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中国古钱币的非货币价值

2018-05-14徐靖彬

新丝路(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钱币货币价值

徐靖彬

摘 要: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古钱币在货物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但是,除了货币价值外,中国古钱币还拥有着其他价值。这些非货币价值同样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货币;价值;古钱币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从最早的流通最广的实物货币“贝”的出现,到秦半两、汉五铢,以及之后的各朝代的年号钱、民俗钱,可谓是种类繁多、形制多样,乃至形成了独特的古钱币文化。作为货币,中国古钱币首先是一种交换的媒介和价值尺度,使人们摆脱了物物交换的不便利性,加快了货物的流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古代钱币并非只有货币的功能。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古钱币还拥有着其他非货币价值。本文试从艺术、民俗、思想等方面探讨古钱币的价值。

一、作为装饰品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装饰品即用来装饰的物品,可以美化个人仪表,或者装点居室美化环境等。如今随着物资生活的丰富,市场上多种材质、形制的饰品琳琅满目,人们越来越享受生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古人和现代人是一样的。即使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代,人们也没有放弃对美的向往。古人就地取材,贝壳、鸟羽、石头、兽骨等等都可以成为制作饰品的材料,甚至于圆形方孔钱也成为了饰品。

1.古钱币成为装饰品的可能性

一件物品要成为装饰品,必须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观。而从古钱币的外形来看,它有着成为装饰品的可能性。首先,独特的外形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使自己具备魅力。比如早期的实物货币“海贝”,外形就比较特别。其次,物品的稀有程度和价值使古钱币作为装饰品成为了可能。“海贝”较为稀少,作为货币本身有一定的价值。把它作为装饰品不仅美观,而且也是财富、地位的一种象征。第三,某些古钱币外形、文字都十分精美,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圆形方孔钱在古代货币史上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古人受到“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较深,同时也为了方便携带,因此把钱币铸造成圆形方孔的形制并且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除了外形不可更改,其他可以加以改进美化的就剩下钱币的材质、钱文和纹饰。尤其到了宋代,古人对钱文的研究到达了一个高峰,出现了对钱、御书钱等等,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素有“铁画银钩”之称的宋徽宗手书的“大观通宝”便是其中的精品之一。把这些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古钱币作为挂饰、吊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后,古钱币本身蕴含的吉祥寓意是其成为装饰品的有利条件之一。

2.被选择为装饰品的古钱币

最先成为装饰品的古钱币是“海贝”。不管是成为实物货币之前还是之后,“海贝”因其独特的外形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饰品。在生物学的分类中,“海贝”属于腹足纲宝螺超科宝螺科的黄宝螺种。宝螺科的贝类,著名的有红花、雪山、地图、眼斑、黑星和白星等,色彩瑰丽、光泽夺目,得到了古人的青睐并成为了各种样式的饰品。如考古学家在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西北的洋海墓地中发现,墓主人的头上戴着缀有海贝的彩色毛编织带和假发辫。[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资的丰富,海贝逐渐退出了货币舞台,同时也不再广泛地被人们选择为饰品。

接替海贝登上钱币舞台的是金属钱币。其中有少部分的金属钱币,因为美好的寓意成为了饰品,大多为民俗钱。比如缀饰钱,主要缀于幼儿的襁褓和衣帽上,多用银打制成较薄的钱型饰品,钱文一般为“日月同庚”、“天降麟儿”等,表达人们期盼儿孙消灾去难、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后赵石勒所铸造的“丰货”钱又被称为“宜男钱”,据说女子佩戴后可生男孩。古人特别重视后代的繁衍,希望人丁兴旺,因此“宜男钱”是女子乐意佩戴的物品,于是在后赵时期,“私带男钱压鬓低”成为一种流行的习俗。[2]

3.古钱币的艺术性的时代价值

虽然中国古钱币已经退出了流通渠道,但它本身的艺术性在当代仍然有着时代价值。首先,精美的外形使得古钱币仍然是人们选择装饰品的选项之一。人们会选择品相较好,钱文精美的古钱币作为扇坠、挂饰、首饰等,突显自己独特的品味。其次,美好的寓意是现代人向往幸福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除了代表吉祥的民俗钱,某些朝代的年号钱也有美好的含义。比如,人们喜欢把清代的十三位皇帝的年号连成一串,寓意家族兴盛;或者只佩戴“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寓意长寿、平安,皆因清朝的国祚较长,尤其是康熙、乾隆两朝皇帝在位时间较长,社会繁荣的缘故。第三,较强的艺术性使得古钱币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品。如今,许多收藏家喜欢把古钱币作为他们的收藏目标,不仅是因为它在市场上的升值空间,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具备收藏价值。宋代的对钱、御书钱,形制各异的民俗钱等都在此列。

二、与人生礼俗相结合所传达的民俗价值

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古钱币不具备流通功能,但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者们称之为民俗钱。它的形制与流通流通货币相似,钱文不同,还加以纹饰,部分钱币还运用了镂空技艺,主要用于馈赠、赏玩、祈福等方面,往往跟人生礼俗相结合,具有浓厚的民俗性。

1.人生礼俗中的古钱币

(1)婚嫁礼俗中的民俗钱。婚姻嫁娶礼俗是人生礼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习俗“撒帐”一直沿用至今。撒帐习俗始于汉代,人们通常会把铜钱和枣子、荔枝、栗子、桂圆、花生等五果撒于床帐,寓意夫妻生活美满、早生贵子等。撒帐时以铜钱为主的,最早用于撒帐的铜钱是五铢钱。[3]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1年),梁铉的《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中有对撒帐钱习俗的描述:“灯攒九华扇,撒帐五铢钱。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4]除了五铢钱,古代还有特制的撒帐钱,其钱文一般为“夫妻偕老”、“天作之合”、“早生贵子”、“儿孙绕膝”等新婚吉祥语。至宋代,撒帐钱的习俗在民间更为普遍。古籍有载,“行参诸亲之礼毕,女复倒行,执同心结,牵新郎回房,讲交拜禮,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钱、彩钱、杂果撒帐次”[5],其中的金银钱、彩钱就是撒帐用的民俗钱。

与婚嫁礼俗有关的民俗钱还有压福钱、谜戏钱、七夕钱等。压福钱即压箱钱、陪嫁钱,用于妇女出嫁时压箱压福,常见的钱文为“和合千年”、“瓜瓞绵绵”等;七夕钱则是情侣之间互赠的亲密之物,是一种由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传说演变而来的民俗钱,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盼。

(2)生儿育女礼俗中的民俗钱。古人认为多子才会多福,希望四世同堂,人丁兴旺,所以对于养儿育女十分地重视,比如前面提到的“宜男钱”就是人们对子孙繁衍的向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对于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大事,必然要举办仪式“洗三”或“满月”来欢迎新成员,告知亲朋好友自家添丁的好消息。与之相关的民俗钱就有洗儿钱,即祝贺他人得子而赏赐或赠送的钱。此外,生育礼俗中的民俗钱还有百岁钱、缀饰钱、生肖钱等。百岁钱是婴儿满周岁时,用红绳穿系铜钱或银钱挂于新生儿脖颈的民俗钱,以期驱邪祈福,保佑孩子长命百岁。缀饰钱和生肖钱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只是形制和佩戴的方式有所不同。

(3)丧葬祭祀礼俗中的民俗钱。古人事死如事生,非常重视丧葬祭祀礼俗。冥钱则是这种礼俗中的民俗钱,也是丧葬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用于殉葬的冥币有直接用流通货币陪葬的形式,也有用泥、陶等材质仿制流通货币形制的形式。至唐以后,实体冥币逐渐演化为以纸张为材质的虚拟冥币,焚烧纸钱成为习俗并沿用至今。虽然纸质冥币成本低、便于加工,但却未能完全替代实体冥币。因为冥币的使用不仅仅是代表财富,更具备驱邪、祝祷的功能。比如放在特定位置陪葬的“口含钱”、“垫背钱”和“压棺钱”等,钱文有“开元”、“太平”、“乾隆”等吉祥年号,以及“西方接引”、“青云得路”等宗教用语,图案也多用八卦、八宝、回文等宗教纹饰。

2.古钱币在人生礼俗中趋吉与避凶的民俗价值

除了以上人生礼俗,古人生活当中还有许多层面有着民俗钱的影子,如岁时礼俗、宗教崇拜等,但仅从人生礼俗之一层面,我们便可管中窥豹,了解古钱币在中国历史中所展现出的民俗价值。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的国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各种民俗并世代相传。而古钱币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必然也承载着古人趋吉避凶的价值追求。所谓趋吉避凶,即谋求平安吉祥,避开灾难,既是人的动物本能又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撒帐钱、压福钱、洗儿钱、百岁钱,还是冥钱,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开灾难,祈求平安吉祥的生活。尤其是跟人生礼俗相结合,更显得人们对于趋吉避凶的重视。生、老、病、死是人必经的阶段,古人相信有了以古钱币为载体的民俗活动的加持,人生就会有如神助,平安健康到老。

三、作为文化符号所蕴含的中国古人的思想价值

中国古钱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交换媒介的功能,逐渐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最终脱离实体,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如同长城、黄河、长江、瓷器、丝绸、茶叶乃至丝绸之路一般,成为了中国符号,蕴含着浓厚的中国精神。

古钱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古人的生活中是有迹可循的。衣服的布料印染圆形方孔钱的纹饰,首饰仿制古钱币的形制,都给人以富贵、荣华的感觉;一些富贵人家喜欢用刻画钱纹的瓦当建造房屋,用钱纹装饰门窗,常见的有蝙蝠和圆形方孔钱纹饰,寓意“福在眼前”。经商人家则把天井的下水道口打造为圆形方孔钱的样式;丧葬祭祀焚烧的纸钱外形大多仿制金属古钱币,墓砖上刻画古钱币图案,墓室壁画上有摇钱树图案等等。这些地方出现的古钱币符号,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多地是蕴含中国古人的思想价值。

1.“天圓地方”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史学界认为,“天圆地方”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说之间的交流碰撞,催生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天圆地方”学说。这一学说集众家之长,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都有所体现。“天圆地方”学说经古人创造后,便运用于各个领域,建筑、堪舆,甚至个人的修身,国家的治理等。其中,古钱币的形制也受到了“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古钱币形制十分多样,有贝币、刀币、布币、环钱、圆形方孔钱等,流通时间最长的是圆形方孔钱。一方面,圆形方孔钱比其他形制的货币更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圆形方孔钱的形制更符合古人的思想,是“天圆地方”学说在古钱币上的浓缩。首先,古钱币的外形构图借鉴于阴阳家天圆地方的宇宙图式。魏晋时期的鲁褒曾在《钱神论》中形容古钱币“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次,圆形方孔钱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是天、地、人合一思想的朴素世界观的反映。第三,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上的思想,即儒法结合,外儒内法。一方面,统治者必须实行仁政,以儒家思想为标准提倡纲常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则要运用法制的手段加强中央集权。发行并沿用圆形方孔钱,能够时刻提醒统治者提高统治水平,加强对老百姓的道德教化,同时重视刑法,规避政权被颠覆的风险。把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能留传至今,为人们所认识,古钱币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2.宗教崇拜思想的体现

古钱币符号除了传承“天圆地方”学说,还蕴含着古人的宗教崇拜思想。作为实体钱币时,与宗教崇拜相结合的就有道教钱、佛教钱,钱体上刻画道、佛两教的宝物、神像、咒语等,可用于上梁、镇宅、占卜、佩戴、供养等,具有驱邪报平安的目的。上升为文化符号后的古钱币不止象征财富,也保留了宗教崇拜的内容。古人认为,古钱币拥有着神秘的力量,不仅是驱邪压崇的宝物,更是人神沟通的桥梁。刻画于瓦当等建筑构件上的钱纹,仿制钱形的建筑构件,以及门窗上的钱纹图饰,既有向往富足生活的愿望,也有驱邪保平安的祈愿,体现着中国人的本土宗教崇拜思想。把古钱币符号刻画于墓砖、壁画上,则有着接引祖先升仙的意思,反映着古人祖先崇拜的思想。

总之,无论是流通的还是非流通的,中国古钱币都已经超脱了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不再局限于象征财富,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它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思想价值是中国钱币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吕恩国.洋海货贝的历程[J].吐鲁番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8~16页

[2]汤可可.中国钱币文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6页

[3]汪锡鹏.钱与人的生前死后——钱与古代民俗之一[J].中国城市金融,2007年第10期

[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38页

[5][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嫁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6页

猜你喜欢

古钱币货币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给”的价值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古钱币被窃案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