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对策研究

2018-05-14胡纬华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设施设备

胡纬华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混乱、恐怖袭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出行是乘客的基本需求和首要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作为出行的承担着,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运营安全有序是每个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所追求的目标, 也是满足乘客需求、获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混乱、恐怖袭击等。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最重要、风险最大的安全问题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员工不安全行为,体现在的业务不熟练,设备设施操作不熟练,应急处置不当导致的安全事件;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追尾事故,导致200多人受伤,就是由于地铁行车调度员在未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内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线路是否空闲的情况下,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地铁10号线1005号列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二是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携带危险品乘车、违规使用设备设施等导致的安全事件;2013年7月19日下午在深圳地铁蛇口线黄贝岭站,有乘客携带的两箱锂电池突然起火,导致众多乘客产生恐慌,发生踩踏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二)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设施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才能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由于设备设施驗收把关不严,导致设备设施的质量不合格,一旦设备故障,将会导致列车运行延误, 甚至运行中断, 严重时会导致较长时间的运营中断, 严重影响运营安全。西安地铁3号线采用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的“问题电缆”,埋下安全隐患,导致民众恐慌,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设备设施的长期运行,检修不到位,设备设施的老化,也是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如: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正在搭乘电梯的部分乘客出现摔倒情况,原因为A出口便梯的固定零件损坏,导致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的断裂,致使扶梯出现逆向下行的现象。

(三)轨道交通运营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城市缺少轨道交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 对一些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未能进行有效遏止, 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安全控制保护区得不到保证。2017年12月6日深圳一非地铁施工单位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打桩施工作业,导致深圳地铁11号线红树湾南-后海下行隧道被打桩机击穿,列车严重受损,全线运行受阻,大量乘客滞留。

目前,国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和规范城市轨道交道建设和运营的,主要是各城市制定的地方法规,这些地方法规主要针对地铁运营治安管理、地铁设施保护、乘客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但对地铁企业运营安全管理缺乏系统、行业性的指引和规范。

在管理体制上,对于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分开的管理方式,需要解决如何统筹考虑全流程、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的问题;在安全监管上,要防止政企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少外部监管的弊病。就目前的城市轨道安全监管机制来看,缺少有关法律法规来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监管机制。

(四)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

随着社会的复杂多变,恐怖袭击已成为人类安全最大的威胁,由于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的火灾、爆炸等灾难性重大事件, 往往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以及运营中断,社会影响极为恶劣。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全世界的投毒事件,事件造成13人死亡,约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事件发生的当天,日本政府所在地及国会周围的几条地铁主干线被迫关闭,26个地铁站受影响,东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乱。

因此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也是影响运营安全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人为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对策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混乱、恐怖袭击等问题,从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定合理的对策,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土建、车辆、供电设备、通讯信号、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大系统,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高质量地完成本岗位工作, 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做到全员培训、持证上岗, 建立职工安全教育档案, 强化安全三级教育网络并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不定期的通过教育、培训, 提高地铁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加强设备巡检,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地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包括轨道控制、车辆控制、车站运营管理等多个子系统,而车站是最为重要的子系统。车站是地铁系统安全运营的保障,内部设有大量的设备设施,供电设备、机电设备、通信与信号设备的任何故障都可能对地铁运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运营实践也表明,造成车辆延误超过五分钟的运营事故,大都是由信号系统、供电系统、机电系统引起的。为了降低故障的发生, 就需要对系统的各种设施设备做好日常的保养、维护和管理, 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最大程度地消除发生故障的隐患, 从而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三)健全规章制度, 落实安全责任制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企业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以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制度, 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责任制, 健全有关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对运营安全进行监管,实行安全“ 一票否决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运营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收人按绩效考核, 直接与安全生产指标挂钩等,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营造事事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将安全,人人将安全的氛围,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未雨绸缪,提前预想,层层落实,强化管理,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确保运营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四)完善应急体系, 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旦地铁中断运营,必然会对整个城市的地面交通造成巨大压力,由于地铁空间相对封闭且狭窄、人员多且密集,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将会导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有可能会给整个城市甚至社会造成混乱。根据国务院《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各城市軌道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公安、消防、医院、公交等社会力量积极配合,分工协作,普遍建立一个反应快、保障有力的地铁运营应急抢险救援机制。

近年来,在安全科学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已与安全管理、安全评价、风险分析预测等工程技术广泛结合,并且推动了安全科学发展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普遍安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对状态监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有一个后台的故障处理和分析系统来实现对监控信号的处理,利用计算机准确及高速度的科学计算功能进行安全分析、事故诊断、安全决策等任务,充分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监控,提高整个监控系统的利用率。建立地铁事故处理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快速给出处理措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提高地铁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五)严把安全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空间优化者、城市建设主力军、交通出行先行官和改善民生大平台,是城市品质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安全质量工作对于轨道交通事业至关重要,一天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懈怠,必须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必须牢牢把握好“安全”和“质量”两大主题,始终坚持安全是底线,质量是根本,为城市品质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轨道交通的运营涉及众多先进设备和各环节人员。车辆、线路、信号等系统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将直接关系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为了保证轨道交通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减少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大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的科技研发的投入,将科研成果应用到轨道交通的设备上来,提高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七)完善法规体系,明确各方的管理职责

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法制建设工作, 根据各自的特点尽快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等, 对乘客各种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行为做出具体规定, 明确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履行的安全管理职责,城市的行政主管部门还需制定涵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大量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标准。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技术逐步深入,信息的快速传递,知识更新周期加快,已从5年缩短为2~3年,作为公共服务企业的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面临着巨大的安全管理的压力,针对地铁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必须反应迅速、科学处置,对员工的业务水平、应急响应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轨道的运营企业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宣贯的力度,规范设备设施的巡检,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严把安全质量关,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安全运营的水平,为乘客的安全出行做好保障。(作者单位为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设施设备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调试新设备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