就定在它旁边,为的是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都能去到它旁边拍照。但是去欧洲那次,一趟晚点的火车让我们滞留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镇,我的计划被打乱了,不得不入住火车站边一个类似‘七天的酒店。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居然在当地一座非常美丽的古堡看到了日落。”

Muga_“火车延误那次,我和Tukl说,无所谓啊!来都来了,人生能有几次机会在欧洲小镇火车站旁边住‘七天呢?Tuki问我要不要和他去东北看哈尔滨大剧院和‘森之舞台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出差,那时是冬天,我是在北京现买了厚衣服直接去的。我的旅行常常是這样,你提前约我,比如几个月后的时间我不好定下来,这种立刻要走的倒是能立刻决定。以前去一个地方,会觉得一群朋友一起合照很俗气,但是后来发现如果只拍空镜的话,这个地方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所以现在更喜欢和Tuki-起拍建筑和小小的人,带了人这个建筑会活起来,而且我连P图都省了!(笑)”

Tuki_“我有一群玩Instagram的朋友,一共是七个人,常常线下见面。我们有一个共用的GoogleMap账户,可能这段时间我们中有一个人去哪里旅行了,就会随时标注,我们再去同样的地方就会在地图上面发现那个朋友当时记录好的值得一去的点。比如我们中不同的人去过日本,在Google Map里点进去就会发现,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看的咖啡厅,那里是一家超级好吃的餐厅,又或者这里是六本木一个看东京铁塔的绝佳地点。第一个标注的人往往会有极大的成就感,我们常常先后去到相同的地方,想要拍到和别人都不一样的角度。”

Muga_“特别难忘的是在慕尼黑的时候,我们顺着一个帖子找到了不在行程里的一个地铁站,那时已经是末班车时间,地铁里没有人,整个空间是蓝色的,实在是太美了!我觉得旅行对我来说,就是偶尔从自己的剧本里跳到别人的剧本里生活,所以我希望一直能去到和我自己的环境不一样的地方,一直保持惊喜的心态。”

“旅行,就是想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张诺娅

90后,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徒步者

“我是一座‘休眠火山,会把所有东西都蓄积起来,再用旅行这种高效的、快速的方式爆发。我会开始接触长距离的耐力项目,是因为大二时.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要跑横跨美国的贯穿线路,每天都是一个马拉松。在这89天里,我一直在follow他的动向。这件事发生在我周围,让我觉得人类的极致探险不一定要很遥远的人才能去做。我对旅行的定义就是想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别的地方走一走,去探索两条新路线,哪怕这个‘别的地方只是家后的树林,或校园里的自然保护区

22岁时,为了开始第一次长距徒步,我要从盐湖城前往出发点丹佛。在各种交通方式里,我选择了搭顺风车,并且在一天半的时间里真的成功了。车开在州际高速上,旁边就是科罗拉多河的河水,我在山谷的左边,山谷的右边是我本来可以乘坐的火车线路。当时列车正从那边飞驰而过,我好像看到了平行时空里的自己,如果我没有选择搭顺风车,就会坐在对面那列火车上。可能我看到的风景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我的故事、人生体会、情绪波动、今后能对后代讲的事,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觉得‘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对年轻人的启示在于:当你在最有想要探索世界的冲动的年纪,就应该好好利用这种能量,书写自己的故事。

旅行中一件事如果难忘,一定和我们最深处的情感有关。比如,在走PCT时从一次暴雪中突出重围,同伴在附近发现了新鲜的人类脚印高喊起来,那种知道有人在我们附近的兴奋…-我们明明在距离洛杉矶、旧金山这种国际都市这么近的地方,但当时的感觉是你就站在珠峰的顶上,周围没有人,除了身边的两个人可以跟你分享这个经历。孤立无援到这种程度,同时又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那么有价值,如果没有同行者的印证和鼓励,是不会有这样的情感的。”

“我的旅行是,先决定去哪儿跑步。”

头马

85后(其实是89年生),编剧/作家、南极马拉松完赛者

“世界上有个‘七大洲马拉松俱乐部,只要在七大洲都完赛,就能成为这个俱乐部的成员。亚洲、欧洲的赛事选择很多,但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南极马拉松赛才可以。所以当我决定去南极跑马拉松时也没有想得太清楚,只觉得这个事情一定非常有趣。提供过保险和各种文件,找人签过‘生死状,我们先抵达智利的最南端,再被俄罗斯的军用飞机直接送往南极的比赛营地。不同于南极游通常从乌斯怀亚坐船出发,沿途能看到多种景观和动物,我们被直接投放到单调的南极大陆。

之前在我去过的地方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冰岛。但是南极比冰岛更让人觉得不寻常,那种直接的壮观震撼了你。那里可能是我去过的最安静的地方,而在南极的几天也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几天。在总共50位参赛选手中,有五个中国人,其中一位笃信佛教,自带了唱经机。所以一件‘有趣的事是,在某个瞬间,《金刚经》的乐音响彻在外星球一样的南极营地里……

跑的时候确实挺难的。11月是南极的夏天,平均温度在-20℃~15℃,但跑起来又会大量出汗,我当时穿了三层衣服,半程下来整个人已经从内到外都湿透了,不得不回到营地换了衣服后再跑。雪地跑步是使不上力气的,我之前的最好成绩是4小时45分,但是在南极马拉松跑了七个多小时(因为后半程基本是走下来的)。通常30~35公里被称为马拉松的‘鬼门关,你会体验到最痛苦的过程,但南极比较特殊,这种痛苦更多是心理上的。跑到后面,选手问的距离被渐渐拉大,你前后会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补给站的陪伴,会陷入彻底的孤独。记得当时我好不容易独自走到最后五公里的地方,突然一抬头就看到了太陽,当时是夕阳的时间点,那个景象非常壮观,因为在南极看到的太阳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你就觉得自己是在外星球上,会直接感受到宇宙问的壮阔。我立刻就哭了,是被自然震撼到哭了,同时又带点儿自我感动,因为确实很痛苦,全程都在告诉自己要坚持,要坚持。

我真正的旅行就是从2015年接触跑马拉松开始的,除了去年年底去南美旅行没有跑步,而是去探访某种‘神奇的药水之外,都是先决定去哪里跑步,再规划去那个地方玩。我的旅行都是‘随缘的,通常时间会持续一两个月,只要是没有去过的地方,我对那里都会有好奇心。”

“你的心对这个世界放得多开,世界也会对你有多开放。”

CoLin

85后,外企员工、热衷义工旅行

“我记得我是周六到的非洲,周日的晚餐是一个18岁的德国小姑娘和17岁的德国小伙子为我们准备的。他们也是义工,尽管也才来,但已经配合得非常默契,一看就对家务非常娴熟。那是在南非一个很小的小镇,当地人甚至能数得出在我之前有几个中国志愿者在这里待过。

我被安排在一家观鲸机构工作,要做的事情一是担任助手,二是记录鲸鱼的习性,三是给船上的观鲸游客们稍做讲解。前两件事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是面对一船船英文流利的欧洲人,我的语言还是有很大不足。好在他们的宽容度很高,在我一直抱歉自己的英文不好时,他们说,‘这有什么?我的中文肯定比你想象中的还要烂。所以,对我而言,旅行中的安全感大多来自身边人的热情。你的心对这个世界放得多开,这个世界也会对你有多开放。我接受过别人的善意和帮助,因此也愿意在旅行时帮助别人。

工作期间还有些有趣的小事发生,比如观鲸船通常会开得特别快,我负责找鲸,要站在船的最高处,所以很快裤子就被海水完全打湿。体重200斤的船长很友好,拿他的裤子给我换,但真的很肥大。还有一次,我在净滩时遇到一条巨毒的毒蛇,化险为夷后机构的同伴开玩笑说,如果你被咬了,我们可能就要帮你联络保险公司,然后给你处理后事了。所以做义工也是有‘门槛的,那就是你至少要能够照顾好自己,有保护好自己的能力。

下雨天、大风天不适合出海的时候,我会去给当地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讲海洋知识。课程内容虽然是机构安排好的,但面对孩子,我还是不知所措。孩子们特别配合,也极其热闹,上完一节课后我的喉咙都哑了,但是特别开心。坦白说,如果没有工作一两年的时间,是没办法自称‘义工的。现在旅行范畴里的义工活动更多还是体验性的,所以比起为大环境做点儿什么,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分享义工旅行的经历,去感染自己身边的人吧。”

“太可怕了,我的妈妈不认路。”

Zoe

00后,北京某国际学校初中生

“其实之前出国玩儿的好多事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能想起来小时候和妈妈去美国一个爷爷家住,我的工作是帮爷爷喂鱼;在东京街上走的时候,我把头发卷进了梳子里,和我一起去的爸爸花了好长时间才帮我把头发解开;还有去米兰看世博会,我第一次被真正的机长教怎么开飞机,他还给了我一枚小纪念币从小学四年级起,我每年都会一个人去加拿大参加夏令营,最开始不习惯,后来我发现要找到新朋友,不能从结伴来的同学那里‘下手,得找—个人‘落单的。但今年去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设计和绘画主题夏令营,我打算找个朋友和我一起,因为担心艺术家都比较安静,不会那么容易和我成为朋友。

下一次旅行,我要去伦敦。因为我特别喜欢《哈利波特》,也喜欢大城市。大城市人多热闹,不然不是连问路都不知道去哪里问吗?通常出门,我的行李我自己会弄,包里面一定会有零食l除了薯片什么的,我一定会多带一些方便面,万一早上起晚了没赶上酒店早餐,或者吃不惯当地的饭呢。这次,和我一起去的还是我妈妈,但是太可怕了,我的妈妈不认路,而且她特别容易烦躁,比如上次在阿布扎比,我们租的移动Wi-Fi特别难用,得一直用手扶着才能充上电,打开地图的时候她就着急了,说‘你看吧!你看吧!所以在外面旅行租车时看导航、给酒店打电话问路都是我的任务。但是和她一起计划行程还是挺好的,因为就算她去迪士尼乐园一天只计划玩儿俩‘茶杯项目,也是我们一起的假期啊!

比起酒店,我更喜欢住Airbnb,因为房间会更大;比起妈妈带着我出门,我更理想的旅行是和朋友、同学一起。我的学校经常会组织大家去外地玩,就算去北戴河,我们都会觉得这趟旅行特别搞笑。我语文不太好,但是要我描述的话,我觉得旅行应该是‘自由的!”

“我一个人旅行就是奔着和陌生人交朋友去的。”

刘轩诚

90后(98年生),准艺人/演员

“我记忆中的第一次旅行是2008年和家人去新疆。我爸爸特别爱旅行,他和朋友们还有一个‘驴友团,那个时候我很小,但是隐约会觉得离开自己日常居住的地方是一件很酷的事。受到家人影响,我在规划旅行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多地选择步行,在城市里走街串巷,因为那会给我和当地人一样生活的感觉,我觉得这很酷。

第一次潜水是在西西里岛,那也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旅行。原本Intro水准的学员只能潜到八米,但是教练看我骨骼清奇,带我到了12米。我喜欢上潜水,除了喜欢被海水包裹的感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轻易让你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潜水时,我遇到过34岁的瑞典飞行员,他告诉我,在我出生那年他就已经有了潜水执照,也遇到过曾经在中国生活了11年的欧洲大叔。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西西里旅行,就喜欢上了这里,然后留下来在潜水店打工、生活。但是我不会的,我不太会被一个地方困住。我会比较喜欢尝试‘危险的项目,因为觉得越有危险性,越有意思。比如跳伞,如果沒出意外,那就一定会是特别不一样的经历。

老实说,我一个人旅行就是奔着和陌生人交朋友去的,但是除了在Ins上点赞,我不会刻意和他们保持联络,我也想留点儿距离感,在平时的生活里互不打扰,在旅行的几天里聊得开心就够了。

原本今年还计划一个人去埃及红海潜水(虽然这样很可能会没人给我拍照吧),并且已经花了两周时间做出了细化到某一天列车时间表和中午吃什么的行程,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成,我只好去了曼谷和芭提雅。但很意外的是,曼谷作为中国人常去的大热门,给了我特别奇妙的一些瞬间。我记得到曼谷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市中心的路上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商铺也在卖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头顶上的轨道桥还开着,时不时就有火车开过。那时候我就像来到了诺兰的《蝙蝠侠》里的纽约一样,感觉特别棒。我会因为看了电影《七十七天》而想去沙漠徒步,会因为看了《火星救援》和贾斯汀·比伯的MV,就想去拍摄地冰岛旅行。在学习表演之前,我旅行时是完全不关注人的,但现在就一定要去人特别杂的环境。

对我来说,旅行是成长吧,每当由外而内去观察遇到的人,我都感觉旅行能一下子灌进我脑子里的东西太多了。”

“骑车环游世界,可能会米得比较容易。”

小A

90后,长途骑行发烧友、不死骑联合创始人

“在高中毕业的暑假,我决定去台湾骑车环岛,给自己一次值得纪念的毕业旅行。骑到第九天在台湾东部,正好遇到台风。那天我要翻越一座山,雨水像瀑布一样流下来。我在逆风中爬坡,淋着雨,没穿雨衣,车也出了状况、无法变速。我当时很执着,一定要骑着完成不可,不愿意下来推车。那时后面正好有一台私家车开过来,一个女生摇下车窗,整个上半身探出来淋着雨对我大喊‘加油。那是我第一次独自旅行,准备不足,但遇到了来自陋生人的鼓励,那种感觉特别震撼。从那之后,我对骑行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骑车旅行最让人着迷的部分奠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广阔的世界地图上持续着一点一点地移动,用不慌不忙的节奏来到自己定下的终点。

如果说台湾是所有旅途的开始,在青海骑行的经历就像是给人生找到了崭新的角度,以至于我创业后刻意把这段路重新骑了一遍。在青海骑行的那段时间,会觉得每天只要能满足吃饭、洗澡、睡觉这三个基本条件,就足够美好了。有一次,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我坚持翻越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山口时,目睹雪白的群山耸立在碧空如洗的苍穹下,天地一时归于寂静。我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庆幸自己能够来到这个世界。

我在香港出生,从小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叫成功,但是跟旅行中遇见的人交流之后,会发现原来生命有很多种展现的方法,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情节安排才叫完美,这跟我以前认识的世界很不一样。我在一段绝望的骑行中遇到了一个放牧的藏族大哥,带我们去他家住。他的家很简单,就是一个用泥土糊的房子,没什么生活用品和家具。但是我们跟他聊天的时候发现,其实他很有钱,养了两三百头牦牛,一头牦牛差不多市价八干元。他当着我们的面把一头小牦牛宰了,教我们怎么烤牦牛肉吃。他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跟别人分享,也不会因为有这些牦牛就不努力去工作、搬到更好的地方生活。他知道这是他要坚持的事情,会一直放牧,养更多的牦牛。

这对我后来创业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让我知道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去满足内心,人活着的方式有太多,没必要一定要做什么才好,但一定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猜你喜欢

旅行
沿着湿地去旅行
夏日旅行
环城旅行
独自旅行
放假了,去旅行吧!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旅行中爱的分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