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发展40年,见证中国改革开放

2018-05-14张睿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江苏高铁铁路

张睿

改革开放四十年,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中国铁路也在40年光阴岁月中走向成熟,江苏铁路更是发展迅猛昂首阔步进入了高速铁路新时代。40年来,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的技术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如今的中国铁路发展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强国之本的治国理念,使高铁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与人性化的轨道。

四十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在悠久历史的五千年沉淀中不过沧海一声笑;四十年,在中华民族的百年中国梦中亦并不长久。在这40年里,每一点成就的取得,都具有一点历史意义;每一个步伐的迈出,都是一个新的飞跃。

改革开放四十年,最显著的当数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和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由此而来的全社会的观念改革。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并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后,科学理论不断涌现,最突出的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这些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宝典,是中华民族迈向民主科学社会的精神动力。

随着祖国的腾飞,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中国铁路也在40年光阴岁月中走向成熟。我在近阶段对铁路文化、历史等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了铁路40年来发展的艰辛与努力,我为中国铁路的发展而骄傲,为铁路与祖国共成长而自豪。中国铁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40年来,伴随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铁路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以江苏铁路为例,江苏铁路曾经的三个反差,一是起步早和长期发展缓慢的反差,二是经济大省和铁路小省的反差,三是苏南地区世界最繁忙的沪宁铁路线与苏北、苏中腹地“土无寸轨”的反差。如今江苏铁路实现三大突破,一是牵引电气化带来的大提速,二是以新长、宁启铁路为基本骨架的苏北、苏中铁路网的构建,三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至此,江苏铁路昂首阔步进入了高速铁路新时代。在“十三五”期间江苏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总目标:“跨江达海,承接东西,辐射南北,方便快捷”。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新的铁路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以“三纵四横”为主架构的全省快速铁路网,江苏地方铁路自70年代后期开始建设,徐沛、南京城北铁路环线、新淮、镇大等地方铁路和支线铁路的修建,使江苏铁路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我省连云港出发经过陇海、兰新铁路,通向亚欧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线是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40年来,中国铁路的技术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在机车方面,从1980年代起,内燃机车逐步替代蒸汽机车,到90年代中期客运机车全部实现内燃化;在车辆方面,1990年以后国产25型客车陆续取代22型客车,成为主型客车;在线路方面,为适应列车密度提高和重载提速的需要,江苏铁路逐步向重型、无缝线路过渡;江苏铁路信号、通信等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40年来,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现今高铁以350公里达速运营的速度再次刷新了世界商业运营速度新高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决心与信心。始于1997年的中国铁路大提速,江苏铁路多次率先承担提速试验任务,顺利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CRH系列国产动车组,是全国最早开行动车组的线路。沪宁铁路穿越在长三角的城市群中,堪称世界最繁忙的铁路客运线,也是中国铁路客运最快速度的代表线路。高速度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让我们享受高质量的交通出行体验,更让高铁所连接和承载的城市文化和精神特质互相融合,并且重构着我们对于生活理念的认知体系。高铁在深刻变革我们的出行和生活理念,更快的速度、更时尚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高铁的高速运行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中国人的自信。

40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多普惠民生之举切实地服务于人民。我国铁路实行列车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组织管理体制,江苏铁路坚持立足服务当先行,始终走在全国铁路的前列。在旅客运输方面,江苏加快铁路干线、双线建设,升级站场设施,优化运输环境,打造客运品牌,铁路客运量创出新的高峰。铁路也在飞速发展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也推出一系列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措施。比如列车无线WIFI的试点全覆盖、动车组互联网O2O订餐等举措,就是着眼于人民出行的根本需求,从关乎人民群众出行的利益出发,为旅客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我们在车上,在旅途中,利用便捷的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也能在饿的时候随手点击一下手机订餐APP,在弹出的网页中尽享沿线美食,第一时间品尝各地的特色小吃。

40年来,国家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总结建设经验,注重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强国之本的治国理念。在人才教育中,铁路人一直高度重视运输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制订各种安全法规并要求严格执行,改善行车设施并对驾驶人技术要求过硬。以我校为例,我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奉献铁路,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铁路人才。进入高铁时代,面对新的挑战,中国铁路更是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创新社会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近年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構性改革,更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不断地增添新动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结合社会发展大局,推出了多种便民措施。例如,推进“移动售票车”流动进厂矿、进校园、进机关;实施货运列车“门对门”运输服务,精准对接运输平台,为广大货主提供高效的“私人定制”;开通电话、网络订票多种运营方式,并延长预售期等。中国铁路正全面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服务理念的品牌意识,使高铁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与人性化的轨道。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辉煌的40年,更是国人砥砺奋进的40年。中国铁路也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壮大,在“提质增效、强基达标”的时代主题下不断进取,努力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使命和诺言。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铁路伟大而不平凡的四十年!(作者单位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江苏高铁铁路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山上有座高铁站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图说江苏制造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