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常态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分析

2018-05-14李玲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报表常态

李玲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逐步加快推进,从而有效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在当前乡镇工业得以良好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做好统计工作才能够为乡镇政府对当地企业发展及宏观调控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鉴于乡镇工业的统计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专业性,也导致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便针对其中问题,对新常态下如何做好新常态的统计工作展开分析。

新常态下的乡镇工业统计工作极为关键,能够有效助推当前政府部门及工业、企业的相关工作开展,确保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本质上来看,乡镇工业统计工作通过将基层企业的有关信息展开收集、统计与分析,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进而基于全局角度去规划整个乡镇的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乡镇工业统计的工作质量直接关乎基层工业决策的制定以及政府政策的走向,因此有必要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工作态度提出更高要求,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确保乡镇工业统计工作效率。

一、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内容及特点

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便是与基层工业企业展开深入联系,结合行业标准对产业进行划分,将工业经济数据向乡镇地方政府上报,其中数据主要包含工人人数、企业生产能力等等。一般来讲,相关工作岗位会设置在乡镇经贸中心,接受乡镇政府与县统计局的管理,部分乡镇的工业统计工作还需要制定县招商局、发改局及贸促会等报表。相对来讲,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技术难度不高,但其工作繁琐且涉及面广,需耗费大量实践进行核实与确认,对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求极高。

新常态下的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具备如下特点:①动态性。乡镇统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基层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整个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意识到工业统计数据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②应用性。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并不是表面工作,需要在工作开展中把握好数据统计、分析后的应用价值,能够对当地工业发展起到引导作用;③目的性。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便是测定相关企业的经济指标,分析行业及市场发展的事情,从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制定提供依据,达成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目的;④多样性。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并非简单的“统计”,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法与统计方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将统计结果以更为系统全面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新常态下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专项经费与专业人员的缺失

部分乡镇对于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在加上乡镇财政普遍紧张,所以在工业统计工作方面较少投入专项经费,导致打印耗材、电脑设备等必要设施配置不到位,日常工作中只能够挪用政府办或统计办设备,在报表高峰期时便会因为工作大量堆积,而出现统计工作效率及数据质量的严重下降。此外,部分乡镇单位的工业统计工作虽为专职岗位,但大部分工作由会计完成,而会计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许多时候会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对工业统计报表应付了事,同样会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再加上乡镇工业统计工作极为繁琐,许多统计人员都难以长期坚持,导致统计人员流动性较大,衔接中便会出现统计资料、数据的遗漏问题,不利于最终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乡镇工业统计法制意识薄弱

其一,部分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薄弱,在工作开展中为了能够完成上级的任务指标,不顾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调整,只为做好“纸面政绩”;其二,针对《统计法》的宣传工作存在缺失,尤其是在村级及乡镇企业的宣传中,存在广度与深度均不够的情况,再加上宣传途径与形式单一,导致乡镇工业统计法制意识一直无法提升;其三,部分基层领导对乡镇企业在统计方面的违法行为并未深究,造成企业在上报数据时较为随意,大大降低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三)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纵观当前乡镇工业统计工作队伍的人才结构来看,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的人员占据绝大比例,具体高学历的年轻专业统计人员极为匮乏,统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偏低。正因为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所以在统计工作中无法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工业统计的工作效率及信息质量。

三、新常态下做好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相关策略

(一)合理设置乡镇工业统计报表指标

鉴于当前新常态下我国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中存在报表过多、数据收集难度高等现状,在后续工作开展中则需要对乡镇工业统计报表指标进行合理设置。具体来讲,针对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工业企业所报送的报表,可要求每月上报一次即可,如此一来便可在满足政府部门对基层工业数据的需求的同时,也能够缓解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外,针对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则可设置较为简单的报表指标,只需将工业企业利润及纳税情况清晰反映即可。如此一来,通过统计报表指标的合理设置,便可基于全局视角对乡镇工业的发展规模及质量予以反映。

(二)完善乡镇工业统计基础建设

首先,需要保证有充足经费支持,在财政预算当中,要将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专项经费单独列出,确保专款专用;其次,需保证有专业工作人员在岗。一方面,乡镇部门需要设置专职的统计员,并且以严明制度去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同样需要设置统计岗位,做好与政府部门统计人员的有效衔接;再次,需要做好对基层乡镇工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业务能力的提升去保证报表数据的合理性;最后,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开展还需强化与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联系,保证各企业单位相关信息得到及时更新。

(三)提高乡镇工业统计的法制意识

为全面提高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中的依法统计意识,则需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首先,在乡镇基层大力开展普法活动,将基层乡镇政府部门、工业企业单位以及村委会等所有从事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予以集合,对统计法规展开深入学习。通过宣传活动與学习活动的同步进行,进而深化统计人员对统计法的认识;其次,充分利用媒体展开普法活动,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比如可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平台去宣传与统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能够认识到统计工作的进行有法可依以及统计数据的有法可查;最后,乡镇在社会中还可利用标语、条幅、宣传单等方式对统计法律法规进行宣传,确保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的产生都依据于国家《统计法》。

(四)强化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为保证乡镇工业统计工作质量,则需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去强化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素质。一方面,针对各村、各工业企业的统计人员开展统计业务知识、计算机操作以及统计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主要围绕企业联网直报、统计年报、定报以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同时,以自学或网络在线学习的方式,确保基层工业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指标有深入理解,加强对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乡镇工业统计人员应当勤于统计调查对象进行沟通,经常性深入基层企业,保证统计数据获取途径的畅通性。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市场需求的变化便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唯有对企业生产管理的流程足够了解,才能分析出所统计的数据是否符合实情与逻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常态下乡镇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进一步助推了乡镇工业的进步。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保证乡镇工业企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则不可怠慢,并且需要以一定的方法手段去提高乡镇工业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通过对相关数据、指标的收集、统计与分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从而确保政策方针能够适合当地工业的发展实情,体现出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价值。(作者单位为单县终兴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报表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镇长看报表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月度报表
浅谈统计人员的素质
月度报表