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院校在校大学生财商状况研究

2018-05-14王冰之

今日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财商金钱大学生

王冰之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等多种方式对安徽财经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财商状况普遍较低,财商意识淡薄,高校财商教育有所缺失。财商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观、价值观、投资意识、消费意识、理财意识和创业意识,所以大学生财商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府引导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开展财商教育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一、财商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财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缩写为FQ(Financial Quotient) ,它是指个人或集体,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包括观念、行为、知识三个方面。具体指标可以从公众对财富的观念、行为、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财富观念

1.生存需要。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没有太多的野心与追求,靠基本劳动获得报酬,没有太多的存款,没有资本性投资。

2.安全需要。为了防止意外、疾病和养老,有所储备,或者购买国债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精神文化方面几乎没有支出。

3.尊重需要。追求物质享受和档次,看重身份和品牌,追求高报酬职业,或者自己创业。

4.享受需要。为实现财富自由、获得身份自由和时间自由,生活奢华,梦想跻身上流社会。

5.自我实现。把财富是一种象征与衡量标志,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6.风险偏好。无风险、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

7.财富继承及公益态度。被动接受、部分继承部分公益、完全公益。

(二) 财富行为

1.财富获取方式:(1)工资薪酬;(2)个体户;(3)创意产品、稿酬、专利;(4)创新创业;(5)投资,包括保险、理财产品、股票、投资项目等。

2.支出方向及比例:(1)衣食住行;(2)教育;(3)旅游;(4)文化消费;(5)医疗;(6)储蓄;(7)理财产品

(三)财商知识及运用程度

1.不了解;2.理解3.作为课程学习过;4.开始做日常预算及计划;5.记账;6.尝试理财。

二、大学生财商现状

与国外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不同,中国学生普遍对金钱没有具体认识,这与从小生长的环境不无关系。安徽财经大学作为一个区域性知名财经院校,所设课程多为会计类、经济类,开设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本次网络问卷对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196位同学进行了调查,高达90%的同学从没有过购买股票、基金等理财行为,35.71%的同学从未进行过记账,10.23%的同学生活费从不剩余。

大学生对财商知识的欠缺,使得月光族、啃老族现象频繁发生。近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网络贷款也致使很多立场不坚定、没有理财观念的大学生坠入财务深渊。生活费来源的单一,及金额的固定,限制了大学生理财意识的树立。该图为此次调查显示的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占比。

很多同学对财商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将财商简单当做合理消费,事实上财商更侧重于一个人认识金钱、获取金钱的能力。不久前,人们将财务自由进行了更生活化的划分,细分成了九个阶段:菜场自由、饭店自由、旅游自由、汽车自由、学校自由、工作自由、医疗自由、房子自由、国籍自由。更有社交媒体计算出要想在一线城市达到财务自由个人资产要达到2.9亿。如今微薄的银行存款利息显然在提示我们将钱存在银行不再是最聪明的选择,此时培养财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原因分析

大学生财商意识的淡薄有诸多原因,如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父母影响、学校教育等等。

(一) 家庭引导的缺失

中國学生受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错误引导,将所有的重心放在文化课的学习,甚至将钱看成俗事。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家庭所有资源的集中地,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入理想大学,尽可能给予其优越的生活条件,在物质上进行最大的满足,直至今日很多同学仍不识愁滋味。多数家长像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那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入理想学校,找到体面的工作,进行模式化的生活,很少会有富爸爸一样的父母鼓励孩子理财、创业,获取财务自由。

(二)学校相关教育缺失

高校缺少具体针对财商方面的教育,而开设的众多与经济相联系的课程偏向于理论化,同学在经历过老师的理论教学和期末的疯狂突击后,更多的知识再次归还于课本,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应用于实际。身为财经专业的学生不熟知股票交易流程,看不懂股票走向,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没有显现出财商方面的优势。

(三)学生自身的不足

突然间经济自由带来很多不适应,多数同学进入大学后首次掌握财政大权,对商品价格没有概念,导致消费没有计划,月初时,手中金钱充裕,于是大手大脚,等到后期捉襟见肘,靠借钱度日。如今大学扩招后多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源广泛,家庭状况差异性大。许多同学初次面对巨大诱惑,很容易产生从众、攀比心理,对物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名牌手机、服饰,忽略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四)社会导向的偏离

1.支付软件和购物平台的普及。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淘宝、京东等一系列网上购物平台应运而生,同学们足不出户也可以轻松买到需要的东西。这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纵容了某些同学冲动购物的恶习。据调查95%的同学都在使用支付宝,支付软件和购物平台的普及导致生活中现金支付渐渐减少,“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了校园生活的常态,金钱成为了一种虚拟的数字,购物后麻木地看着数字的变动,缺少了现金流逝的真实感,无形中加速了我们的消费。

2.网络借贷的出现。受到外来思想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奉行享乐主义,蚂蚁金服、白条支付等支付手段的出现降低了网络借贷的门槛,刚好适应了“花明天钱”的浪潮,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购物欲望,产生了很多并不必要的支出。

四、解决办法

(一)家庭转变观念

1.对于大学生家长,应该明白大学生理应具备完整的金钱观和分辨能力,家长们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进行呵护,更多时候应该学会放手,培养其理财能力。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生进行基础、简单的投资,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对于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消费习惯的同学,家长可以为孩子规定生活标准,每月汇给固定数额的金钱。

2.对于新一代家长,在进行孩子的财商教育时,实行目标管理,3-4岁时正确认识纸币,5-6岁时清楚金钱来源的渠道,7-8岁时学会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获取金钱,存储金钱,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

(二)学校加强引导

1.高层领导思想上要给予重视,认识到财商教育像情商教育一样重要,把财商教育打造成成安徽财经大学独特的课程优势,例如可以创立财商教育日,形成有安财特色的财商教育影响力,走在其他财经类高校的前列,形成安财财商热。

2.师资队伍要得到保障,引进财商教育人才,邀请专家来本校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财商教育的了解和兴趣。

3.开设与财商教育有关的课程,将财商学习设置成學生的必修课,增强学生对财商学习的重视。取缔一味的知识灌输,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举办类似于大学生股票比赛,职业经理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财商的作用,了解怎样提高财商。

4.营造财商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校园资讯平台,如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报、宣传栏、校广播站等渠道,以新闻、讲座、交流会、知识竞赛、规划大赛、模拟大赛等方式,充分其调动大学生学习财商知识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三)政府大力支持

1.政府机构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刻意识到财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当前财商教育的缺失,积极学习国外财商教育成功模式,借鉴国内其他高校成功做法,可以先从财经类高校或专业开始,树立典型,作为示范,引领和推动财商教育的发展。

2.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学习以及财商教育的积极性,协调高校、银行、证券、投资等单位广泛参与,利用媒体开展针对社会大众的财商知识宣传和普及,营造浓浓的财商教育社会氛围。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财商教育会引导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大众正确看待财富、合理创造财富、理性支配财富,因此财商教育意义深远,任重道远。(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指导老师:胡旺盛)

本文属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78709)。

猜你喜欢

财商金钱大学生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二则(金钱下的木偶)
语丝画痕
二则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黑龙江省“95”后大学生财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少儿财商创新发展之道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