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在树上的国旗

2018-05-14王宗仁

阅读(高年级)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之根母女俩格桑

王宗仁

汽车在唐古拉山北侧的一个洼地里抛锚后,我鼓捣了近三个小时也没有排除故障。这时天近暮晚,四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涂上了一层绚丽的晚霞,天地间罩着一天中最后的灿烂。我这才很不情愿地从汽车底盘下钻出来,搓掉了两手的油腻。我看到山根下的某一个角落,耸立着两尊雕塑般未归去的野牦牛,沉隐、厚重,如同一幅藏区的油画。

我对还趴在引擎边苦苦修车的助手义成说:“别折腾了,省些力气今晚当山大王吧!”

义成笑着回敬我:“今晚还真轮不到我们当山大王,你没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吗?”

我顺着义成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足百米处的路边,类似小方桌一样的石头堆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铁皮暖水瓶。啊,是格桑旺姆阿妈的拥军爱民茶水站!汽车抛锚后,我只是急急地顾着修车,竟然没有留意到了什么地方!格桑旺姆阿妈,一提到她的名字,高原军人滚烫的心就仿佛回到了故乡!这时,我再抬头望了望稍远处的山坡下,一棵不算很高的白杨树举着一面红旗,卷着高原的风一声高过一声地飘扬着。对于来往唐古拉山的人,特别是军车司机们而言,那面红旗是插在他们心坎上的呀!

往事引我回望,那是故事的起点……

从山中延伸至公路边的那条无野草掩盖、只有砂石的崎岖小路上,一老一少两位藏家妇女背着一大一小两个酥油桶,心急腿慢地匆匆而来。格桑旺姆和她的女儿卓玛每天都会数次往返于这条路。公路边终年积着厚厚的冻雪,然而却有一块光溜溜的地面坦露出来,那就是母女俩放置酥油桶及她们容身的露天茶水站。当然,有时候遇上风雪天,或是盛夏烈日的曝晒,她们的头顶也会撑起一把伞,那是汽车兵心疼母女俩,为她们打造的一方天地。过后,她们总会想尽办法把伞捎给主人。有什么办法呢?领了情绝不欠债,她们祖辈都是从风风雨雨中走进走出的实诚人!

公路在茶水站旁突然變得平缓,前面不远处便是下山的陡坡了。司机们总是会在这里停车检查一下车辆,尤其要看看刹车灵不灵,才能放心下山。这也是母女俩将茶水站设在此处的因由。一杯酥油茶或一杯白开水,都会让人品味到人间的温情,大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么多年来,子弟兵给边疆的亲人创造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格桑旺姆和女儿每送别一个挥着手向她们告别的亲人,心里就像植入了子弟兵军帽上那颗鲜亮的红五星,亮堂堂的。格桑旺姆记得很清楚,那天清晨阳光少有的丰沛,她家的院子、水缸以及帐篷前的草场,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美好。汽车连的那位沈连长带着两个兵,把一面国旗送到了她和女儿手中。连长对她们说:“高原上有战士的家,家中有亲人。战士和牧民都是国家的好儿女。”随后,两个战士在帐篷前挖了个坑,将他们带来的一根木杆栽下,足有10米高。于是,那面国旗就神采飞扬地飘在了木杆顶端。

奇迹发生在第二年夏天。那根旗杆原本是战士们从昆仑山中挖来的一棵正在蓬勃生长的白杨树,把一棵好不容易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成活的树,移到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想成活?太难了!然而,天遂人愿,白杨树旗杆在格桑旺姆阿妈的祈祷声中,在卓玛勤快的浇水施肥中,居然抽出了嫩芽,一瓣、两瓣、三瓣……抽出了春天!好个有生命力的白杨树旗杆!霎时,整个唐古拉山都变得鲜活起来!

国旗长在树上,树根深深扎入大地。杨树之根亦是国旗之根、人心之根。这不是一种艺术表达,而是军人对边疆藏族同胞的满腔热爱,是祖国对藏地神圣疆土的深情信赖,它传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

猜你喜欢

之根母女俩格桑
美丽的汉字,中华文化之根
颂歌
贾丽的诗
糟糕鱼
停电那点事儿
可爱的妈妈
飞翔的鸟窝
臂挡烈焰 舍己为群
一个合力抗癌的家庭
格桑加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